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美珍品,稀有郎世宁字画
郎世宁在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以传教士的身份远涉重洋来到中国,11月获康熙皇帝召见。当时康熙61岁,酷爱艺术与科学,虽然不赞成郎世宁所信仰的宗教,却把他当做一位艺术家看待,甚为礼遇。康熙对他说:“西方的教义违反中国正统思想,只因为传教士懂得数学基本原理,国家才予以聘用。”他又表示诧异道:“你怎能老是关怀你尚未进入的未来世界而漠视现实的世界?其实万物是各得其所的。”旋即派郎世宁为宫廷画师,不给他传教的机会。从此开始了长达五十多年的宫廷画家生涯。
我们看郎世宁的画作,的确是不能代表着中国画,他的绘画风格是属于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东西文化的一种产物,站在中国艺术绘画的层面上来讲,作品是不被认可的。
郎世宁画派及其作品证明:鸦片战争之前中西文化交流基本上是平等双向的。而鸦片战争之后,直至20世纪50年代,中西文化交流出现了很不平等的单向文化输出,甚至发生了将某些西方文化强加于中国的情况。
郎世宁,是清代的宫廷画家之一,其并非中国人,而是来自意大利的传教士,于清康熙时期随教会一起来到清代帝国,当时的清代是国富兵强,所以清三代皇帝对于国外来的新鲜事物十分感兴趣,郎世宁的绘画功底就是之一。
由于郎世宁绘画成就很高,从其学画的甚多,有孙威风、永泰、张为邦、丁观鹏等,这些画家连同他们的老师郎世宁,在宫中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以往的宫廷画,又不同于同时代的文人绘画及民间绘画的新颖、别致的流派、并使之成为雍正、乾隆时宫廷绘画的主要风格。同时确立了郎世宁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以郎世宁为首的西洋传教士画师在宫廷作画,绘画内容主要包括乾隆“御容”与肖像画,目前以发现郎世宁创作的乾隆从阿哥时代至四十五岁时一系列“御容”肖像,包括庄重的朝廷服,以及乾隆筵宴、岁朝、行围、戎装等内容。郎世宁等同时为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留下了丰富的美术作品,主要画作包括为记录乾隆十全武功的一系列战图,代表性的作品就是《乾隆西域武功图》、《平定金川图》、《台 湾战图》、《廓尔喀战图》,以及安南战图》等。此外,另一重要的内容便是为乾隆的宠物写生大多为各国进贡的珍禽异兽,“纪盛洵空冀北野,作图兼有海西人”,为“万邦来朝”的盛世留下了珍贵的图象记录。嘉道间名臣程春海《题郎海西画马》诗云:“海西所画已难得,何况麒麟出西极,君不见麒麟出西极,又言在德不在力。”这方面包括一系列《百骏图》、《八骏图》、《贡马图》、《白鹰图》、《白鹿图》、《白猿图》、《海西知草图》等等“翎毛花卉”之类的写生作品。这些画作均收录在《石渠宝笈》和《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中,其中收入仅郎世宁的画作就达五十六件之多。
如今,在北京的地图上,早已不见媵公棚栏儿门的地名。我几经周折,终于在阜城门外车公庄一带的楼群中,寻觅到了一块当年外国传教士的墓地,在一片西洋来华传教士的碑林中,我找到了郎世宁的那块墓碑。岁月沧桑,碑文已有些模糊,但乾隆皇帝的谕旨依稀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