黄庭坚行书:《刘明仲墨竹赋》
黄庭坚,苏门四学士之一,深受苏东坡的影响,工诗、能词、善书法,其成就主要在诗词与书法方面。在诗词上,他开创了江西诗派;在书法上,他擅长行草书,为宋四家之一,其造诣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黄庭坚与苏轼是亦师亦友的关系,黄庭坚受到苏轼的赏识与培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在《宋史·黄庭坚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
“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逸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可见,黄庭坚之所以能够声名鹊起,与苏轼的提携是无法分开的。可是,黄庭坚能够青出于兰并与其师苏东坡在许多方面与之并驾齐驱,与他的天分与努力是分不开的。尤其在文学造诣上,黄庭坚青出于兰,开创了江西诗派。
为什么作为一代诗豪的苏轼没有成为后起诗家的宗主,而黄庭坚倒成就了一派诗风的开山大业?原因大致有二,一是诗到宋代,无论是语言、题材,还是意象、意境,可以用的全给唐人用尽,非有王安石、苏轼那样杰出的才能,要想有所突破已经是相当难的了。苏轼作诗,「随物赋形」,浑然天成,碌碌之辈,有几个做得到?二是黄庭坚倡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法,使人有现成的材料可用、现成的格式可循,初学者易于掌握,且有近路可走,哪个不喜欢?江西诗派在宋代断断续续存在了将近二百年,成为诗派中最盛的一个,这是重要的原因。
善行、草书,楷法亦自成一家。与张耒、晁补之、秦观俱游苏轼门,天下称为四学士,而庭坚于文章尤长于诗,蜀、江西君子以庭坚配轼,故称“苏、黄”。轼为侍从时,举以自代,其词有“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之语,其重之也如此。《宋史·黄庭坚传》
另外,黄庭坚的书法在中国书法史上自成一派,而且后人很难模仿,因其用笔难度非常高。其书法特点:苍劲挺拔,笔曲意不屈!然而,对于书法外行来说,黄庭坚的书法未必是上品而是“丑书”。以《刘明仲墨竹赋》为例,对黄庭坚书法作品进行鉴赏。
黄庭坚《刘明仲墨竹赋》,元祐三年(1088年)作于京师开封。他认为“楷法欲如快马入阵”,所以他的楷书不但行笔稳健,结体严谨,而且落笔奇伟,丰筋多力。无愧史载“楷法亦自成一家”之誉。
黄庭坚的字像是一棵松柏一样,刚直挺拔,笔直不屈。虽然在行笔过程中,抖动是常见,但是却一气呵成,整体上苍劲,宛如松柏的枝蔓,又不影响整体的节奏。所以,黄庭坚的笔法很难学习,自成一体。书法爱好者可以在临摹的过程中自己体会与感受。
黄庭坚《刘明仲墨竹赋》原文:
子刘子河洛之英,骨毛粹清;用意风尘之表,如秋高而月明。游戏翰墨,龙蛇起陆;甞其余巧,顾作二竹。其一枝叶条达,惠风举之;瘦地筍笴,夏篁解衣。三河少年,禀生勦刚;春服楚楚,侠游专场。王谢子弟,生长见闻;文献不足,犹超人群。其一折榦偃蹇,斮头不屈;枝老叶硬,强项风雪。廉蔺之骨成尘,凛凛犹有生气;虽汲黯之不学,挫淮南之锋于千里之外。昭穆至于来云仍昆,组练十幅,烟寒雨昏,乃为能尽之。盖阳虎、有若之似夫子,市人识之;颜回之具体,门人不知。
苏子曰:“世之工人,或能曲尽其形,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办。”意其在斯。刘子凌云自许,按剑者多,故以归我,请观谓何。
黄庭坚曰:
吾子于此,可谓能矣。犹有修篁之岁晩,枯枿之发春,少者骨梗,老而日新。附之以倾崖礐石,摧之以冰霜斧斤,弟其曾高;藉外论之,梓人不以庆赏成鐻,痀偻不以万物易蜩;及其至也,禹之喻于水,仲尼之妙于韶,盖因物而不用吾私焉。若夫燕荆南之无俗气,庖丁之解牛进技以道者也;文湖州之成竹于胸中,会稽之用笔,得如印印泥者也。
诗曰:“鹤鸣于天。”抄万物以成象,必其胸中洞然。好学者,天不能掣其肘,刘子勉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