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节”最喜感故事:46岁法国皇帝效仿45岁乾隆帝“亲耕”
1756年,46岁的路易十五在巴黎城郊,效仿中国皇帝“下田劳动”。那一年,清乾隆帝刚好45岁。
我国古代把农历二月二作为“劳动节”。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司马迁的《史记》中,周武王每年二月初二都会举行盛大仪式,率文武百官亲耕,并将这天定为“春龙节”。周王尚农是有深厚传统的,事实上,“周”这个字最初的写法就是“上田下口”,后来才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从唐代开始,农历二月二日被定名“耕事节”或“劳农节”。按照规矩,当天皇帝须亲率百官到田间劳作;农民则要在农具上扎上红绸布,下地耕播。
到宋元时期,二月二的含义进一步扩大,既是“耕事节”,又是“花朝节”“踏青节”。明代永乐年间,朝廷进一步规范皇帝亲耕程式,特地修建了先农坛,供皇帝春耕专用。清代雍正年间,雍正帝在圆明园西南方向,专设了“一亩园”,在不能前往先农坛时就近亲耕。
在上世纪17世纪、18世纪,曾经掀起过席卷欧洲大陆100多年的“中国热”。当时,法国重农学派代表人物、有“欧洲孔子”之称的魁奈,向法国皇帝路易十五建议,效仿中国皇帝亲耕,被采纳。1756年,46岁的路易十五在巴黎城郊,效仿中国皇帝“下田劳动”。那一年,清乾隆帝刚好45岁。
当时,不仅法国皇帝效仿中国皇帝亲耕,整个欧洲都沉浸在崇尚中国文明的氛围之中,可谓“东学西渐”的高潮。当时大批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对中国文化和思想充满了敬意,并倾心研究和传播。中国文化对欧洲各方面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影响。魁奈只是其中的学者之一。另一位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写了著名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他在书中提到,在整个漫长的18世纪,对于法国启蒙思想家而言,没有一个人在他们著作中的某一部分不对中国倍加赞扬,只要读他们的书就一定会看到对中国的赞美。他们心中的中国政府,好比是后来全体法国人民心目中的英国和美国。
清代关于皇帝亲耕的绘画作品很多,其中一幅《皇帝耕田图》,题写了这样一段话:“二月二,龙抬头,天子耕地臣赶牛,正宫娘娘来送饭,当朝大臣把种丢,春耕夏耘率天下,五谷丰登太平秋。”清政府鼓励劳动,有明文规定:“凡七十以上耕者,免赋税杂差,劳农节赏绢一匹,棉十斤,米一石”。
中国把农历二月二作为“劳动节”,民间和朝廷、官府一起行动,不仅是崇尚和提倡劳动,还体现出了天、地、人合一协作的内涵。
虽然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劳动节”始于周代,但可追溯的时间更为久远。在《帝王世纪》中记载了这样的传说:在每年“天雨粟”的农历二月二日,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伏羲、神农都会亲自下田“耕而种之”,全体部落成员也随之耕播劳作。
中国皇帝过“劳动节”,留下了一些有趣的细节:
唐朝玄宗皇帝,嫌传统的耕地程序只走三个来回,太少了,不足以显示自己对农耕的重视,于是他在地里一直耕了九个来回。
明朝太祖朱元璋,是农民出身,所以他对每年的这一天相当期待。除了自己下田耕地,他还设立了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营田司。
清朝康熙皇帝,为了表示对这一礼仪的重视,即使在陪病重的太皇太后外出休养时,也要亲自赶回来亲耕。他还在西苑修建了丰泽园,每年都去那里耕作。收获的粮食一部分用来祭祀,一部分用来赏赐。康熙还在耕作过程中培育出了新的水稻品种。
古代的“劳动节”,还有“抢神牛”的传统。二月二,各地官府会组织百姓们一起祭祀,并把祭品——泥牛敲碎,让农民们争抢。吉祥的说法是:谁抢到了这些泥块,并放置家中田地,就会有一年的好收成。
“抢神牛”也被叫做“打春牛”。也有说法是始自周武王时期。周武王曾责令地方官每年举行 “迎春”仪式。立春前一天,地方官们沐浴后,素服步行到郊外“迎春”。次日,聚集乡民、焚香上供、叩头礼拜,由“芒神”举鞭抽打土牛,意思是打去春牛的惰性,迎来全年丰收,宣告春耕播种季节开始。再后来,演化为用竹篾扎成牛的形状,再糊上纸,画上吉祥符号,里面装上花生、核桃、枣等,在立春之日用鞭击牛。击破之后,人们争抢散出的果实,庆贺春季到来。也可以装五谷,象征五谷丰登。
时过境迁,今天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则是“西学东渐”的成果。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城为中心,爆发了35万工人争取实行8小时工作制的示威游行,经流血斗争获胜。
为纪念这次成功的工运,1889年7月,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通过了一个决议,规定5月1日为国际劳动节。1949年12月,中国政府也将5月1日定为劳动节。
古代和现代的“劳动节”,有不同的起源,但都是崇尚劳动、倡导劳动。这一点是一致的。而现代的劳动节,还要强调给劳动者以更好的社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