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风雨沧桑六渡桥 解读1931年老照片(上))

人文武汉志愿者袁厚翔先生在论坛发了一张1931年汉口六渡桥遭水灾的照片

引起较大反响。据袁先生称,这幅老照片系刚从国外回流,被一专门从事收集并销售老照片的朋友购得。袁先生知道笔者对六渡桥一带老照片有特殊兴趣,便在其帖中称,挂出这幅老照片的目的主要是欲让笔者来点评。

读罢顿时令我感到,不为该片作一番考证,似有负于袁先生的美意。当年武汉水灾深重,损失及影响巨大,品芳、真光等照相馆及在汉的老外拍摄了大量照片,现今能看到的有近百幅之多,然这幅照片以其拍摄角度高、范围广,且清晰度好而吸人眼球,其蕴含的大量历史信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拍摄时间、点位和所摄路段

该片题头称:“民权路一带水淹状况二0.八. 华景摄”

明明拍摄的是以三民路为轴线的全景图,为啥称“民权路一带”呢?据了解,当初三民路建成后并未命名,大约两年后才将六渡桥这一段定名为三民路,而此时民权路刚建成或接近竣工,故摄影者在照片上标明为民权路一带淹水。所谓“二0.八. 华景摄”,应为民国二十年八月,即1931年8月,而“华景”是一家照相馆的店名。

拍摄时间和所摄路段已然清楚,再来探究拍摄点位,笔者以为摄影师当时在位于汉口中山路(今中山大道)与府东一路(今前进一路)交会处的汉南春茶楼楼顶平台所摄,故其左前方的中南旅社占了较大画面。该茶楼为3层混合结构,经营面积为500平方米。内设茶桌100余张,雅座80个。夏天开放露天平台,供茶客乘凉,为著名的“清水”茶楼。摄影师在这个点位拍摄,显然经过精心挑选,一是露天平台开敞,好架设并转动相机,拍摄接片;二是点位较高,平台位于茶楼三楼之上,相当于四楼,那时四层楼的房屋极少,可谓高点。在此拍摄,景象自然开敞大气。

汉南春茶楼(右),在今前进一路中山大道口,后为湖北省新生公司,楼还在,只是立面改了、加了层

1958年,汉南春(新生公司)还保持着原样

三民路兴建前的历史状况

三民路兴建前,这里便有一条简陋的路,名为“六渡桥马路”(或称“六渡桥橫马路”),简称“六渡桥”,这从1920年刊行的《汉口商号名录》和1926年刊行的《汉口商业一览》中的店址名称上即可得到印证。六渡桥最初为六度桥,其缘得名于六度庵。所称范围为桥址周边一带,即铜人像至中山大道,后来又扩展至中山大道两端。

上世纪六十年代,关于六渡桥的具体方位,有种流行的说法:认为这座桥位于现在三民路的德华酒楼与老会宾酒楼之间。近日,李喜东先生根据1890年《武汉城镇合图》和实地勘测,认定该桥位于今三民路同济堂药房门前。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该桥位于今三民路西侧的六渡桥街,1926年《武汉三镇详图》显示,六渡桥在今六渡桥街的位置,我以为这种观点更接近历史真相。

1926年《武汉三镇详图》 田联申制图

明崇祯八年(1635年),因苦于水患,汉阳通判袁焻主持在汉口筑了一道长约10公里的半月形长堤,上起硚口,东至堤口直抵长江,人称为“袁公堤”。为了修堤取土,当时环绕堤外(北边)曾挖掘一道深沟,由硚口连接襄河引进汉水,曰玉带河。《夏口县志》称:“由堤街至堤外,每为玉带河港水渟潦阻隔,故曩时于此等处多建木桥,以通往来”,河两岸先后修建大小桥31座,六渡桥即为其中之一。1864年,清府在袁公堤外筑城开壕,袁公堤即失去防洪作用,护城河取代了玉带河,六渡桥等桥均被废毁。

二十世纪初,中山大道至六渡桥一带尚是一片荒芜之地,三民路往满春路及清芬路方向为大片湖淌,人烟稀少,是长堤外的一片荒郊。

20世纪初的六渡桥一带

据有武汉“活字典”之称的武汉文史馆馆员徐明庭老先生称﹕“清末的六渡桥一带,一边是东倒西歪的几户竹篱茅舍,一边是棺木暂厝其间的肖家垸义冢”,有竹枝词云:“小桥尽处临荒冢,月冷黄昏淡淡风。”。

据了解,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起,六渡桥一带开始筑屋住人。由于毗邻商业繁盛的长堤街,经商者沿街建店,其商号为二三层楼房,多以青砖砌墙,青石或木料为门框,楼板、门窗、顶架均为木结构,屋面布青瓦。朝街一面只开一扇大门,入门后即是店堂,两侧或正面设木制柜台,柜台之后置山架,以存放和展示商品。大门门楣上方悬挂木制匾额,多请书法家或名人题写店名;或置锯齿边的旗幡,挑于店外,以招徕顾客。商号多经营疋头、绸缎、服装、鞋帽、文具及杂货(副食烟酒糕点),酒楼、茶馆、照相馆、理发店杂糅其间,组成繁华的商肆。

