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轻易认出自己的脸,却难记住别人的脸!这是为什么呢?

04-21 15:51

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看到自己面部的潜意识图像时,大脑多巴胺奖赏通路的一个核心元件会被激活。

起到了缓解疼痛和逆转关节炎的效果。面孔的阈下(潜意识)图像(上)、与自我面孔相关的大脑区域激活(下)。

作为人类,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即可以轻易认出自己的脸。近日,来自日本的大阪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当我们看到自己面部的潜意识图像时,大脑多巴胺奖赏通路的一个核心元件会被激活。这篇在《大脑皮层》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提供了大脑参与自我面部识别的潜在过程的新线索。

当我们看到自己面部的潜意识图像时(指面部信息还未完全被大脑接收时),除了大脑中处理面部信息的区域外,还有许多其他区域也被激活了。此外,我们的大脑对自己面孔的阈上(有意识)和阈下(潜意识)图像的反应也与对他人面孔的反应有所不同。

“与他人面孔相比,我们更擅长识别自己的脸,即使信息还在潜意识传递。但这种优势是否涉及大脑的相同区域或不同区域,我们知之甚少。”论文第一作者Chisa Ota说。

为了寻找该问题的答案,研究人员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检查了由潜意识呈现的自我面部图像和他人面部图像所引发的大脑活动之间的差异,还检查了通过潜意识呈现的具有修改特征的面部图像所激活的大脑区域。

论文的通讯作者Tamami Nakano解释道:“我们发现,腹侧被盖区(多巴胺奖赏通路的中心组成部分)在参与者看到自己脸部的潜意识图像时更加活跃。这项研究结果为我们提供了关于自我面孔识别优势的神经机制新见解。”

相反,看到他人面孔的潜意识图像会引起大脑杏仁核(会对陌生信息做出反应)的激活。研究结果表明,只要面部特征的轮廓保持不变,即使面部表情稍作调整,大脑对自己和他人面部反应的差异也不会改变。

“我们的发现表明,即使信息是潜意识传递的,多巴胺奖励通路也参与了对自我面孔的强化处理。此外,区分自己的脸和他人的脸似乎依赖于面部器官的信息。”Tamami Nakano说。

总体看来,这些发现促进了我们对潜意识下自我面孔加工的神经机制的认识,可能会在无意识操纵动机方面具备一定应用价值。

编译:花花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大脑皮层》

期刊编号:1047-3211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转自微信公众号“科技工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