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黎族船型屋(1)·阳光椰林中的传统民居,记录着祖先的历史密码
黎族是我国海南岛地区最早的原住民,他们的祖先是岭南百越的一支,至少在先秦时期就从广东跨海登岛,汉代史籍中称为“骆越”,唐代开始有了“黎”这个专有族称。船屋是海南黎族人民的独特的传统民居,黎语称“布隆亭竿”,意为竹架棚房子,这是为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以船倒扣的形状来建造的房屋。即使后来迁入海南岛腹地过起了农耕生活,黎族民居仍保留了船的造型,记录着民族悠远的历史。
椰林中的传统黎族村落。
关于黎族民居的演变,考古学家推断是从穴居到树居,然后发展为干栏式住宅,遵循着民居普遍的发展轨迹。不过我在东方市白查村与村民聊天儿时,他们说黎族先民划着船从大陆来到海南岛,最早就栖身在海边的船中,类似于今日的疍家渔排。后来上了岸用几根木棍把船倒扣过来支上,在下面生火做饭,下雨时四周苫上椰子叶,最早的船屋就形成了。这个说法似乎更具画面感。黎族过去没有文字,上古的重要事件大都靠口耳相传,后来竟也留下了大量丰富的传说故事,史诗《五指山传》就是黎族人民的创世神话。
河蚌绘·黎族船屋的类型及演变。
最初渡海的黎族人生活在临海的地方,主要以打渔为生,三国两晋时期,随着汉族移民人数的增加,本土黎族逐步南迁,海南岛上形成了汉人在北、黎人在南的格局。隋唐以后,汉人移民进一步扩展,海南岛逐步设置了五州二十二县,岛上又形成了汉人在外、黎人在内的格局,一直持续至今。内迁之后的黎人主要分布在五指山和昌化江沿岸地区,生产方式由打渔改为农耕,原始的倒扣船无法适应山居生活,于是干栏式的高架船型屋应运而生,具有了民居的基本特征。
海南岛黎族及支系分布。
船屋的演变,最古老的高架船屋
船屋的演变是这样的:高架船屋、矮架船屋、落地船屋、半船型屋、金子屋。金字屋已经脱离了船型,是借鉴汉族茅草屋演化出来的,具有了三角形榫卯梁架,这是最后一种黎族民居类型。金字屋之后,人们就集体搬进了砖混结构安置房,实现跨越式发展了。
清代绘制的《琼黎风俗图》,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里面的传统住宅是高架船屋。
高架船屋出现在宋代以前,黎语称“隆咩”,意为住在高处,这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下面用木架支撑,上面盖船型屋。船屋离地面通常有一米五到两米左右,人要爬梯子进屋,也有的依山而建,类似于吊脚楼,下面空间用来饲养牲畜,如耕地的水牛、猪、狗。高架船屋适应山地和森林环境,既可以远离潮湿的地面,又能不受野兽蛇虫侵扰。南宋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中记载了这种建筑:“居处架木两重,上以自居,下以畜牧”。清代张庆长《黎歧纪闻》的描述更准确,“屋宇形似覆舟,编茅为之,或被以葵叶、或藤叶,随所便也。”
高架船屋如今已基本消失,这是一处复建的,也破损了。
建造高架船屋,首先用木桩、木板造好基础,抬升的高矮要视具体情况。越高越安全,但回家也更麻烦。因为下面要住家畜,最矮也得保证牛能走进去,很多村庄都会选择向阳山坡,这就省去了很多麻烦,坡地便于清理。基础打好后,在上面撑起房屋木架,所有结构都由藤条扎起来,外墙用竹栏围绕,盖上椰子叶或木板,不设窗户,两侧自顶至墙根用茅草围住,形成完整的船舱。
河蚌绘·干栏式船屋结构图。
高架船屋前面留一个平台,大家平时都在台子上坐着、聊天或者做手工,相当于庭院和晒台,前面有简易木梯可供上下。二层的房门开在房屋前端,房中像船一样分为三个舱,第一个舱最大,作为客厅和起居室,放置简单家具;第二个舱是卧室,里面设火塘;第三个仓最小,用于储藏东西。高架船屋曾分布于黎族中心地区南渡江上游南溪峒等地,后来随着人们生产水平的提高,野生动物已不再构成威胁,相反一层牲畜的气味开始影响生活质量,于是大家都把房子降低,给家畜单设了圈栏,矮架船屋就出现了。
矮架船屋和落地半船屋
矮架船屋黎语称“隆旁”,意为住在低处,这种房屋见于昌化江上游地区,如今东方市白查村还保留了一些矮架船屋。这种屋子结构与高架船屋类似,不过下面木桩降低了,一般只离地30到50厘米,底层不再住牲畜。高架和矮架船屋只有相对的发展顺序,古籍记载中一直是并行的,一个村落在一个地方定居久了,附近的野兽渐渐少了,所以人们就不用再费力爬高,房子就由高变矮。海南作为高温高湿地区,架空的地板便于下面空气流动,使房子相对干燥一些,所以下面悬空这点一直不变。
