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觅子】李问圃

说觅子

文/李问圃

觅子恐怕是老富平最小的乡镇。

小时候,对觅子就有一些了解。知道觅子在西干渠中游,与家乡淡村镇禾嘉原毗邻;知道民国时期姚营坊出了个将军叫冯毓东,家中常来的一位大个子客人就是他的弟弟冯毓北;知道父亲当年和时任信立乡乡长的地下共产党员齐裕森一起筹划开凿西干渠;知道觅子乡西上官有一位名气很大的全国劳动模范杨润清;还知道青岗岭上的疙瘩庙、南张村的铁佛寺,过去的庙会很大。老外家在宋家河,四姑家在东尚,常去走亲戚,对经康家洞到宋家河一路上的深沟高崖了如指掌,对园林村的苹果喜爱有加。后来,随着年龄增长和阅历增加,对觅子乡也就越来越熟悉了。

觅子在富平诸乡镇中属“袖珍型”。如果你站在觅子的中心点,无论朝哪个方向步行, 二三十分钟足以走出乡界。

觅子街道早年未设集市,购买日常生活用品,必须东渡石川河到庄里镇。距离庄里最近的觅子人,中午吃面条时发现没有了酱油,完全不用着急。妇人一边和面,一边安排丈夫或者儿子前去购买。酱油到了家,面条正好捞进碗里。

古今皆讲究地因人名。名人的活动踪迹,无疑为一个地方增添了色彩。觅子者,寻找丢失儿子之谓也。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却向好奇的人们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哪个名人在这里丢失了儿子?儿子是怎样丢失的?后来到底把儿子找到了没有?

由于年代久远,岁月流逝,这三个问题中的后两个问题已经成为永远的谜,而第一个问题却有着明确答案。这位丢失儿子的父亲便是名震东汉的虎牙大将军姚期,也就是古典戏曲中那位和马武一道为汉光武帝刘秀救驾的那位杀气腾腾的大花脸。正是因为姚期曾经在这里安营扎寨,觅子乡政府所在的村堡亦称姚营坊。

觅子地方虽小,却拥有绝佳的风水。一位风水先生说,觅子具有“龙腾虎跃”之势,当然这其中肯定寄托着一种美好的希冀。龙有两条,青龙居西,水面平缓,河道幽深,曰赵氏河,清者自清;黄龙居东,浪涛汹涌,咆哮如雷,曰石川河,浊者自浊。二龙相夹之处,却突兀耸起一道青岗岭来,巍峨雄浑,如威风凛凛的斑斓猛虎。

说觅子,当然绕不开铁佛寺。

由于铁佛寺所在的南张村距家乡禾嘉原不过数里之遥,我从孩提时代即对这里十分熟悉。记得每年春节后即为铁佛寺庙会,富平、耀县、铜川、三原、宜君诸县的善男信女都来这里朝拜。烧香的、吊表的、磕头的、还愿的,再加上卖小吃货的、吹糖人的、卖小孩玩具的,真是人头攒动,络绎不绝。印象最深的是,许多父母领上子女给铁佛烧香礼拜之后,求来一根红项圈戴上,据说可以消灾避邪,永保平安。我就戴过这样的红项圈。

后来看了《富平县志》,知道铁佛造像铸造于金朝大定二十一年(公元1181年),距今已有832年的历史,保存十分完整。铁佛为站立状,高逾5米,和莲台基座铸造在起。莲台基座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厚37厘米,周边铸有320枚花瓣,分内外两层围成一个大圆形,托于八角形底台上:下部厚8厘米, ,为八角形。令人惊叹的是,在那个科技水平很不发达的年代 ,当时的能工巧匠 ,竟能通过铸造工艺 ,把佛祖的智慧、和涵、慈悲和超脱表现得淋漓尽致。整个佛像造型逼真 ,形象生动 ,气势雄伟 ,眉目传神 ,就连手指关节、衣服皱褶也表现得清清楚楚。这对于后人研究宗教艺术、雕塑艺术、社会风俗和古代的冶炼和铸造技术 ,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证据。我见过天南地北许多寺院的佛像 ,甚至比这大得多的佛像也见过不少 ,但用铁铸造的如此美轮美奂的大佛 ,还真是没有见到过。

