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正宇:师从吴正宇
也许是“运气好”,从第一份工作开始,吴正宇被委派的职位全都有带下级,尽管公司性质不同,老板风格各异,作为经理人,他认为“上级比下级强的地方应该是在于格局更大,在于更懂得把控整体。在一个职位上不是仅满足自己职位的需求,而是应该满足整个团队的需求”。基于这样的想法,吴正宇和同写意工作人员多次讨论,怎样把一些对经理人有益的概念揉入本期同写意活动中,呈现一些和以往活动不同的“好玩儿的事”。
“总嫌下级没用,自己把事情都做了的上级是失败的上级”。有时候上级可以考虑为下级开发一些“捷径”,也就是规范化,用规制将一些复杂事务变成简单事务,把艺术性变成技术性,把脑力劳动变成体力劳动。经理人归纳经验建立规则体系,并予以贯彻。这样的好处是合理制定的框架能让经验不足的员工尽快上手,先熟悉和理解关键问题并优先解决,之后才是一点一点地纵深培养。
“有些管理者喜欢靠自身权威来维持队伍,上级习惯给下级上课,这样的好处是直接而高效,但不如让下级自己想,毕竟自己想出来的东西总是最让人接受”。比如说在一项新的法规要求出台后,上级不一定非要自己吃透了之后给下级上课,不妨引导下级自己分析,作为上级只需要提出三问帮助下级理清思路:有什么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对我们有何利害?对此我们该怎么办?“当然了,引导式的管理缺点同样明显,譬如它需要花比较长的时间”,吴正宇说,两种方式各有优劣,要不我们在这次同写意活动中都试一试?
十年前,吴正宇在丁香园洋洋洒洒,写就注册人熟知的“菜鸟攻略”。
2006年他第一次在同写意演讲,当时正是政策发生方向性改变的节点,制药从业者普遍感受到压力和茫然,活越来越难干,钱越来越不好赚,一些人似乎已经习惯了行业的不正常“规则”,享受着衰减的红利。“如此下去一定会死”,现在看来,当时的担忧并非“想多了”。“那时不少人觉得形势没那么坏,严厉的政策只是一阵风,刮一阵就过去了。但我是'悲观主义者’,觉得逐渐规范是行业大势所趋,形势就有那么'坏’,而且还会'更坏’”。
事实上,和很多药学专业从业者一样,吴正宇的第一份工作是在研发公司做药品开发,他形容这是个“没有前途的职业”。低水平开发的红利到2005年已现颓势,小研发公司遍地开花,重复建设,急速膨胀,畸形发展。饥渴的产能、奇葩的市场需求以及过低的技术门槛引诱着研发滑入粗制滥造的泥潭越陷越深,甚至有“高手”不需仪器设备,不做试验,一台电脑一台复印机就编造出整套申报资料。“灭亡前的疯狂”,回想起那全行业造假的时代,他依然唏嘘恐惧。
“明知是假的,怎么做都不会有成就感”,吴正宇说这是他转做药品注册以寻求改变的最大原因。“不能改变大局,只好改变自己”,他坦言自己是想要尽量做得规范些,远离那些没成就感的事。
十年前的“从零再来”,现在仍然觉得自己需要从零再来,“资讯这么发达的今天,谁能做到万知万能?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快速获取所需知识和信息,所以还是心态好一点,别把自己太当回事儿,需要的时候随时清零”。
同写意论坛第40期报告现场的吴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