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说文解字》的几点事实
说文解字,解经为主,识字为辅。
《说文解字》的历史作用,是让使用新型字体的后人能够识读和继承小篆古文字。是文字文化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第一工具书。
经学是学习的目标,小学是学习的基础。
关于书名
中国之所以向世人宣称5000年文明,文字是重要的一个原因。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者学习中国文化的外国人来说,中国的文字可以称之为汉字,中国话可以称之为汉语,但是对于研究文字的人来说,宁愿称其为文字。这个传统恐怕从许慎就开始了。在文字学家研究范围内,能够称之为文字的都在研究范围内,这样,除了包括大家所熟知的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之外,还有更早的图画文字(或者理解为象形文字的早期形式),历史时空也会溯源到比商朝还早的新石器时期的出土文物上的刻符,这些还没有成为严格意义上的汉字,就称为文,所谓文,就是指单一的刻符,字,就是文化发展较成熟时期形成的较复杂的可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文所组成的新的字。故,《说文解字》的研究对象就是古文字和当时的文字(篆书)。这里的古文字当属秦朝小篆以前出现的文字,《说文解字》中的古文主要指的是西周时期的籀文,据推断,属于大篆。
中华书局版本
关于意义,作用
首先,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立国时间比较久远政局相对稳定军事强大文化发达的国家,跟董仲舒发扬儒学不无关系,当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也跟前代的积累有关,或许跟人们不想打了也有一定关系。汉奉秦制,文字发展到汉朝也用秦朝时期统一的小篆为主要用字,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汉武帝的弟弟扩建家宅,竟把孔庙的旧宅拆了,结果发现墙壁里藏的古书,人们如获至宝,结果打开一看,好多字都看不懂,这就是后来所说的古文,其实,孔子老宅墙里藏得书所用字体应该是战国时期的文字,因为秦统一文字,废除六国文字,并且发展到汉朝,真的 就没有人认识以前的文字了。当时又非常尊师重道,尊重经典的学习,所以,急需要一部能够检索释读文字的字典。在这种情况下,许慎就开始编写这部说文解字了。故,说文解字,解经为主,识字为辅。也就是说,说文解字创立之初,是为了分析经典中如何用字的。《说文解字》是了解中国传统经典的钥匙。是学习中国传统经典的基础。《说文解字》对于我国文字的规范和统一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
古汉语大家王力说:“《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语言的宝藏,直到今天还没有降低它的价值,在体例上,我们今天的词典自然比它更完善了。而在古代词义的保存上,它是卓越千古的。”在当时诸侯割据、政治混乱,通行的文字形体急剧地发生变化,这就需要适时地进行文字形体统一工作。而在这一点上。许慎是有极大的功劳的。将近2000年来,《说文解字》在中国逐步实现文字规范和统一过程中一直起着主导作用。应该像评价秦始皇统一文字的作用那样,高度评价许慎的功绩。
我用的就是这个版本。
《说文解字》的历史作用,是让使用新型字体的后人能够识读和继承小篆古文字。是文字文化工作者不可缺少的第一工具书。
关于文字三元素——音形义
大家都知道,汉字三元素:音形义。我觉得,中国文字是表意文字这种说法不够全面,虽然可以和西方的表音文字区分开,但是还不能全部概括中国文字的特点,她是音形义三位一体的科学的文字系统。关于音形义三者之间的关系,许慎认为,音生于义,义著于形;古人之造字,有义以有音,有音以有形;学者之识字,以审形以知音,审音以知义。《说文解字》正文全文十四篇每个字的下面都用简明的词语说明造字的方法,在文字发展史上他第一个回答了汉字关于形音义的根本问题,是千古未有的伟大创举。
中国历史上,清朝的文字学家最多,而这些文字学家也大都在其他方面各有建树。清朝至少有四个说文大家:段玉裁、桂馥、王筠和朱骏声,他们分别都在经学,诗词,文学方面造诣颇深,他们分别针对文字三元素各有著作。对应三元素,文字学分别有三个方面:文字学(对应字形),音韵(对应字音),训诂(对应字义)。刚才说的清朝说文四大家个分别有著作:桂馥《说文解字义证》(偏训诂),王筠《说文句读》、《说文释例》(偏文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偏音韵)和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融合三元素)。