我第一次见到大铁佛 ,佛就是这样站立在南张村西南方向的田野中间。任凭风吹雨打、日晒雪压 ,佛就是这样站立着 ,一脸的庄严 ,一脸的安详。后来 ,农村实行了合作化 ,把牛马集中起来饲养 ,于是便有了饲养室。不知是谁出的主意 ,请大佛站在了饲养室的大厅中间。由于佛像高大,不得不在大厅的某个位置特别予以加高,从外面看起来,实在不协调。况且,让佛站立于牛棚马厩,也有大不敬之嫌。这一切其实都是人的感觉。佛既没有计较,更没有怪罪, 仍然是一脸的庄严,一脸的安详。

我却以为这个办法实在是功德无量。他们用中国农民最淳朴的虔诚和实在,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对大铁佛实现了初步的保护。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那个畸形的年代,大铁佛却毫发未损,南张村人功不可没也。

再后来,改革开放之风吹遍大江南北,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又重新回到了农民手中。随着饲养室逐步淡出三农历史的舞台,文物部门专门为大铁佛修建了一所虽不华丽但却实用的住所。还确定专人经常性地予以管护。这是政府部门多年来保护力度最大的一次。大铁佛站立在这既能免受风吹日晒之苦,又能接受信众顶礼膜拜的新居里,却显得十分淡定,依然是一脸的庄严,一脸的安详。

由此,我想到了老祖先造字真是奥妙无穷、大有玄机。我们不妨一起来品读三个人字旁的字,分别是佛、仙、俗:

仙字,左人右山,意思是说,人的心志如果向上,一直往山上爬,最后便可以得道成仙。

俗字,左人右谷,意思是说,人的心志如果下滑,往山谷堕落,最后必然沦为粗俗的凡夫。

佛字,左边是人,右边是弗,弗在文言文中乃“不是”之意。如果把它翻译成白话文,便有“不是人”的意思。“不是人” ,正是“佛” ,其中蕴含着极为深刻的寓意。当一个人心无旁骛,专心致志地沿着崎曲山路向上攀登,并且不断地转化,使一切负面的情绪全都转化为正面的情绪,那么他就不是一般的人,而是大彻大悟大自在的佛了。

铁佛寺其实是一个不完全的寺,即有佛而无寺。尽管这是历史原因所形成的,而并非某个部门或某位领导的责任,但总归是一个缺憾,总归有失富平人的颜面。

去年,我先后陪同西安来的朋友游了两次铁佛寺。一次陪同的是西安电影制片厂的一位编导,一次陪同的是陕西电视台的节目主持人。来到铁佛寺的大门外,只见锈迹斑斑的大铁门上悬挂着一把斑斑锈迹的大铁锁。按照大铁门上用粉笔写成的手机号码,联系到了管理人员▁▁南张村的一位村民。村民友善而热情,打开大门之后,便把我们让进了这处和工地仓库、旧时乡村小学毫无两样的大院子。这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热情和虔诚,而是静静悄悄地围绕在大铁佛旁瞻仰拍照,几乎没有一个人说话。这一次,我特意从大铁佛的各个方向进行拍照,留下了珍贵的资料。我还用手抚摸了大铁佛衣服的皱褶,既硬又厚,完完全全是铁的感觉,可是看起来却柔软飘逸,似乎一阵风便可以把衣角掀起来。不由对古代工匠们的高超技艺啧啧赞叹。

心想:如今不少地方,为了发展旅游业,想出了不少新奇法子:新辟景区,新修寺庙,新雕仙佛,新移奇石,新栽花木,完全彻底地以假充真。而我们拥有现成的在全国也十分罕见的真真正正的金代大铁佛,却未能形成旅游景点,心中实在不是滋味。

既然佛引导众生一心向善、一心向上,那么,美好的憧憬是不应该断绝的。说不定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铁佛寺真的会变成一座完全的铁佛寺,用它无与伦比的神奇魅力,吸引来天南海北的信众和游客,成为众多朝圣者向往的地方。

