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上海凉了?成都咋个整?

官宣!各位UPer,下面这个黑底的logo,相信你们很熟悉了,中文成都向上在前,英文在后,微信号ID:UP_chengdu,这是我们的流量号,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我们的关注。

现在UP君正式推荐,我们的原创号 UPchengdu成都向上,白底的logo,中文成都向上在后,英文在前,微信号ID: UP-chengdu。

 未来UP君的原创稿件 

 将集中在此公众号首发 

 欢迎关注哦!

以下为今日正文,欢迎阅读

你是什么垃圾?这句话早已过时。

现在而今眼目下,上海人调侃:“真的勇士,敢于每天亲自扔湿垃圾。”这句话,成功上位!

-01-

上海 | 垃圾分类凉了?

在热skr人的夏天,每天还要扔湿垃圾,世界上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诸如 “ 破袋投放 ” 、 “ 恶臭环绕 ” 、 “ 垃圾成山 ” ,这样的字眼,只有上海人能懂,也只有上海人敢懂。

▲ 上海网友对湿垃圾投放单纯而又善良的建议

破袋投放:袋子和垃圾要分离,抖不出来的垃圾,要用手去抠;

恶臭环绕:炎热的夏天,当走进湿垃圾桶时,上海人表示这玩意儿简直可以拿去当生化武器;

垃圾成山:上海固定的垃圾倾倒时间,很多上班族完美错过,家中一不留神就成垃圾堆,甚至还有人探讨“带垃圾上班”的可能性……

▲ 上海网友对定时投放无可奈何

7月31日,上海公布垃圾分类 “ 满月考 ” 成绩单。在过去的一个月,上海城管执法部门共查处各类生活垃圾分类案件872起,责令当场或限期整改8655起。其中,未分类投放问题最为严重,从行业看,大型商场和商务楼是问题的 “ 重灾区 ” 。

▲ 上海网友对垃圾分类的佛系心态

此外,有报道称:由于利益问题,之前在上海风靡一时的智能垃圾回收箱,自己先变成了垃圾,它们孤零零地呆着那儿,无人问津,像是被城市遗弃的孤儿。

▲ 网络截图

是不是 “ 垃圾分类 ” 真的就那么恼火呢?想放弃,但罚款不允许。

从7月1日起,上海居民任性倒垃圾最高可罚200元。而帝都也紧随其后,直接表明态度,罚款上限将不低于上海。深圳则来得更陡,乱扔垃圾的代价是魔都、帝都的5倍,从50-100元飙升至500-1000元。
图据:新京报
垃圾分类,是不是真的是个死局?国外的优秀经验告诉我们,这个局是可以破的。

-02-

垃圾分类 | 外国成功模式有几种?

说起垃圾分类,永远都绕不过中国的邻国 —— 日本。

日本的垃圾分类,可以用 “ 极致到变态 ” 来形容,比如说你扔个塑料瓶,你必须将盖子、包装纸、瓶身分为三类,然后分别扔进不同的垃圾箱。在日本的街道上,几乎不设置垃圾桶,因为他们习惯随身携带垃圾袋 ……

▲ 日本的透明垃圾箱 图据:走马观观花花

其实它最腻害的,还是将垃圾分类上升到教育层面,孩子从幼儿园就开始接受垃圾分类的教育,以至于这个民族将垃圾分类视作民族自豪。这样的前端教育,很理想,但需要的时间无比漫长。

成都根本等不起。今年7月,据中国经济网报道:目前成都的6个垃圾填埋场全部告急,形势之严峻。
▲ 图据:中国经济网
以龙泉山长安垃圾填埋场为例,这个始建于1993年的长安生活垃圾填埋场,一期占地836亩,库容1135万立方米,原本预计能使用25-30年,但到2009年,仅仅过了16年,这个垃圾填埋场就封场了。

▲ 龙泉山的长安垃圾填埋场

目前,长安垃圾填埋场二期正在收纳这座城市每天产生的垃圾,其占地723亩,库容2074万立方米,相当于一期库容的两倍,原本预计可使用到2029年,但眼下,这个新厂也即将填满,比原计划提前了10年。

其三期的填埋,将在今年12月初投入使用,但库容只规划了580万立方米,这就表明着,成都已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批准建设大型的垃圾填埋场。可是目前,成都每天产生的垃圾多达1.7万吨。

此外,2019年6月20日凌晨12点,都江堰生活垃圾填埋场正式封场,几百万吨的垃圾已把45米深的峡谷填满,曾经的峡谷变成了一条垃圾谷……

▲ 都江堰生活垃圾填埋场已封场 图据:经济半小时

成都的垃圾处理,现状是紧迫的,垃圾分类要搞,但日本模式需要的时间太长,成都等不起;若继续以填埋的方式处理垃圾,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还不利于环境保护,相较于日本模式,UP君认为:荷兰模式更适合成都的实际情况。

早在1979年,荷兰下议院就以全票通过 “ 环境卫生法 ” ,提出垃圾管理终极目标 —— “ 高回收、再利用、全处理、零填埋 ” 。这12个字,凸显出荷兰与日本的区别,它更注重中端和后端的处理。

▲ 荷兰 图据:Pixabay

当然,这并不是说别个不重视前端。荷兰人为了防止垃圾的产生,他们的商品包装简洁而实用,不像我国的包装尽显奢华之风。

荷兰家庭一般只设置两个垃圾桶,分别装有机垃圾和其他垃圾,有机垃圾直接投入附近的有机处理站,而其他垃圾则按分类投入附近的垃圾箱收集口。这可比上海的垃圾分类省事太多。