自清朝,研究文字学相关的学问叫做小学,小学通过之后,就会学习经学。经学是学习的目标,小学是学习的基础。经过这样的学习历程的成就了好多大家。清朝以来,涌现出好多国学大师,都是精通小学的,但是,自从中国的经学教育被现代化教育取代后,真的就没再出现过什么大师了。现在就连繁体字认全的人都不多。其实繁体字简体字无所谓,关键是能够了解文字的本意,了解文字的演变,这才是人们真正需要学习的。随着文化的发展,文字的演变,时代的更替,大师到底啥样,啥时候能出来,确实不好说,中国的大师至少懂文字的演变吧。所以,学习《说文解字》对于塑造新时代的大师真的很有必要。
大徐本,许慎原著已失,今天能看到的顶多是宋刻版
关于作者:
许慎老家是今天河南的漯河,甲骨文的老家也是河南,在今天的安阳。所以,河南在文字演变甚至是书法上都是重要的省份。今天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就坐落在河南安阳。许慎能够著录说文解字,跟他的师承有很直接的关系。许慎的老师是贾逵。贾逵可是个很有分量的大家,当然,跟他的祖先的阴德不无关系,我们曾经学过一篇重要的古文——过秦论的作者,就是贾逵的九世祖。贾逵当时号称通儒,不仅在经学独有建树,在历法上也很牛。他通过观察,发现了冬至日的具体时辰,还发现了月亮的运动轨迹是椭圆的。在没有任何天文望远镜的汉朝,能够有这样的发现,能是一般人吗?这才是天人合一的人,能够站在地球上,审视整个宇宙的变化规律。这才是真正学会中国传统经典的人。这是他的老师,贾逵,一个实在的牛人。
许慎,五经博士,无人出其右。就是说,在经典上的学习和掌握上,2000多年前的汉朝,没有人能够比许慎牛。名师出高徒,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跟着贾逵学习的许慎,倾其一生著录说文,可谓铸造了辉煌,奠定了文字学的研究。他通过对文字全面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来“以究万源”。正是由于许慎坚持不懈的努力,才使得经学的研究纳入了科学的正确轨道。许慎在学术上的成就,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不仅在今天,即使在将来,举凡研究语言文字学、古文献学,都离不开《说文解字》这部书,而且所有涉及古代的学科,尤其是历史、哲学等,都需要从《说文解字》这部书中寻找资料、线索以至答案。大家可以去许慎老家看专门为许慎做的博物馆。据说,从清朝就建起来了,而且,前去祭拜的要施三跪九叩大礼。可见,后人对许慎的尊重。
可惜,时代久远,或者是归咎战火,许慎原著的说文,到唐朝就难觅踪影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说文解字大都是宋初文学家、书法家徐铉重新校订的。他还有一个牛人弟弟徐锴,两个人分别校订了说文,并且都加入了切音,在原来基础上,增加了字的读音,可谓一大进步。另,我们今天电脑里的宋体字,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行的。主要指宋朝时期用在印刷上的字体。也就是说文解字正文的字体。据说,许慎原著的说文都是用小篆行文的,无缘相见。
第三个为说文解字做出突出贡献的当属清朝的段玉裁。纵观跟说文解字相关的人,都是牛人。而且,这些牛人都有一个更牛的老师。段玉裁更不例外。他的老师是戴震。戴震有多牛,大家都知道纪晓岚吧,按说纪晓岚的学识数一数二吧,可就是这位纪大才子,非常推崇戴震,就是当时的乾隆皇帝,都为了戴震破格参加殿试,并且赐予等同进士称号,这在中国科举考试历史上,恐怕找不出第二个了。可见,戴震的学识有多厉害。
段注说文解字
关于序言
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编者按:八卦是从自然中来的,文字也一样)。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官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夬,扬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禄及下,居德则忌也。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编者按:对文字的定义)。著于竹帛谓之书。书者,如也。以迄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礼》:八岁入小学(编者按:清朝开始把学习文字称为小学,跟这里有关系。),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编者按:许慎是系统提出六书定义的人,就是这里)。一曰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三曰形声。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四曰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转注。