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封信要从2020年11月2日开始。那一天,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与香港其士建筑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收到由香港机场管理局签发的“C3408香港国际机场新客运大楼和停机坪工程”的中标通知书。这份通知书代表着北京城建集团积极响应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多年深耕港澳市场斩获的集团营销历史上单体合同额最大的项目,也是集团在机场建设领域实力和地位的综合体现。
北京城建紧跟国家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充分把握大型国际竞标项目建设机遇,在国内与国际两大市场中,先后中标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等机场项目、马尔代夫国际机场、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孟加拉希莱特奥斯玛尼国际机场扩建项目,在机场产品打造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北京城建带着机场产品的建设经验来到了香港,于是香港这颗东方明珠与北京城建开始了一场关于机场建设的故事。2020年11月8日,第一批10人先遣组抵港。8个月间,200人的建设团队陆续在香港集结,他们有来自内陆的、也有在香港招聘的员工。故事的开端有些仓促,北京城建短期内调配了大量的优秀机场建设人才赴港。城建香港团队在没有营地的特别行政区解决200余人的衣食住行问题,在快速熟悉港澳区域市场特点的基础上将集团与香港当地的现有资源、管理经验和技术优势充分结合。这个团队的每一步都是在学习与探索中实践,在前进与磨合中蜕变,在奋斗与执着中成长。香港给人留下的印象是现代感十足的购物天堂。这里寸土寸金,摩天建筑高耸入云、鳞次栉比,人们走在街上的每一次抬头望天都是坐井观天的角度。香港长久以来都是各处游客旅游的首选,这里有迪士尼和免税店,更多是历史赋予人们的好奇与向往。这个让无数人向往的天堂现在成了香港团队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当我们不再以游客的身份穿行在大街小巷的时候,似乎也没有游客那般悠闲的心态去记录风土人情。如今的香港团队是带着另一种身份、另一种信念停泊在这里的——北京城建在香港的建设者。第一批先遣组刚到香港,经过隔离、三次搬家,终于把机管局办公室作为临时办公场所短暂停歇。去香港不算出境,对于这位历史的故人,大家在对香港繁华大都市无限的幻想中抵达,又在满兜揣着纸币和钢镚儿的现实中幻灭。习惯了北京各种电子支付和快递送货上门的我们,开始重拾花式各异的港币和实体店采购的乐趣。香港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工作和生活的体验。在外埠做项目的传统画面是这样的:营地在城建绿的围挡里,透过活动板房的窗户看到繁忙的作业现场,办公室和寝室也只隔着“一嗓子”的距离,人们每天在这个营地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香港干项目,不同于传统的“家”一样的营地概念。我们住的地方位于离项目半小时距离的市郊,项目位于岛上,按照当地要求员工不能留宿现场。于是,每天我们有着海陆不同的通勤方式。陆上通勤车分为三班,早8点将分布于映湾园、东堤湾畔、蓝天海岸、石榴铺村、石门甲村的城建建设者分别准时送到三个办公地点,晚18:45把正常下班的同事安全送回家。很多时候工作真的多到干不完,很多同事把下班时间调到晚21:30,也确实不能再晚了,不然没有班车回家。去施工现场需要在办公室门前渡口乘半小时的轮船抵达。尽管公共交通和通勤车让家到办公区之间不存在距离感,但人员分散使得项目人员管理难度增加;且无论是岛外办公区还是岛上施工现场,没有足够的后勤保障,使得200多人吃饭成了大问题。在工作日我们全靠吃外卖生活,当然也想念家的味道,于是周末就修炼厨艺以缓乡愁。从疫情爆发到防疫成为常态,好像我们还没来得及从2020年的春节抽出身来,2021年就已过去一半了。时间都去哪儿了?来香港快一年了,我们每天都在忙碌。面对项目初期庞大的工作量,各部门根据人员安排和工作交流,依照香港工作惯例进行了“A/B班”的排班工作。随着工作的开展每当有新员工加入,即便人力资源每次都及时更新AB班的排班表,我们也几乎没有点开过。也想过在周六睡个懒觉,但每次都被梦里的工作吵醒。也想努力试着继续睡去,但最后又出现在办公现场。哪有什么基建狂魔呢?无非是夜以继日的奋斗而已。香港的疫情比内陆严峻很多,项目严格落实防疫工作,我们坚持每天进出办公室量体温,每两周固定进行核酸检测确保零感染,同时周末选择人流量少的地方活动。在工作和防疫的双重压力下,我们有了属于香港项目的“非常6 1”。这就是香港项目的一周日常,也是我们从冬至夏的每一天。香港给了北京城建全新且复杂的市场环境,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首要的挑战就是必须高要求、高标准地履约合同。项目设计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香港市场的平均水平,在香港市场资源、现有技术和人力储备都难以满足机场建设的前提下,北京城建集团引入国内已有的先进施工方法和设计理念,在汲取香港市场现有的先进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同时与业主相互适应,优势互补。此外,我们还面临着与众多标段的界面划分问题。本着成就客户的原则,认真了解业主需求,提供面面俱到、事无巨细的全方位“保姆式”管理。