我祈盼着。

大家也都祈盼着。

说觅子,当然离不开玉兰花树。

这是一株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玉兰花树,位于觅子乡西吕村附近的唐代大将军李光弼的陵园之内。陵园规模极大,方圆竟达十数里,东至石川河,西达青岗岭。

李光弼是中国唐战功赫赫的名将,柳城(今辽宁朝阳)人,契丹族。自幼好学,善骑射。初升左卫郎,后任节度使,官至太尉兼诗中、天下兵马副元帅,封临淮郡王。天宝十五年,经郭子仪推荐,率兵东出河北,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将军智勇双全,极善用兵,常常以少胜多,大败叛军,为巩固唐王朝政权建立了卓越的功勋。尽管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从玄宗、肃宗到代宗的三代皇帝却不时以阴冷、猜疑的目光紧紧盯着他。加上皇帝身边那些奸佞小人从中作梗,使将军欲报效国家难酬其志,欲伺奉老母难尽其心。由于朝廷在时机不成熟的情况下强令出兵,致使洛阳失守、潼关失守、长安失守。即使在这个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关头,将军依然忠贞不二,凭借自己的谋略和威名,给叛军以重创。在江淮危急之际,他带领少量兵力进入徐州,很快便稳定了江淮局势。广德二年,在历时八年的“安史之乱”结束一周年之际,这位与郭子仪齐名的平定“安史之乱”的功臣,却在徐州郁郁而终,走完了自己英武壮烈的一生,年仅57岁。这不能不使人扼腕痛惜!

广德二年七月,将军病逝,其灵柩遂由徐州运抵陕西,十一月葬于富平觅子乡西吕村附近的封地之内。此时的朝廷,忽然间却一反常态,变得大度起来,又是追赠将军为太保,又是诏命文武百官为将军送葬,可谓哀荣备至。将军如有在天之灵,不知作何感想?

于是,一株,抑或是多株玉兰花便栽植到将军的墓园。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雨沧桑,这株当年犹如亭亭玉立少女般的小玉兰花树已经变成了饱经世事的古玉兰。这是一株在全国也十分罕见的古玉兰。其树干之粗、树身之高、树冠之大,令人惊叹不已。每年早春时节,一树如雪似玉的玉兰花竞相开放,香气弥漫。远远望去,错落的枝干上尽情地绽放着白玉般的花朵,扑鼻而来的是阵阵浓郁的清香。含苞欲放时,如无数少女同时伸出白晰的双手,作合十状,虔诚地祈祷上苍赐福降瑞;盛开怒放时,又如一群伫立枝头的白鸽,拍打着洁白的翅膀,随时准备飞上蓝天。

墓园栽植松柏,乃国人世代相沿之风俗,而在墓园栽植玉兰花则极为少见。这似乎成了前人留给后世的一个难以参透玄机的偈语。

这是为了宣示将军忠贞不二的爱国志向吗?

这是为了比喻将军一世清白的高洁情操吗?

这是为了纪念将军不阿权奸的人格风范吗?

任凭人们如何诘问,玉兰花树一言不发,依然这么静静地站着,默默地开着,如一尊树佛。

当然,人们已经无法知道当年玉兰花树植入墓园的情景。可是,这一异乎寻常的举动,却成就了一段千古佳话则是事实。玉兰花乃花中先觉、花中仙子、花中精灵。将军生前常感怀才不遇、知音难觅,殁后却找到了最为投缘的玉兰花陪伴在自己的长眠之地,而且一陪就是上千年,这该是多大的欣慰啊。

真是应验了“天有不测风云”这句古话,1982年6月9日下午,一场罕见的龙卷风呼啸而至,竟将这棵千年玉兰连根掘起。一代花王香消玉殒,使众多的崇拜者心头蒙上了难以言说的阴霾。我家距西吕村不过十里之遥,我闻讯即于事发两三天后赶往现场,看到了令人唏嘘不已的一幕:高大的古玉兰花树静静地躺在庄稼地里,默默接受来自四面八方人众的祭奠。

