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社会性发展 - 依恋(恋不恋人,迷不迷物)

依恋本质

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社会关系系统。

依恋主体对另一个特定个体产生持久的情感联系。

依恋形成的标志

  • 分离焦虑

  • 陌生人焦虑

几乎同时出现于7~8个月的婴儿。

也许ASD婴幼儿出现这两种“焦虑”的时间会晚,但从不会缺席,早晚会发展出来。

如果没有这两种表现,我们会担心孩子到处“游荡”,很容易走失,或者被拐走;

如果有这两种表现,孩子就可能无法与无照看者分离(哭泣、寻找父母——参见《【教师手记】开学第一天,听取哭声一片》),或者不去探索有陌生人存在的环境。

关于依恋,本公众号之前,已经发表过两篇文章:

 关于依恋那些事儿——亲子依恋篇

  • 定义

  • 重要的作用

  • 婴儿依恋的发展阶段(John Bowlby & Mary Ainsworth)

  • 依恋类型(Mary Ainsworth)

  • 不同类型,不同抚养

 关于依恋的那些事儿——之恋物篇

  • 两个具体的例子(表现、分析及应对措施)

  • 定义

  • 功能

  • 容易依恋的物品

  • 依恋物品的表现

  • 如何看待婴幼儿恋物

  • 依恋物品行为的时间规律

  • 孩子过度恋物,如何帮助

以上两篇文章基本上涉及到依恋的方方面面,本文补充一点相关的资料。

人类依恋研究的开创者:鲍尔贝

鲍尔贝(J Bowlby,1907~1900)

英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

祖父参加鸦片战争死亡。

父亲社是皇家外科医生。小时候,每天只允许1小时候见到自己的母亲。奶妈抚养

四岁时,奶妈去世。

七岁,寄宿学校。——自古英雄皆磨难!

?:剑桥大学三一学院学习心理学和临床科学。

1933年:在伦敦大学完成其医生资格培训

1937年:获得精神分析师的资格。

二战,军队服役。

在大学毕业后及二战期间

观察研究适应不良的、犯罪的儿童以及孤儿,从中逐渐认识到亲子依恋的重要性。

受欧洲习性学家(如N. Tinbergen、K. Lorenz、R. Hinde)研究激励,批判并放弃精神分析学派对亲子关系的理解,开创依恋的研究。

学生安斯沃斯(M. Ainsworth)拓展并证实了各种依恋模式。

战后,诊所副主任。

1950年,担任WHO心理健康顾问。

1951年,《母亲照料与心理健康》:报告对战后无家可归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强调与母亲或其他照顾者保持温暖、亲密、持续的关系对儿童健康的重要性。

1951年,开始运用习性学、控制论和认知心理学等理论。

1969年(提出依恋[Attachment]概念)、1972年、1980年,相继出版《依恋与失落》等三部著作(号称依恋研究“三部曲”)。

鲍氏依恋理论

1

形成条件

  • 儿童在6~30个月时,很可能形成对熟悉的照看者的情感依恋,如果照看者在与儿童沟通时比较敏感或有较高的反应性,则依恋更容易形成。

理论指导实践

对于ASD儿童,由于社会脑网络功能的不足(具体可以参见“《脑发育如何支持获得社交沟通技能》”一文,对他人包括身边经常照看者发出的面部表情、情绪情感等社交线索“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者无法感受社交的积极情绪),从而导致成年人的主动发起逐步减少或减弱;那么ASD儿童将收到他人更少的主动发起,那么对社会脑网络的刺激更加减弱,因而更加不能对社交线索做出反应,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在ASD生理(脑神经、尤其社交脑网络)的背景下,更需要养护者对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敏锐,而做出及时、积极的反馈。

2

依恋表现

  • 婴幼儿的情感依恋在行为上表现为寻求与熟悉的成人的亲近(尤其上在他们遭受痛苦时),熟悉的成人时他们探索环境的安全基地。

理论指导实践

如果一个孩子在去某个环境,比如机构,比如幼儿园,不肯进去,要离开;要哭,要闹,要退回到妈妈、爸爸的身边,那么先接受他们吧…………

3

依恋作用

  • 情感依恋奠定了以后情感和人格发展的基础,婴儿期亲子依恋模式会在以后的社会交往行为中体现出来。

理论指导实践

当今物质极大丰富,每一个婴幼儿可以得到足够的物质营养;但是“精神食粮”也同样重要,要陪伴,高质量的陪伴(人在孩子身边,眼耳鼻舌身也在孩子身边,心更在孩子身上)!