还需要对新的工法进行研究,比如屋面提升滑移等等,我们需要反复地模拟、验证和规划,确保实施过程中零偏差、零失误。我们还要与业主新的管理方式磨合,满足业主从开工至今不断更新的设计和要求,一遍遍更改模型、更新施工方案、重新测算成本……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将项目根据计划分解为不同的里程碑节点,每个节点上加载着相应的付款比例,每一个节点又涵盖着不同的里程碑事件,从项目全局上有计划地推进,保证了业主需求。同时,在付款上采用IPS(Interim payment schedule)计划比例付款。以结果导向管理并检验项目承包商的同时,更好地保证自身利益。在相应成本中心的节点事件未达成的前提下工程款即刻停滞于上一个已完节点,有效地将压力传递至承包商,同时业主也根据承包商重点事件的完成情况鉴定承包商能力。在香港的日子一天天过去,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感受就是两地思维模式的不同。北京城建作为进驻香港的新公司,在打开市场并让市场接纳我们这件事上也是长久的攻坚战。无论是业主还是北京城建,各自团队都由来自内陆、香港本地以及其它国家的人员组成。在语言、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都需要新的磨合。这需要我们无论对外还是对内都投入更多的沟通成本,促进各方达成共识。所以在项目前期从沟通、设计、文件筹备、建立互信等等方面都给了北京城建诸多新的挑战。在项目团队攻坚克难中,挑战一一破解,一年的努力,为后续工作推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香港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学习氛围和难得的提升机遇。抵达香港的时候正值冬天,那时候昼短夜长,下班时间已经是霓灯初上,如今下班时间则是烈日当头,然而回家的路依旧是路灯拉长的影子伴着自己,听着蛙叫虫鸣。在国外干惯项目都把宿舍叫做家。回到家,室友正在背单词,这是她们从三月份就开始的团队作战计划。从单词到短语到句子,从强制性听写到工作群强制打卡到学习成为习惯;只要经过了这一段拉扯撕裂期,就可以看到乌云背后的幸福战线了。除了团队组织的英语学习,年初两个月的每周六下午,项目还组织了两小时广东话学习,如今我们理解外加连蒙带猜也能把广东话听个大概了。记得抵港的第二天下午参与业主组织的与另一标段的界面交接会。两个小时的会议,一个小时在说广东话,只听懂了一个词:风吹雨打,甚至连吹什么打什么都不知道。各种外语闯荡国际市场的我们第一次感到弱小且无助。两个月的粤语学习极大提升了项目团队粤语会话能力,粤语老师给我们穿插讲解香港本土文化以及当地项目安全管理的小常识也让我们增加了对香港的了解,提升了对在香港干工程的认识。六月的香港热到只能靠空调续命,室外的炙烤让人望而却步,但是并没能挡住身边的同事们去现场工作。项目团队从今年3月1日接手第一个地块后,测量、隧道、塔台、机场设施、机电、采购等14个团队陆续奔赴现场工作面。于是雨天的泥泞、热天的暴晒、桑拿天的湿气、难以预测的大风开始轮番挑战我们身体的极限,在挑战中摸索前行,在香港的每一天我们都在努力。八个月来,从冬天到夏天,时间就在季节的交替中悄悄的走着,儿时盼望能看海,如今透过办公室的百叶窗就隐隐可见了。在项目过去的六分之一工期里,于业主,各对应板块积极交流,明确业主需求,力争每一份文件都完成到最佳。于内部,各板块相互协作,尽管方法各异,但确保方向一致。于自身,时刻保持学习的态度,让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都得以提升。八个月来,从香港本土同事接纳用微信作为常用交流工具到我们也习惯点滴都采用邮件传递;从哄骗香港本土同事吃辣椒到自身接受各种甜味食物。尽管同是中国人,我们确实说着不同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外加来自世界各地的队友,在不同的文化交织中,我们用不同的语言开始诠释同一个目标——建设一个高质量的香港机场,让北京城建负责的标段成为三跑项目群中的标志。八个月来,对于项目实施,我们坚持以结果为导向。香港团队在一轮轮的文件修正与提交后,在实体工程未开工的前提下完成超5亿港币的产值,为后续实体工程的展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于分包采购,在最初各分包商抱团竞标的局面下,商务经过一轮轮的沟通与比较,技术人员一次次的现场考察与分析,面对近百家分包商,我们寻找突破口,击溃分包抱团的局面,让报价回归到市场水平,掌握了香港本土大量分包资源,在预算紧的前提下完成了钢结构、幕墙、吊顶、机电等大部分的招采工作。对于团队组建,由于香港人才稀缺竞争激烈而公司初来乍到,招人举步维艰,到8个月后的今天搭建起这个200余人的前方队伍,甚至有香港本地行业内的专家加入到我们的团队,我们的方阵在一天天的壮大,我们的能力也在一天天的强大;同时我们在联合体合作模式下打通了联合体之间的业务流程,使BCJV内部力往一处使,形成了各方合力。
回望刚来香港的时候,当初从酒店窗户眺望可见的挖掘现场,如今已经分不清属于哪一个标段,我们也很荣幸置身其中。香港机场项目让北京城建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身体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当我们第一次目睹项目现场:在各种机械设备编织的机场岛的东侧是我们挥洒汗水的地方。看着远处港珠澳大桥,让天堑变通途成为现实。我们也想象着四年后建成的香港机场,眼前的景象一定是足够让我们喜极而泣的自豪。我们期待着未来,香港机场项目团队会努力走好每一步,脚踏实地,走向未来。
▲点击播放北京城建宣传片《国匠》(3分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