令人惊奇地是,如此迅疾凶猛的龙卷风,却没有给当地造成除玉兰花树之外的任何伤害,风暴漩涡中心的农舍、树木竟毫发无损。这一切使你不得不疑心,突袭西吕村的龙卷风,正是奉了上天旨意,专门为了接走古玉兰花树而来的。再看文物部门专为保护玉兰所建的砖墙,如劫难后的侍卫,站成一圈,皆垂首而立,似乎在悔恨和检讨着自己的失职。

夜晚,端坐灯下,一阵痴痴呆呆,古玉兰溘然长逝、香消玉殒的场景和昔年玉蕊临风、异香醉人的画面竟在脑海中交相出现,不由心中一阵悲戚。稍后又转念而想,树死不可复生,还是顺其自然,让她和将军的精魂在富平人心中世代相传吧。

于是,便写下了《凭吊李光弼将军墓园玉兰花树》一首小诗:

花香十里绽玉苞,

千年修得百尺高。

晴空孰料起风暴,

秀木忽成委地樵。

空向昔时忆花事,

独对古树悲寂寥。

莫非青帝降玉诏,

仙子乘风上碧霄?

说觅子,一定要说辛亥、丙辰两役阵亡烈士陵园。

陵园建于1917年4月,位于觅子镇南门外青岗岭脚下,面积约为五亩。竖双合石碑一通,正面阴刻“辛亥、丙辰两役殉难烈士墓” ,背面为胡景翼将军撰文并草书的碑文:

辛亥、丙辰两役,吾陕诸烈士,从吾于旗鼓之下,杀敌致果,义尽归神......呜呼!铁血一生,金石千古,青山华表,感慨何如!

碑文中所言辛亥之役,即1911年胡景翼将军率部抗击清廷陕西总督升允之战。当时,升允在甘肃组织清军分两路进犯陕西,来势甚为凶猛。一路攻陷长武,兵临乾县城下,另一路进军已至旬邑、淳化之间,形势十分危急。胡景翼率部浴血奋战,大破清军于张户原,遂使陕西西路得以安定。丙辰之役,即1916年,胡景翼将军于富平老县城内,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击溃陕西督军陆建章人数众多且装备精良的“中坚团” ,并活捉其子陆承武的“逐陆之役”。

沿陵园西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青翠欲滴的柏树林。穿过柏树林,走进一座高大的青石门楼,便进入以青石板墙包围起来的墓园。左侧修建烈士墓两座,均以青石条砌成方形石墩,上立炮弹造型的石碑各一通。碑头皆镌刻有两个醒目的大篆字:“国殇”。两通碑石分别镌有“辛亥战死诸将士墓”和“丙辰战死诸将士墓”。右侧则竖立两通方形石碑,碑文一说辛亥,一述丙辰,皆为胡景翼将军撰文。辛亥碑为三原贺伯箴所书,丙辰碑由礼泉宋伯鲁书丹。这两位均系民国时期陕西十分著名的书法大师,其书作自然十分珍贵,遂引得明道学校师生竞相观赏、拓印,作为习字临摹的范本。

陵园建成之后,但见柏林森森、碑石耸峙。墓园因青岗岭更显雄壮,青岗岭因墓园倍添神奇。由于烈士陵园位于西安至铜川、延安的公路之侧,来往行人多进入瞻仰,叙说当年历史,祭拜烈士英灵,缅怀英雄事迹,学习革命精神。当时的富平县政府还规定,每年农历三月初六疙瘩庙会延长会期两天,作为烈士陵园纪念日。

令人痛心疾首的是,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所发生的那场“文化大革命”期间,烈士陵园惨遭破坏。柏林砍伐殆尽,碑石散落四方,建筑彻底摧毁,陵区夷为平地。目睹此情此景,凡是稍有良心的人,都会感到痛惜不已。真是欲哭无泪、欲叹无声啊!

