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中医疗法
颈椎病是因颈椎间盘退行变及骨质增生,压迫颈部脊髓或颈神经根所致. 椎间秀退行性变化多发生在椎5-6, 其次为6-7和4-5之间的椎间盘.
本病特点是起病缓慢,年龄在40岁以上, 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以及上肢等部位的顽固性定们位疼痛和麻木。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肾气不足,外受风寒湿邪所致。本病发生于督脉,而督脉主一身之阳,又肾主骨,若肾气不足,卫阳不固,则风寒湿邪乘虚而入,以致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故现颈椎强直,掣引肢臂,麻木痛着。
目前,大多医院治疗颈椎病采用手术,不仅费用昂贵,而且复发机率很大。运用中医学“肾主骨”、“肾生骨髓”和“治肾亦即治骨”的理论为指导,采用中草药治疗本病,疗效还是不错。
治疗颈椎病药物组成:
熟地30克,肉苁蓉30克,鸡血藤30克,淫羊藿12克,玳瑁30克,豨莶草30克,威灵仙18克,骨碎补18克.
以上是基本方,如属虚寒者需加制川乌、桂枝等药;兼热者加水牛角,老桑枝之类;兼脾虚气弱者宜加党参、白术;兼失眠多梦者加熟枣仁、珍珠母等药。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