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
林逾静
许多同学在写思辨性作文时,缺少思维的深度:对一个问题的分析,往往只看到表面现象就断然下结论,不去分析事物内部的因果联系,只知道是什么,不知道为什么、会怎样,使所写作文的内容停留在“是什么”上,而忽视了在“为什么”“将怎样”上的深度开掘。殊不知这样一来,即使列举再多的事实,往往也证明不了什么。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振叶以寻根,观澜而溯源,运用因果分析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质,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帮助我们对事物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正确的决策。相关技法主要包括:
一、由结果而“探前因”(可着眼于客观、主观两个方面)
如时文《中国人为什么爱生气》中写道:
中国人的“气”,来自公平正义在局部的缺失,导致社会失衡,戾气易燃易爆。
一些体制性的暴力与准暴力行为在传播中走向泛化,如暴力强拆、暴力执法以及个别官员的失当行为,成了某种负面示范。社会矛盾反复堆叠累积,一些地方戾气深重,礼崩乐坏,哪怕只为“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都会横刀相向。
每个人都愤怒于“别人”的特权,但现实的压力以及“特权”的诱惑,却又让每个人都向往着那些“特权”,一旦得不到,则把戾气四处泼洒,不在意是否伤及无辜。甚至有些施暴者和受害者,在另外的情境下,可能就会互换一个位置。
戾气固然是道德滑坡的体现,本质上却缘于社會的不公平。社会上存在的贫富悬殊、官员腐败、滥用权力等现象,使得一些人在与别人比较时,在心理上容易认为自己是被剥夺和被损害的弱者。
中国人的“气”,来自人人心中有数但全体秘而不宣的丛林法则。
……
中国人的“气”,来自浮躁的心态——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一时一地的浮躁,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浮躁。
有人说:“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一个人都放大了喉咙喊叫……这是每个人都要说话但却没有人想听的年代。”置身这样喧嚣而聒噪的环境,人们不想倾听,或者说来不及倾听,更别说对某些东西进行沉淀;如此,人们当然也受不了委屈,不愿意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浮躁本身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火气大了,各种违背理性的极端事件发生的概率就更高。
中国人的“气”,也来自自身文明素养的缺乏。
……
作者开篇即提出疑问:“一向以'温良恭俭让为美德的中国人,为什么变成这样了”,然后兼顾主观客观原因,给出了“中国人的'气,来自公平正义在局部的缺失,导致社会失衡,戾气易燃易爆”“中国人的'气,来自人人心中有数但全体秘而不宣的丛林法则”以及“中国人的'气,来自浮躁的心态——不是某个人、某个群体一时一地的浮躁,而是集体无意识的浮躁”“中国人的'气,也来自自身文明素养的缺乏”这样理性而富于深度的回答,透视深刻,思虑周全,读来引人反躬自省。
二、由原因而“察后果”(可以步步推进与深入)
如优秀作文《对轻易改变说“不”》中有以下两段文字:
暑期刚过,家长们忙着为孩子置办新学期文具。与往年不同,市场上出现了一批怀旧文具,铁皮铅笔盒、老三角尺等销量非常不错。许多人纳闷,这样过时的文具为何如此受欢迎呢?其实,文具的内涵已超越了它的实用价值,老文具承载着儿时的记忆,承载着曾经的欢乐。但反观如今的街道,到处充斥着“拆”字,拆古迹,拆民居,功利的人们眼中只有某块地皮上的建筑的价值。老建筑或许已没有什么实用价值,但它们却是历史的见证者,是人类发展的见证者。毁了它们,人们也就失去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失去了精神的家园。轻易改变,改没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
不轻易改变是值得尊敬的。如今,整个商业化社会就像一个闹哄哄的大市场。人们匆忙地活动着,声嘶力竭地叫唤着,为了赚钱和增值财富,信仰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人们把无信仰当做一种光荣来炫耀;快乐地游弋在娱乐新闻、无聊小报中,在时尚的潮流里迷失了自我。
作者对题目内涵把握准确,将“不要轻易改变”与“坚守”、与“信仰”等联系,有机运用因果分析,把人们“轻易改变”的原因与后果、“不轻易改变”的意义等诠释得有理有据。尤其是“毁了它们,人们也就失去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失去了精神的家园。轻易改变,改没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底蕴”“信仰成了无足轻重的东西。……在时尚的潮流里迷失了自我”的影响分析,可谓直击要害。
因果分析有时会与“破立结合”的论证方式配合着使用。如鲁迅的《拿来主义》,论析的思路是:因为闭关主义有害、送去主义有害、送来主义也有害(这是“破”),因此我们要实行“拿来主义”(从正面“立”)。这就是将因果论证融于“先破后立”的结构之中。
此外,因果分析还常常与“对策分析”结合着使用——先有因果分析,再据“因”探讨解决问题的对策,“策”由“因”来,自然会显得顺理成章。比如2020年上海卷满分作文《顺天之性,尽人事》中写道:
然而,问题并不在于预测——“凡事预则立”。出乎意料的原因常常在于人们对规律的把握失之深入,失之透彻。
这首先是因为自然世界浩大,人处一焉。即便人已掌握了大量科学理论规律,也仅是冰山一角。人之于天地,正如稊米之在太仓。自然界中仍有许多规律在人的掌握之外,有待人们去探索发现。而更主要的原因则在于,人常常懒于探索规律、把握规律。常有人认为历史无用,因为事物发展千变万化,未必依照过往的轨迹发展,但是事实上,人们应该深入地考察事物发展的历史,从中掌握事物发展规律,去除种种偶然性,留存必然性,去芜存菁。同时,人们还必须明晰规律的适用范围,不可一概而论。
“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夫是之谓能参。”诚然,“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自然之理的运行有时并非人所能掌控的,但是人对事物发展的进程绝非无能为力。人与自然天地处于平等的位置,自然之理运行,而人亦有其可把握的部分。我们不应“蔽于天而不知人”,应该把握、顺应规律,改变所能改变的那些部分。“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我们可以趋利避害,进而把握自身、社会、国家的命运。
同时,对于一些暂时无法掌握、尚有待被认识的自然之理,一方面,我们应仰望星空,不断向宇宙探索;另一方面,此时无为胜于“乱为”。对人无法把握的部分,应当顺天之理,为自然规律不受干扰地运行留下空间,从而使自然万物趋于平和。
故曰,“顺天之性,尽人事”,人方能诗意悠游地栖居于大地上,不以物伤性,而万物亦将和谐共生。
在这里,作者不仅剖析了“人们对规律的把握失之深入,失之透彻”的两个原因,还在“怎么办”部分指出了“有所作为”的两条路径:一是遵循规律去作为,二是对于暂时不能认知的世界,坚持探索,但又不可乱为。这两条路径,正与前文的原因剖析相对应,其认识确实颇有见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