4

长期影响

  • 突然的分离,或者照看者缺乏敏感性与反应能力等因素会阻碍依恋的形成,这可能对个体以后的情感和认知发展产生短期或长期的影响。

理论指导实践

尽可能做好分离的铺垫,循序渐进(逐步延长分离的时间,从可见到不可见),让孩子明白照看者离开,还会回来。

依恋的现实意义

依恋作为儿童与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形成的第一个人际关系,影响着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对环境的看法和对人际关系的态度。

依恋社会一个个体获得基本安全感的过程,当安全的需要得到适当满足后,个体才可能对自我和环境进行深入的探索。——俞国良、辛自强

本文资料改变自本书《第十章 依恋的发展》

从亲子依恋到地方依恋

人与地方之间相互作形成稳定的情感联系,称为地方依恋。

亲子依恋可能对地方依恋的获得起着重要作用。

摩根( Morgan,2012)用访谈法,研究地方依恋是如何在亲子依恋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

研究者认为,地方依恋开始于儿童期的地方经历,它的发展是以“探索”(外界环境)和亲子依态行为之间循环的方式进行的。

该理论表明亲子依恋与地方依恋之间存在紧密关系,地方依恋是跟能够给予安慰的顾者接触期间经历的积极情感与探索周围环境时的积极情感之间联合的结果,对照看者安全的依恋构成个体探索周世界的基地,在探索环境的过程中形成了对这个地方基本的依恋。

资料来源:古丽扎伯克力,辛自强,李丹(2011.地方依恋研究进展:概念、理论与方法。首都师范大学学
(社会科学版),5,86-93.]

父子依恋

研究发现,婴儿对个体的依恋程度取决于情境,例如,婴儿伤心或恐惧时最依恋母亲,而在游戏时则最依恋父亲。( Bretherton,1985)

兰博(Lamb,1981):母亲可能比父亲更多地拥抱、抚慰婴儿,和婴儿玩一些传统的游戏,更关注婴儿的需要,父亲则更可能提供些好玩的、身体活动强度较大的游戏,或者发起儿童喜欢的一些不寻常的游戏。

玩伴也仅仅是父亲众多角色中的一个,多数父亲能娴熟地抚慰伤心或惊醒的婴儿,也能充当婴儿探索外部环境的“安全基地”。也就是说,父亲其实是“多才多艺”的,能够胜任所有通常由母亲承担的育儿任务。

缺席的父亲

父亲缺失的倾向将产生极其重要的社会影响,因为研究:

  • 显示父亲并不是多余的。男孩比女孩似乎更受父亲缺失的影响。

  • 与完整家庭的男孩相比,来自父亲缺失家庭的男孩在道德判断的内化标准方面较差。

  • 对于不良行为的严重性,他们倾向于按照被发现和惩罚的可能性来评估,而不是通过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来判断。

  • 积极的父子关系的缺失会削弱孩子整体的学业成绩和IQ測验成绩、自尊、社会胜任力和自我控制,带来不健康的行为(抽烟、物质滥用、早期性经历、犯罪和团伙行为、受他人虐待);而且父亲离家时孩子越小,父亲缺失的时间越长,孩子受损害的范围越大。

资料来源:贝克(2008).婴儿、儿童和青少年・桑标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pp.350-351.

(二)父子依恋的意义

父亲在婴儿社会性、情绪和智力发展中是一个重要角色:

Clarke-stewart(1980):父亲高度参与抚养的婴儿的智力测验得分远远高于父亲参与较少的婴儿。

Easterbrook&Goldberg( 1984):父亲较多参与抚养并对孩子的需要十分敏感,幼儿在解决认知任务时会表现出更积极的情感和更好的坚持性。他们还报告,父亲对幼儿需要的敏感性比父亲在抚养活动中的总体参与程度能更好地预测幼儿的认知成绩。

Lucassen et al.( 2011):父亲敏感度与父子安全依恋有很高的正相关。

与母亲比起来,父亲为子女解决困惑的方式更理智、效率更高,父亲与子女之间对外界的探索活动对子女影响更深远。因此,与父亲互动的质量和数量对儿童认知发展同样重要。

父亲角色对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的作用更为突出。婴儿可能同父亲和母亲形成不同类型的依恋。

梅因等人(Main&. Weston,1981):父亲在儿童社会性和情绪发展中有着与母亲同等重要的作用。与父亲形成安全依恋可以减少婴儿与母亲形成不安全依恋可能带来的有害后果,如情绪失调等。

国内新近的研究表明,儿童与父亲形成安全依恋能显著增强其心理弹性。(琚晓燕,刘宣文,方晓义,2011)

依恋的影响因素

一、亲子早期接触

  • 加强婴儿早期与母亲皮肤接触能够促进和加强亲子依恋。婴儿出生后6~12小时是形成强烈依恋的“敏感期”——(Klasus & Kennell,1983)

  • 缺乏早期接触就必然不能依恋并没有充分证据。

  • 父母产前或产后的情绪状态对早期亲子依恋关系的形成也有显著影响。

  • 如果父母对将出生的婴儿态度一致且积极乐观,内心充满喜悦和期待,做好为人父母的心理准备,婴儿出生后更容易与父母建立安全的依恋;反之,父母预期焦虑、抑郁情绪严重,夫妻对婴儿的好恶态度不一致,婴儿出生后一般会与父母形成不安全依恋关系(Flykt, Kanninen, Sinkkonen, & Punam,2010).

