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山非黄山考

【老何黄山记游·之三】

黟山非黄山考

 

【文人好辩,非说黄山是黑山】

文人多好辩。关于黄山之本名究竟是黄山还是黑山?近代文人并不甚重视事实,反而有人乐于援引二手三手非信实之资料,曲为之论,试图证明黄山之本名乃黑山。真荒谬也!

实际上没有任何可信之一手资料,可证明黄山本名黑山,而且是黑多之山,即所谓“黟山”也。

中国文人多无知于逻辑,而感兴趣于侈言抽象之可能性。殊不知逻辑学有第五律,言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等价,即若无可信新证据,则某种可能性与不可能性等价。

【举例:明天可能下雨吗?也许可能,但也许不可能。这两句话等价。】

我认为,在面对复杂无效的争论纠缠下,可以应用化简律即奥卡姆剃刀(Occam's Razor, Ockham's Razor),在非确定的诸种命题中,以最简明的为最有效。

【黟山考】

按黟,黑色也。《说文解字》解释为木名,“黑木也”。故有人认为古代黄山出黑木,故名黟山。黑木即乌木,《古今注》谓“乌木出波斯国”,黄山无此木。

黟古音《集韵》烟奚切,通烟,本义即烟灰,故有黑色意。

歙县地区,古代确有名黟山之山,又称黑山或者墨山。

《汉书·地理志》:“黟属丹阳郡,今县南十八里有墨岭,山岭上有石特起十余丈,峰若剑峙,时有灵鼓潜发,岭傍窦山石墨可书。”

宋《太平寰宇记》云:“在(歙县)县南十八里,岭上有石如墨,岭有穴,中有石墨软腻,土人取为墨,色碧甚鲜明,可以记文字。”

又云:“县南十六里有石墨井,是昔采墨之所,今为悬水所漂,其井转深。”

“井即墨穴也,今采石墨仅染皂耳。或言其上亦有灵鼓,潜发令长候之,以占吉凶,又东行,为樵贵谷。《太平寰宇记》引《舆地志》言:'樵贵谷,在黟北,昔土人入山七日,至一穴,豁然尽开。周三十里中有十馀家,云是秦人入此避地。’”

歙州自古出墨,墨乃木炭或石炭制作,故歙州别称黟州,产石墨山称为黟山,此为黟之得名原因。

但歙县黟山并非黄山。黄山被称为黟山,可能是源于宋代以后道士的误说。

《黄山图经》方道士抄本云:“黄山旧名黟山,当宣歙二郡界,在歙之西北,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东南属歙县、西南属休宁县各一百二十里,即轩辕黄帝栖真之地。唐天宝六年六月十七日敕改为黄山。”

但是也有相反的说法则谓:“《歙县图经》载:北黟山,在县西北一百六十八里,高一千一百七十丈,丰乐水出焉。旧名黄山,天宝六年敕改焉。”

按《黄山图经》为宋无名氏所作,今日所见最早本为明代道士抄本。

其书乃道教书,传说多荒诞不经,所引用书籍多出伪托、或意改原著而不可信。

宋代官修《太平广记》所记,又《元和郡县志》、《寰宇志》、《黄山图经》序,都提及北黟山。《太平御览》把《歙县图经》中的“北黟山”归在“黟山”条目下。

歙县即黟县,乃汉代(也许更早)建制。盖黄山之东有歙县,歙县有山出青石,属于大理石类,可做良砚,故称墨山或黟山。而黄山则在其北,古称北黟山。

宋代歙州通判李镩撰 《黄山图经序》云: “九江之南,新安为名郡。在郡之境,黄山为雄镇。距城百余里,或谓之北黟......言其广也,则宣城、池阳分壮其趾。”

黄山通体皆为黄赤色花岗岩,本非黟色也。故黄山实际乃此山之本名,自汉唐以来一直沿用至今也。

 

老夫对于黄山地理并不熟,但所见黄山绝非黑色之黟山,则此乃有目所可共见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