▲ 荷兰垃圾分类的细节 图据:垃圾分类指引

最值得称道的,是其垃圾环保处理。在荷兰, “ 回收再利用 ” 是最为环保的垃圾处理方式,包括垃圾分类、回收循环和再利用。比如有机垃圾在通过技术处理后,变成了有机肥料,回收材料制成了合成材料和特色产品。

▲ 英国的食物垃圾产量 图据:网络

此外,荷兰人的垃圾根本不够用,别个还有余力帮助英国人处理生活垃圾,显然荷兰人是无比聪明的,因为在他们眼中,垃圾即资源,即财富。

从上海看到国外,垃圾分类有好有坏,接下来,成都该怎么接招?

-03-

成都垃圾分类 | 道路长且艰

其实,在上海火急火燎地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后,四川也在悄咪咪地展开一项调查 ——《四川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意识专项调查》。
调查结果如下:在成都市受访居民中,表示目前生活垃圾做到了按要求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的分别仅占5.1%、6.1%和8.2%。详情请戳→成都离【垃圾分类】,到底还有多远?

这份调查,一方面暴露了成都人的垃圾分类意识有待提升,另外一方面也对相关部门提出了更艰巨和更高的要求。为啥子一定要开始垃圾分类?其实成都的生活垃圾产量,早在2017年就位于全国城市第五。

今年6月28日,住建部明确将成都列为全国46个垃圾分类的试点城市之一,这就意味着成都必须加快垃圾分类的步伐,并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四川有句老话,说得轻巧,吃根灯草。但成都并不是光说不练,她也在积极地向市民寻求关于垃圾分类最中肯、最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每一个热爱这座城市的人,现在就可以扫描参与到这项为了城市更加整洁的活动中来。

扫码参与,让成都更美丽

↓↓↓

▲ 图据:成都城市管理

成都向上的初心是:发现一座城市向上的力量。对于这样的城市公共话题,当然有一些抛砖引玉的想法。

垃圾分类,如何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政府、企业(机构)、市民必须形成三方联动。

政 府

顶层设计,关键之关键

政府发挥的能量,往往决定着一场战役最终的效果。
当上海垃圾分类开始实施时,有朋友说: “ 垃圾分类,不能急,这种事最好还是从教育抓起。 ” UP君是赞同的,但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成都做不了主,但可以开始试水。

从调查报告和征求意见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成都其实是想认真做一些事。若接下来继续站在市民的角度,多听取一些市民的心声,再调整垃圾分类的落地,是可以见效果的。

▲ 垃圾分类调查截图 图据:成都发布

加大对垃圾分类后端企业(机构)的扶持力度,尤其要多关注本土企业,让他们为这座城市变得更美丽的努力,得到该有的反馈和回报。

在市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形成之前,适当出台一些法律法规也未尝不可,这至少在思想上给人绷紧一根弦。

企业(机构)
以人为本,创新分类
垃圾分类,这是一块散发着诱人香气的大蛋糕。
要想分得一杯羹,企业应该考虑成都人怕麻烦但也务实的特点,所以要尽量在后端处理上下功夫。其实,成都也不乏智能垃圾回收箱的出现(如智收),扫码一扔就给钱,这就很适合成都的风情,哈哈哈。

从前端回收,到中端统一运输,再到末端集中处理。这样的流程要不断创新,在征求市民的意见同时,还要提升末端的处理技术,让资源不断发挥更大的作用。

▲ 央视点赞成都垃圾分类企业 图据:国际在线

建议,类似于垃圾分类的新锐企业,要多往天府新区走,毕竟那里已经出现了垃圾分类二维码,只需要扫描输入,就可立刻查询手中的垃圾属于哪类。这样的土壤培养出来的优秀的企业,创新之上,以人为本。

最后,紧盯着成都放出的关于垃圾分类的举措,打有准备的仗。

市民
积极参与,形成合力

不管是政府还是企业,最后的落足点还是市民。

垃圾分类,成都市民最熟悉的方式和荷兰类似,分两类 ——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可回收垃圾一般都符合成都市的可回收垃圾分类标准。

至于剩下的不可回收,若小区物业可以培训一些管理人员,对居民眼中不可回收垃圾进行适当的分类投放,这也是一种经济效益的来源,当然,这项工作如果能与第三方的企业合作,就再好不过了。

▲ 高新区市民垃圾分类投放 图据:高新纪工委

上文说的,日本是从幼儿园就开始培养孩子的垃圾分类意识,其实国内条件还不成熟,但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教育,不会比学校教育差,这才是垃圾分类的长远之道。

▲▲▲
最后的话:垃圾分类,作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如今再谈有何现实意义?从当年的限塑令来看,中国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这段路如今已经摆在了成都人面前。
人力物力、时间金钱、政策方案,每一个点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浩大工程。没有长远的规划和改变的决心,垃圾分类很有可能会像限塑令一样,就像是一阵风,吹过后一切照旧。

当下,成都的垃圾分类,正一步一个脚印往下走着,作为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普通市民,希望这串脚印永远清晰。

关于成都的垃圾分类,日本模式和荷兰模式,你觉得谁更好?

若你有更好的建议或意见,欢迎留言啦~~~

互动留言

▼▼▼

编辑:Lens

美编:Amy

主编: Comet

图文来源:成都向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