二、婴儿的特点

(一)婴儿的脸

  • 古人云“儿不嫌母丑”,但又多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二)先天的反射行为

  • 觅食反射、吸吮反射、抓握反射等,可能让父母相信婴儿乐于接近他们。

  • 婴儿对任何有趣刺激的反身性微笑、咕咕声、兴奋的叫声及咿呀学语声都被成人看做对看护者的积极交流,表明婴儿满意他人的照顾。

(三)同步的互动

  • 同步交流指:婴儿与母亲的游戏玩着玩着,婴儿突然把头转向一旁,开始吸吮手指,呆呆地看着某个地方。母亲停止游戏,坐在那看着婴儿……几秒钟之后,婴儿以愉快的表情转向母亲。母亲靠近他,微笑着用很高的语调说:“哦,你回来了!”婴儿以微笑和几句咿呀作回应。她们又玩了一会儿,婴儿又开始吸吮手指,看别处。母亲再次等候,很快婴儿又转回……

(四)婴儿的气质

理论指导实践

不同气质,区别对待!

三、教养方式

  • 母亲对婴儿的行为特征

  • 敏感性

  • 反应性

  • 耐心程度

四、母爱剥夺与社会剥夺

(略)

(0)

相关推荐

  • 发展心理学 第二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2)

    最强烈的影响环境,尤其影响孩子的,莫过于父母丧失活力的生活. --荣格 婴儿期的心理发展(2) 00:00 08:07 第五单元 婴儿的言语发展 本单元核心知识点: 1.婴儿的发音 2.婴儿词汇的发展 ...

  • 儿童社会性发展——性别差异 & 性别角色发展

    资料来源: 壹 基本术语 儿童性别角色文献中常用的术语及定义 资料来源 Schaffer. Social Development,1996,187 男女团体 男性和女性性质的融合. 性别概念 关于社会 ...

  • 儿童社会性发展——社会认知发展

    花开时节,想见你 社会认知-- 当孩子不能理解他周围的社会关系.不能对自己和他人的社会行为做出恰当的评价和预测,很难想象他能够做出合理的社会行为. 儿童的社会行为以其社会认知为基础. 壹 定义 认知 ...

  • 儿童社会性发展 - 同伴关系

    依恋 社会性认知发展 同伴关系与友谊 道德与亲社会行为发展 自我的发展 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发展 -- 依恋篇 <儿童社会性发展 - 依恋(恋不恋人,迷不迷物)>(点击查看)--新生儿.婴儿 ...

  • 儿童社会性发展——自我的发展

    参/考/著/作 本文主要参考资料,如引用其它文献,将特别标明. 自我的特征及分类 儿童自我的发生 (0~3岁) 在0~3岁小孩子的"外貌"."外表"上增加某些特 ...

  • 0~3岁是儿童语言发展黄金期

    美国芝加哥大学妇科及儿科教授达娜·萨斯金德博士和她的团队有这样的一个发现: 孩子在3岁以前,父母对他们所说的话会直接的影响他们大脑的发育,简单的来说:父母的语言,能够直接塑造着孩子的大脑.其实在中国也 ...

  • 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揭示,儿童智力发展的本质

    对于学生.老师和父母来说,教育是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要接受教育,老师要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品德,而父母则要监督孩子的学习,做引领者. 如何教育.怎样更好地接受教育,正逐步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急 ...

  • 喵医生 | 比“学区房”更值得入手的是“儿童早期发展”

    今天,长和大蕴在线医疗总监符艳蓉(喵医生)将为大家科普儿童养育问题:比"学区房"更值得入手的是"儿童早期发展". 比"学区房"更值得入手的是 ...

  • 儿童学习能力发展的五个阶段,认识并了解

    儿童学习能力的形成,大体经历五个发展阶段: 1. 0-1岁 大肌肉活动能力阶段. 婴儿通过爬.翻.滚.抓.旋转.坐等大肌肉的活动,来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开始对外部世界形成稳固的表象.婴儿的心理开始从混 ...

  • 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最初是从动物心理实验研究提出来的.在动物早期发展的过程中,某一行为在某一特定时期最容易获得,最容易形成,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就不容易再出现这样好的"时机".这个关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