说觅子,还应该说说冯子明将军。

冯子明将军,原名毓东,觅子乡姚北堡人,1889年出生于一户富裕农民的家庭。十岁时,便随父亲到西安上学,受教于名师王子端先生。王先生的爱国民主思想对他影响很大。后来,因王子端的关系结识了井勿幕等革命党人。十七岁考入西安健本学堂,攻读四年,与同乡兼同学的胡景翼关系特别密切。十九岁与胡景翼等人参加了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投身于推翻清朝、复兴中华的爱国民主革命。

1913年,经过陕西同盟会的选拔推荐,冯子明和胡景翼等百余名进步青年东渡扶桑,来到日本留学。在日本期间,他和胡景翼等人经井勿幕、于右任介绍,有幸拜见了孙中山先生。聆听了中山先生的革命理论,并于当年重新加入经中山先生改组后的中华革命党。之后,奉孙中山先生之命,同胡景翼一起回到陕西,奔走于蒲城、富平、泾阳、三原等地,从事革命活动。

我翻阅了有关冯子明将军的历史资料,每每为他的事迹所吸引,亦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他是一位爱国忧民的人。

当袁世凯的心腹爪牙陆建章派出自己的儿子陆承武进驻富平,妄图一举歼灭革命力量之际,他辅佐胡景翼,趁敌人立足未稳,发动突然袭击,以不足一个营的劣势兵力全歼敌人的“中坚模范团” 并活捉陆儿子,逐陆之役大获全胜;当胡景翼将军被军阀陈树藩囚禁时,他在渭北顽强据守,与全体军民齐心协力苦撑危局达三年之久;当国民二军发动豫西大战时,他率领部队,奋勇杀敌,攻克二华,进驻洛阳,会师河南;当胡景翼将军因病辞世,军阀刘振华大举进攻关中,围困西安的危难关头,他率部坚守渭北富平一带,苦撑危局八个月之久,直至冯玉祥、于右任率部援陕解除西安之围;当抗日战争爆发之际,他由平津返回陕西家乡,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由于受当局非难、排挤,其爱国愿望不可伸,抗日志向不可酬,遂解甲归田,回到觅子乡姚北堡。赤足田野上,戴月荷锄归,将军尽享农耕之乐。

他是一位向往光明的人。

自参加同盟会,他便接受了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和三大主张。对共产党人寄予深切的同情和支持。他在治军中,十分重视政治思想教育,多方延揽共产党人和进步青年,从事军队政治工作。对被当局逮捕关押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他总是运用自己的影响和关系,想方设法予以营救。富平早期共产党员党维榕由上海到山东工作,被军阀韩复渠逮捕。他闻讯后,立即打电报营救。共产党员赵宗润奉命到河南南阳地区领导农民暴动,被当局拘捕,他亲自派人赶赴河南营救。在白色恐怖的年代,他支持儿子作新、又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富平解放前夕,冯子明居住在老县城,当局欲挟持他一起出逃,遭到严辞拒绝。敌军溃逃后,他组织进步人士,一边维持地方治安,一边向解放军递送情报, 随时准备迎接解放军入城。

1949年5月,富平完全解放,冯子明住在觅子家乡。有一次,解放军某训练机关邀请他给起义人员讲话,他欣然应允,讲述了自己多年的亲身感受。他说,我是一个国民党人,当年信奉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想救国救民闹革命,但多年没有成功。今天,共产党终于实现了孙中山先生的主张,为中国人民开辟了一条无限光明的道路。我非常高兴,非常拥护。这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或许正是冯子明将军向往光明、追寻光明的最好注脚。

他又是一位热心公益的人。

冯子明将军于上世纪二十年代驻防富平,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对地方文化教育事业极为关心。面对战乱频仍、民生凋蔽、教育落后、孩子们上学困难的局面,他多次邀集社会知名人士,共商兴办学校、发展富平文化教育事业的大计。首先扩建富平县立第一高等小学,修建藏书楼;继在连城杨公祠筹建富平第一女子小学,首开富平女孩子上学读书之先河;又在家乡觅子建成明道小学;还在留古镇建立东壁小学。一时间,富平学校如雨后春笋,教育事业蒸蒸日上。不但在富平城乡大受欢迎,入学儿童剧增,而且惠及三原、耀县、临潼、渭南各个邻县,乡亲们纷纷送子弟前来富平就读。将军对民国时期富平教育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是应该写入富平教育志的。