白查村的一处矮架船屋,从前被用作谷仓。
如今在白查村还保留着八十多间船型屋,其中矮架船屋只有很少几处,大部分都是落地的船屋和半船形屋。落地船屋就是直接建在地面上的船屋,这是清代以后当地黎族人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初衷是为了节省材料,最早都是一些穷人住在里面。德国教授史图博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海南黎族村落进行了一次田野考察,他在《海南岛民族志》中说:“除了很美的木桩建筑(干栏式船屋)之外,各个村子也有贫困农民居住的简单小房屋,小屋地板是捣实的泥地,用竹子横排起来做墙,屋架简单,茅草盖顶。”
白查村的落地船屋。
过去汉族人都是平地起房,但通常会修几级台阶,而且一般睡在床上,这都是为了避免潮气。小时候家里住四合院,每到夏天地上的青砖缝里都会返潮,这还是在北京。过去海南黎族人都是直接睡地,所以早期的落地船屋并不是建筑的升级,而是穷人无奈的将就。史图博1930年在黎族打空村统计,村中居民约150人中,50岁以上者,不超过10人,男性多于女性。不过后来的黎族人也开始睡竹床,经济改善后,落地船屋里面也支起了悬空地板,房屋越修越高,开间逐渐变大。空气通畅了,落地船屋的优势体现出来了,它可以拓展空间,里面打上隔断,形成不同区域,不像以前那样一家人挤在一个舱里。
河蚌绘·落地船屋和半船形屋结构图。
从半船屋到金字屋,船屋建筑的消亡
半船屋是船屋的最后形态,随着落地船屋的改良,越来越多的人家平地起屋。房屋建的高了,两侧的檐墙上就要开窗,于是屋顶的茅草不再垂地,而是在距地面一米处挑出,这就是半船屋。有些半船屋建的很大,里面有客厅、多间独立卧室、厨房、储藏室、鸡舍等不同空间,不过大抵遵循着厅堂、卧室、储物间的纵向格局。半船屋的围墙一般是黄土筑成的,稳定坚固,上面开窗,兼顾采光和通风。白查村中,半船屋最常见,大多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盖的。
白查村的半船形屋,开间很大,一侧设有厨房。
上面我们说的都是船屋形态的黎族民居,不论干栏式还是落地式亦或半船形屋,都有几个显著特征。首先它是穹顶结构,即圆形屋顶。造成这种外观的原因是房屋构架没有榫卯结构,用藤条捆扎的内衬在重力作用下自然下垂,看起来极富风韵。其次,船屋的布局是纵深的船舱型,门面窄,进深长,房间由外向里伸展。
毛阳镇初保村的很多半船型屋已经有了三角形梁架,处于向金字屋的过渡时期。
金字屋的出现改变了这个流线的外形,也有干栏和落地两种基本形态。金字屋的核心技术来自于汉族的榫卯结构,一般由一排中柱和若干檐柱组成,木料间用榫头连接。这种结构开间增大,可以横向发展,摆脱了船型。1931年,史图博在新开田村测绘了一家财主房,房子是干栏建筑,屋中有高达三米的中柱支撑,上面有房柁、房梁,梁上还有细致的雕花。椽子用细木条制成,屋顶盖着白茅草,屋里铺着硬木地板,门前有雨棚,相当于汉族建筑前面的抱厦。这间屋子当年住着村长,村长出外见过世面,回村就盖了这间金字屋豪宅。
1931年史图博教授在海南田野调查的路线,之后他写成了《海南岛民族志》,对海南黎族进行了初步研究,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一手资料。
在木构建筑的世界里,汉人无疑是王者,不论从样式到功能,从材料到技艺,还是美观与坚固性都已非常成熟。在用料相同的情况下,具有榫卯结构的金字屋,其稳定和耐久度都远超船屋,这是黎族船屋消亡的一大因素。以船屋为主的白查村和俄查村民前几年已经集体搬进了不远处的新村,无人打理的船屋损坏严重;在不远处的洪水村,保留有大量金字屋,一些上了年纪的村民还住在里面;位于五指山西麓的毛阳镇初保村,还保留有三十多间山地干栏式船屋。这就是传统黎族村落的最后遗存了。
王下乡洪水村,保留有大量原始的金字屋,是黎族民居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
2008年,海南黎族船型屋营造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