三民路建成后成为汉口商业中心

至1930年,继民生路完工后,巿政部门开始修建三民路,该路南接民族路、民权路,北至中山大道。该路长度虽只有286米,但路的宽度设计却以30米为限,成为当时武汉市最宽敞平坦的柏油大马路。路的西侧人行道下埋设了武汉市第一条市内电话线缆,所有设施均达到当时最先进水准。为何如此不计成本,因为设计者预先充分认识到该路段的重要性,它是通往中山大道、六渡桥闹市中心的主干道,将成为汉口商业中心。

果如设计者所期,三民路建成后,迅速成为汉口的主要商街,老会宾酒楼、中南旅社、北洋饭店和永大布店等或新建、或改建、或整饰。道路周边建筑顶部,或山花别致;或塔楼耸立。中西并恃,美不胜收。道路两旁店铺毗连,人车如梭。商贸的兴盛将三民路的繁华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但能够进一步提升六渡桥品位和知名度的,则归功于三民路南端与民权路、民族路交叉路口兴建的孙中山先生铜像,市民俗称其为“铜人像”。时人称:没逛过铜人像、六渡桥,就没到过汉口。

中南旅社、北洋饭店和湖南米面馆

从1931年汉口六渡桥遭水灾的照片可以看到,最左侧建筑为中南旅社,该建筑系黄冈人方本仁所建,由肖良辰设计,永茂隆·袁瑞泰营造厂施工,四层钢筋混凝土结构,于1924年建成。1925年《武汉电话局用户号薄》和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均记载有中南旅社,后者标明地点在“清芬二马路”(即今清芬路),电话号码均为2075。2014年建地铁6号线六渡桥站时,将这座有近百年历史的建筑拆除。

中南旅社前面则是北洋饭店。该饭店资料匮乏,查1992年出版的《中国近代建筑总览武汉卷》,发现其编号为432010的建筑,图为北洋饭店,而建筑名称和解说文字均为中南旅社,北洋饭店为三层楼,其说明为“地上4层”,系明显错误。

北洋饭店是三民路最具特色的建筑,建设年代与中南旅社相近。其临街的南北拐角顶层各有一座圆顶塔楼,为拜占庭式风格,很是吸人眼球。需要解读的是,当时这栋拜占庭式建筑并不叫北洋饭店。该建筑上共有3条广告,左侧塔楼下的二楼处有“新新”两个小字,中间的幌子上印有“北平提明堂药酒”广告,右侧塔楼下有“九洲……”招牌(后面字被遮)。笔者在另一幅相近时间拍摄该建筑被水淹的照片下见到如此说明:“六渡桥之橫马路(可见当时并无“三民路”路名)、新新旅馆、九洲大旅馆、前采园前水正深之时”。

笔者不由思忖:莫非1931年北洋饭店分租给新新旅馆和九州大旅馆?查1926年《汉口商业一览》和1933年《武汉指南》,前者“客寓”栏中,“新新”的地点在“清芬二马路”,后者“新新”的地点则在“清芬一路”(其广告处正位于今清芬一路)。再査《武汉地名志》,称该“路成于民国初。由清芬路派生得名清芬一横路。40年代改称清芬一路”。1933年《武汉指南》已有“清芬一路”,此说明显错谬。在“指南”中同时査到“九洲”,地点则在“三民路四二号,负责人江云程”,表明1933年已出现“三民路”路名

据了解,该楼紧邻清芬一路转角处一至二楼,最先租于“提明堂药酒”,其老板姓孙,系陕西人,世代行医,在北京创办“提明堂”,酿制虎骨酒,主治风湿和跌打损伤;三楼和该楼中间的部分一、二楼房间租租予新新旅馆;该楼靠近清芬二路一至三楼租予九洲大旅馆。

该建筑称为北洋饭店,很有可能在上世纪四十年代。笔者曾釆访95岁的老黄包车夫刘松青老人,他介绍说,北洋饭店为赌场,当时汉口的著名赌场有两个:一为法租界永贵里赌场,另一个即北洋饭店,均为取得营业执照的正规赌场。两赌场老板均为邓堂,其原名邓海山,家住六合路诚昌里。邓在日伪时期是武汉有名的大流氓,共在三镇开有5家赌场。他先前出行时,坐黄包车,后赌场发财,坐小轿车。雇两保镖持手枪,分立于车两边踏板上,很是威风。笔者近日曾费尽功夫找到出资建北洋饭店老板的后人陈焕生,据悉其祖父系开发商,但他及亲属连祖父的名字及所开公司名均不知道,殊为遗憾。