1950年,冯子明把自己在老县城的一所古宅和一部珍藏多年的《四库全书》捐献国家。

1952年,冯子明应邀参加了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以后进入西北军政委员会,在西北文物研究委员会和参事室工作,并先后担任省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1956年,西安市党政号召全市人民义务劳动修建兴庆公园。他首先报名,带头参加义务劳动。由于年老体弱,在劳动中不幸摔倒在地,致使大脑出血。虽然经过医院及时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却成为半身不遂,从此卧床不起。1961年10月,终因病情恶化而辞世,终年72岁。

评判一个人是否杰出,是否高尚,老百姓有一个看似简单却绝对准确的标准,那就是看他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对后世留多少福泽。

据此观之,冯子明将军就是一位杰出的人、一位高尚的人、一位有益于社会的人。

历史一定会记住冯子明将军。

说觅子,疙瘩庙会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让我们先来品读清代光绪年间,举人张子燮撰写的《重修疙瘩庙碑记》:

荆山之北,有高阜焉,自北蜿蜒而来,金定、石川二河盘绕于其下。阜之巅,树木蓊蔚,形势峥嵘,有庙曰显圣大王。创始不知何年,历宋、元、明、清香火不绝,盖以神灵显赫,感应不爽,而祀之有由来也。每年三月初六赛会三日,演戏酬神。父老黄冠而进香,子弟野服而馈馔,喧填社鼓,掩映春旗,洵一时之巨观也。

到底不愧是举人,张子燮先生的碑文用了仅仅百余字,便将人们想要知道的内容悉数囊括,且文采飞扬、词句清丽,将碑文写成了散文,或可于此窥知觅子人才之奇、文风之盛也。

由这通石碑上,我们知道了如下的内容:

其一,疙瘩庙为显圣大王庙,因建于青岗岭的一处高阜(即很高的黄土疙瘩)之上而得其名。

其二,建庙历史久远,虽不可考其年代,但应该在宋代以前。

其三,这里的神明十分灵验,可以说是心诚则灵、有求必应,因而香火旺盛。

其四,这里形势险峻,风景优美,树木葱茏,有山有水,是一处十分幽静的所在。

其五,每年三月初六三天庙会期间,鼓乐喧天,载歌载舞,人山人海,蔚为壮观。进香敬神的场面十分宏大。

关于显圣大王,民间流传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春秋末期的爱国名将伍员;另一种则是指南宋初年的爱国将领吴琳、吴玠二兄弟。由于疙瘩庙会的主要祈祷目的是取水祈雨,而伍员正好死后封为水神,因而显圣大王是伍员的可信度似乎更大。

迎神祈雨的仪式隆重而热闹,由洪水、觅子两个乡镇的二十几个村落组成的“十六社”轮流主办。每社都有自己选出的会长主事,主办社谓之曰“坐水社”。每年农历三月初一,坐水社即选派二人,远赴甘肃省正宁县一个叫做湫头的地方,装盛两瓶上好的泉水,并于三月初六日前起回到北汤房,等候神架前来装水。神架共有两个,一个叫神楼子,一个叫水楼子。上面精心雕刻有显圣大王像,以及神龛、庙宇、亭台楼阁、花鸟虫鱼,造型古朴,图案华丽,气氛神秘,气象庄严。

三月初六这天,彩旗猎猎,锣鼓阵阵,各社的文艺表演队伍从四面八方汇聚坐水社,参加迎神上庙仪式。“锣鼓八仙”是祭祀活动的重头戏,或为幼童装扮,或由木偶表演。在锣鼓梆子一类武乐和箫笛笙管等文乐伴奏下,八仙造型则足踏祥云,手执法器,手舞足蹈,依次上场表演。各社表演的节目不同,各具特色,次第登场,令人目不暇接。如李社的木偶《卖油郎》、木匠杨社的《鸡上架》、绫李沟社的《八仙木偶人》、冯社的《上南坡》、秦河社的《紫金架》等,妙趣横生,美不胜收。