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编者按:说文解字也是15篇,这个15也不是随便来的。是代表阴的6加上代表阳的9的和。),与古文或异。至孔子书《六经》(编者按:这里指的就是从孔子老宅的墙里挖出来的古书。),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说。其后诸侯力政,不统于王,恶礼乐之害己,而皆去其典籍。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途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秦始皇初始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作者(编者按:车同轨,书同文,统一度量衡)。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编者按:小篆的称呼由此而来,小篆之前的就叫做大篆,大篆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卒,兴役戍,官狱职务日繁,初有隶书(编者按:隶书的产生背景),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自尔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八曰隶书。汉兴有草书。尉律:学童十七以上始试,讽籀书九千字乃得为吏(编者按:讽就是背诵的意思,要背诵9000字,可见当时当官的都是有学问的);又以八体试之。郡移太史并课,最者以为尚书史。书或不正,辄举劾之。今虽有尉律,不课,小学不修,莫达其说久矣。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张敞从受之;凉州刺史杜业、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征礼等百馀人令说文字未央廷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雄采以作《训纂篇》。凡《仓颉》以下十四篇,凡五千三百四十字,群书所载,略存之矣。及亡新居摄,使大司空甄丰等校文书之部,自以为应制,作颇改定古文。时有六书:一曰古文,孔子壁中书也。二曰奇字,即古文而异者也;三曰篆书,即小篆,秦始皇帝使下杜人程邈所作也;四曰佐书,即秦隶书;五曰缪篆,所以摹印也;六曰鸟虫书,所以书幡信也。壁中书者,鲁恭王坏孔子屋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又北平侯张苍献《春秋左氏传》,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编者按:就是青铜器的金文),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虽叵版复见远流,其详可得略说也。而世人大共非訾,以为好奇者也,故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之书,变乱常行,以耀于世。诸生竞说字解经,喧称秦之隶书为仓颉时书云:父子相传,何得改易?乃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中也。廷尉说律,至以字断法,“苛人受钱”,“苛”之字“止句”也。若此者甚众,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俗儒鄙夫玩其所习,蔽所希闻,不见通学,未尝覩字例之之条。怪旧艺而善野言,以其所知为祕妙,究洞圣人之微恉。又见《仓颉》篇中“幼子承诏”,因号古帝之所作也,其辞有神仙之术焉。其迷误不谕,岂不悖哉!《书》曰:“予欲观古人之象。”言必遵修旧文而不穿凿。孔子曰:“吾犹及史之阙文,今亡也夫!”盖非其不知而不问,人用己私,是非无正,巧说衺辞,使天下学者疑。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编者按:许慎说明自己著说文解字的意义)故曰:“本立而道生”,“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今叙篆文,合以古籀,博采通人,至于小大,信而有证。稽撰其说,将以理群类,解廖误,晓学者,达神恉。分别部居,不相杂厕。万物咸赌,靡不兼载。厥宜不昭,爰明以谕。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
关于540部首
(下面有横线部首开始属于下卷)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第五卷
第六卷
第七卷
第八卷
第九卷
第十卷
第十一卷
第十二卷
第十三卷
第十四卷
说文部首歌诀
赵老师常年开设书法学习班,主要面对少儿,学习地点:北京鼓楼。
关注赵老师公号,了解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