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测量优先推荐采用国际标准(ESH、BHS 或 AAMI)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我国推荐使用 ESH 标准。对于异常肥胖且上臂粗而且短者,在使用大腿袖带也不合适的情况下,可考虑选用一个验证合格的腕部血压计。电子血压计至少每年检测一次,应尽量选择提供校准服务的商家或请医院的工作人员帮助进行精确性检验,操作步骤如下:先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血压。休息 3 分钟后,用电子血压计测量第 2 次。然后再休息 3 分钟,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测量第 3 次。取第 1 次和第 3 次测量的平均值,与第 2 次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值相比,其差值一般应小于 5 mmHg。目前认为,袖带气囊至少应覆盖 80% 的上臂周径。袖带大小不合适会如何?袖带过小,会导致血压测量值偏高,袖带过大,会导致血压测量值偏低。瘦型成人或少年 —— 超小号(尺寸 12 cm * 18 cm)上臂围 22 cm~26 cm —— 成人小号(尺寸 12 cm * 22 cm)上臂围 27 cm~34 cm —— 成人标准号(尺寸 16 cm * 30 cm)上臂围 35 cm~44 cm —— 成人大号(尺寸 16 cm * 36 cm)上臂围 45 cm~52 cm —— 成人超大号或大腿袖带(尺寸 16 cm * 42 cm)对初诊高血压或血压不稳定的高血压患者,建议每天早晨(6:00~9:00)和晚上(18:00~21:00)各测 1 次,每次测量 2~3 遍取均值;连续自测 7 天,取后 6 天血压平均值作为评估治疗的参考。对于个别无法完成连续 7 天血压测量的患者,建议至少连续测量 3 天,以后 2 天血压平均值作为参考值。血压控制平稳且达标者,可每周自测 1~2 天血压,早晚各 1 次。最好在早上起床后,服降压药和早餐前,排尿后,固定时间自测坐位血压;晚上建议测量晚饭后、洗浴后、服药后的「就寝前血压」。一般认为,由于人体右手肱动脉来自于头臂干的分支,左手肱动脉来自左锁骨下动脉。头臂干和左锁骨下动脉都来自于主动脉,而头臂干是主动脉的较大的分支,左锁骨下动脉分支较小,所以通常情况下测得右手手臂血压会较左手约高 5~10 mmHg,故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右上臂的血压为主。只有首次就诊时,我们才同时测量左、右臂,并予记录。但同时,又有研究表示主动脉弓的分支自右到左为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和左锁骨下动脉。左锁骨下动脉的分支有左腋动脉,左肱动脉为左腋动脉的分支;头臂干的分支有右锁骨下动脉,其分支有右腋动脉,右肱动脉为右腋动脉的分支。由此可知,左侧肱动脉离心较近,故理论上左肱动脉压应高于右侧。一项有关左右上臂血压的对比研究中,分析了 200 余例临床资料,结果也显示左上臂收缩压高于右上臂收缩压的比例(40.7%)大于右上臂高于左上臂收缩压的比例(38.3%)。至此,我们便会存在一种矛盾心理。测血压究竟该测左手还是右手?建议:在为患者测血压时,首诊应该测双侧血压,以后测血压较高侧;或者在排除其他因素影响下(如患者某一侧手臂受伤),对此同一个体,门诊随访选择固定一侧手臂测量,以达到前后数据对比的目的。需注意,当怀疑主动脉弓缩窄等疾病时应测两臂血压,若两臂血压(收缩压)差值 > 20 mmHg,建议进行四肢血压测量。血压测量最常采用的体位就是坐位或仰卧位,但需注意这两种体位所测血压是有差异的。有报道称坐位测量的舒张压较仰卧位高 5 mmHg,收缩压相差不大。而双腿交叉可使收缩压升高 2~8 mmHg。部分患者需要测量直立位血压,一般仰卧位的收缩压较直立位高 5~8 mmHg,舒张压高 4~6 mmHg。衣服会影响血压测量的结果,因此要求测血压的上臂衣服应尽量脱去或厚度 < 0.5 cm,注意是脱去不是捋起来。衣服过厚时,隔着衣服测得的血压要比裸露上臂高一些,而将衣袖捋起来后测得的血压则比裸露上臂的低一些。
同时,袖带的下缘在肘窝的上方 2~3 cm,以能塞进 2 个指头为松紧适度。袖带绑得太紧,测得的血压值偏低;绑得太松可使测得的血压偏高。
测量血压时上臂位置应该与右心房水平同高。如果上臂位置低于右心房水平,则测量值偏高;反之,如果上臂高于心脏水平,测量值偏低。每高于或低于心脏水平 2.5 cm,血压相差 2 mmHg。
坐位时,右心房位于胸骨中部,第四肋水平;卧位时应用小枕支托以使上臂与腋中线同高。
1. 对上臂过于粗壮的肥胖者,在没有合适的袖带选用时,可将袖带置于前臂上部,听诊桡动脉搏动测压。此时应当特别注意前臂的位置与心脏同高。2. 如果左右上臂均不适合于血压测量,可以考虑使用下肢。将袖带绑于小腿下端,监听足背动脉血压,95% 的患者可以测得踝部血压。3. 对于严重心动过缓患者(心室率 < 40 次/分),测量血压时放气速度要比正常心率时减慢,通常放气速度应为每搏心跳水银柱下降不超过 2 mmHg。4. 对于心脏节律不齐,特别是心房颤动患者,需要反复测量取均值,以减少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