上庙时,由二人各顶一尊神架,一边行走,一边摆动,先到北汤房装水,然后经过南汤房直奔疙瘩庙。大道两旁,由各社八仙锣鼓依次排列。中间则是迎送神架上庙的队伍。队伍最前面,是几十面迎风飘扬的彩旗和阵阵礼炮轰鸣。接下来便是开道锣、仪仗队和吹奏乐队。紧随其后的是二十四条柳棍队,棍上饰有各色花纹图案,上书“国泰民安”、“风调雨顺”、“普降甘霖” 、“五谷丰登”等字样,护卫着神架。最后面的则是武装队伍。人们手执大刀、长矛、土枪、土炮,颇为威武雄壮。武装队伍所到之处,大道两旁的八仙锣鼓又随其后,边走边舞,卷席筒式地行进。队伍走完了,所有人员又汇聚庙上。神架进入山门,登上大殿,八仙锣鼓再次表演,戏剧开唱,祈雨仪式正式开始。

放眼望去,青岗岭的峁峁坎坎上站满层层叠叠的人群,男女老少,成千上万。行进时,呼喇喇大潮涌动;驻足时,黑压压人海一片。形式为迎神,目的是祈雨,其实际表现内容则成为一年一度的民间艺术大展演。

疙瘩庙早年会期仅有三天。后因兴修水利,开掘永寿、永济二渠,又增加两天。1918年,胡景翼将军建成辛亥、丙辰两役死难烈士陵园后,再延长会期两天,以示缅怀纪念,从此会期便成为七天。疙瘩庙过会,不仅规模宏大、市场繁荣,而且组织严密、秩序良好,因而名闻遐迩,遂吸引得各州府县三教九流、农工商旅纷至沓来。前几年,在西安翻阅陕西省古庙会名册,发现疙瘩庙庙会是富平唯一的一家。

庙会以疙瘩庙为中心。山门之内的广场是剧场,周围全是各地风味小吃的摊点,炒菜声、吆喝声、风箱声不绝于耳;东边是道院,那里是善男信女聚集之处,不时传来音韵铿锵、声调起伏的说书声和劝善调;西边是商贸市场,京广杂货一应俱全,男女老少摩肩接踵;山门外十字街口,更显红火热闹。大餐小馆、日用百货、土产特产、农器家具,一街两行,应有尽有。

会场朝南是牲畜市场。这里牛、马、驴、骡成百上千,买卖双方讨价还价,煞是热闹。若是寻上个好主家,牛马则摇头摆尾,欢喜无限。而不满自己遭主人舍弃的犟驴,则高声嘶叫以示抗议。骡子因自身存在生理缺陷,则垂头耷耳,一脸的自卑。再远一点,但见磁器排列如八阵图,木料堆积成小山包。此外,还有耍马戏杂技的、江湖卖艺的、拉着洋片说唱的,使人应接不暇。

听父亲说,疙瘩庙每年还要举行盛大的民间“弱狗躜兔”比赛。有一年,大祖父牵着爱犬参加了这场至少有数百条弱狗参加的竞技比赛,力挫众犬,竟一举夺得头名。这条爱犬的名字叫做“狮子”。我也因为这段历史而自豪了多少年。

1936年,由于官府勾结绅商,向疙瘩庙勒索巨额税金,致使庙会面临中断之虞。恰逢陕西省主席邵力子前往陕北祭扫黄帝陵,正好经由疙瘩庙路过。各社群众遂自发组织拦车告状,之后又到省城西安请愿起诉。迫于强大的群众舆论压力,官府绅商不得不作出让步。税金得以减轻,庙会得以延续。后来,觅子地区群众为了表示对邵力子先生由衷的感激爱戴之情,遂勒石立碑记述其事,以资纪念。

时光老人轻轻一挥手,七八十年又过去了。而今,觅子乡已经撤并划归庄里管辖,成为庄里工业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厂房林立,大道纵横,许多外地企业纷纷入住,呈现出一片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看起来,觅子“龙腾虎跃”的美好希冀,真的要变成现实了。

2013年5月10日于富平南园

文/李问圃   图/编辑/张军良

作者简介

作者:李问圃,陕西富平淡村镇人,生于1946年,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三秦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原富平县文化馆长,《富平人》文化顾问,著有:《李问圃文学艺术作品集》,主编有《古韵钩沉》、《新歌荟萃》、《可爱的富平》等。

(0)

相关推荐

  • 初识庙会

    我是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去赶庙会.由于懵懵懂懂,不太明白这类活动的内容,更由于第一次参加,像是走进了大观园,茫然不知所措.因为有作业要求,所以将第一次的初感记录一下,并分享给朋友们.作业要求组片,由于自 ...