中南旅社 田联申制图

中南旅社和北洋饭店均为面积达数千平方米的大旅店,另从上述文献中见到,这一带旅店甚多,可见当年外地人来此处经商者居多,是“货到汉口活”的生动注脚。

北洋饭店的前面应为老会宾酒楼,可照片中这个位置是凹进去的,没有建筑。资料表明,老会宾酒楼1932年才在三民路开店(估计规模较小),1935年才迁至现址。也就是说,拍摄这幅照片时,老会宾酒楼老板朱荣臣还在沙家巷创业,与人合伙办了个小餐馆,名曰“维新酒楼”。还需说明的是,当年德华酒楼在民众乐园对面的楚宝巷地域,1960年才迁入三民路。笔者曾见多篇谈三民路的文章,均称德华酒楼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即入驻三民路,显然是一种想当然。

1931年大水前的照片,“福庆和”已在中山路营业

这幅照片右侧的房屋上,可见“湖南米面馆”的招牌,有两位研究者指出其可能系“福庆和”米粉馆前身。经查资料,“福庆和”曾先后在郭家巷、民权路、民生路和中山大道(中山路)开店,但从未在三民路经营。从外观上看,“湖南米面馆”规模较大,但未见之于文献。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打捞江城记忆 钩沉三镇往事

左为新生公司 (汉南春)、右为中南旅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看展回顾 ‖ 第16期:汉口路/福州路/广东路徒步看展

    合影 本次看展活动共有27名朋友报名参与,首先贴合影. 行程安排 汉口路历史老建筑 在旧上海汉口路俗称三马路.汉口路路口有邬达克设计的沐恩堂,向东走几步是曾有远东第三大饭店之称的扬子饭店.中国银行创始 ...

  • (11)汉口路110号中南大楼

    汉口路110号中南大楼,原名中南银行,马海洋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1917-1921年建造,新古典主义风格,立面三段式划分,中部为塔司干巨柱式构图,底层入口三开间均饰塔司干式双柱门楣.1997年加三层 ...

  • 老照片 | 风雨沧桑六渡桥 解读1931年老照片(下)

    永大布店与武汉交通公司 肖家院前面的一栋两层楼房为三民路7号,是租绸布公会的地基.1930年,永大布店承租该地基,由杨汉昌营造厂建造4层钢骨水泥楼房,地租按一般标准减半,约定15年后房地无偿交还业主. ...

  • 老照片 | 风雨沧桑六渡桥 解读1931年老照片(续)

    肖家院的杂耍 "湖南米面馆"前方有一凹进去的空地,这便是肖家院了.1911年时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后面为湖淌,仅有一简陋的肖氏善堂,"棺木暂厝其间".上世纪三十年 ...

  • 【里巷故事】六渡桥沧桑往事 从同善里到积庆里

    积庆里既是汉口最繁华街道中山大道六渡桥附近的一个大里份,又存留着世界上罕见的日军大规模"慰安所"遗迹,是武汉人不能忘记也不应该忘记的地方. 李紫云建同善里 积庆里主出口位于汉口中山 ...

  • 三镇拾零/汉口六渡桥的“六门”

    挖掘  整理  宣传  保护文化遗产 汉口人简称为"六门"的六渡桥百货公司门市部,坐落在汉口中山大道热闹繁华的地段六渡桥之首:钢筋水泥结构的5层楼房,外挑凉台,屋顶六边形塔楼,底面 ...

  • 六渡桥 不见了 石桥铁桥都没了

    六渡桥不见了 石桥铁桥都没了 2014年,六渡桥中南旅社拆除中 武汉歌手冯翔的民谣<六渡桥>,唱出了都市人的"乡愁",几多武汉人心中的六渡桥. 我记忆中的武汉 总是车水 ...

  • 【咵汉口】六渡桥铜人像 湖北菜老会宾

    铜人像六渡桥 张垠摄 武汉为九省通衢,汉口为商贸繁盛之地,人口稠密,餐饮业兴旺,常有京津菜.徽菜.江浙菜.川菜.湘菜等在这里汇集,湖北本帮菜在众多菜系的影响下,发挥自身特点和优势,独成一体,长期以来也 ...

  • 六渡桥的鸿记餐馆 • 武汉

    ( 2021.07.19 ) 鸿记餐馆,就在汉口六渡桥老屋的马路对面. 前进一路上的鸿记餐馆面积不大,上下两层楼,临街的门面房有两个开间,一间房是门脸,另一间及二层是就餐区.枣红色的木楼梯占据了半间门 ...

  • 【文字】游中山大道、六渡桥

    来武汉一定来中山大道逛一逛.这条道很长,但这条道有百年历史,它浓缩了老汉口的今昔,蕴藏着老汉口的风骚,它是武汉三镇热闹繁华所在,溜这条道能领略它独有的风采. 以前不知武汉有个:六渡桥.这个地名,这还得 ...

  • 【照片】武汉六渡桥

    【照片】武汉六渡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