  • 武汉木兰庙会的前世今生:千年传承佛道并存,深得四位皇帝厚爱

    木兰山位于武汉市黄陂区北,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省级风景名胜区和自然保护区.木兰庙会是木兰山传统民俗活动,其历史可上溯至南朝梁武帝天监十四年(515年),至今已有1505年历史.202 ...

  • 大年初一逛十笏园庙会

    时间2019大年初一.地点潍坊十笏园庙会. 走进文化街区,大红灯笼高挂,人群鼎沸. 各路商铺开张,到处弥漫着,节日的气氛. 在关帝庙北,东西一条街,吃玩俱全. 庙前的香火正旺,香客争相购香许愿. 登上 ...

  • 三月十八菠菜会

    --长治老城古庙会知多少?(一) 原创老马原创长治往事2021-04-19 16:58:50 就快到三月十八了,旧时的菠菜会你知道吗? 三月十八菠菜会 --兼说潞州老城庙会知多少? 老人们提起潞州老城 ...

  • 李问圃 | 闲话校长

    闲话校长 文/李问圃 三五好友,数盏清茶,海阔天空,晚年一乐. 一日,在桐荫轩与几位老友相聚,在茶香袅袅中说古道今,相谈甚欢.闲谈间,不知怎么的,却忽然转到了校长这个话题上. 不由想起自己当年母校和后 ...

  • 李问圃 | 赵氏河

    赵氏河 文/李问圃 家乡有一条隐藏于高崖深沟中的神秘小河,那就是赵氏河. 赵氏河以自己的柔性越过一道道坚硬的岩石,一道道厚实的土梁,硬是冲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河床,由西北方跌跌撞撞地奔腾而来.进入富平后, ...

  • 李问圃 | 王如一先生小记

    王如一先生小记 文/李问圃 认识王如一先生是一种缘分. 我和先生的缘分,至少可分为人缘.文缘和地缘三种.前些年,先生定居富平,在书法界引起了不小的响动,自然引起了我的关注.尽管素昧平生,我还是想着有机 ...

  • 李问圃 | 怀念吕威先生

    怀念吕威先生 文/李问圃 吕威先生去世了! 最先通过电话告诉我的是西安文友许方学.尽管吕威先生自去年以来身体一直欠佳,且时好时坏,这一切均在意料之中,但我仍然感觉突然.难过和惋惜. 我和吕威先生是常来 ...

  • 霍去病杀掉李广之子李敢时,汉武帝为什么不管?他是不敢管吗

    霍去病杀掉李广之子李敢时,汉武帝为什么不管,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作为历史上有名的战神,汉朝霍去病一向就以作战骁勇.谋略出奇.战术多变而闻名.而 ...

  • 末帝子李重吉(王重吉)

    ​庚子,殿直楚匡祚上言,监取亳州团练使李重吉至宋州,系於军院.重吉,潞王之长子,及幽於宋州,帝犹以金帛赐之,及闻西师咸叛,方遣使杀之.

  • 刘晓林:在李可染之子李庚画展的开幕致辞

    在李庚先生画展上的即席讲话 刘晓林 应该说我与李庚先生很有缘,我与他的母亲邹佩珠已相识多年. 画画很复杂,同时也很简单.画画同做其他事情一样,有三点绕不过去.即:怎样做?做什么?为什么做?其中,怎样做 ...

  • 李问水:让扬州因文化旅游更精彩

    ■李问水 最近,扬州涌现出两个在长三角乃至全国声誉鹊起的网红打卡景点,一个是新开馆不久的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一个是国内首创的唐诗主题游--瘦西湖"二分明月忆扬州"大型沉浸式夜游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