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事儿丨魏传芳:读书,爱父
晚上睡觉前,女儿抱着我刚给她买来的新绘本《我爸爸》,欢喜地来到卧室,并嚷着:“妈妈,快来看,爸爸的头发好像扫帚。”
我俩坐在床上一起看起了绘本《我爸爸》。
“妈妈,这个爸爸敢和大力士摔跤,还是个舞蹈家、歌唱家,这个爸爸真是棒极了!”女儿羡慕地说。
我趁机说:“你的爸爸也很棒,他也很爱你呦!”
“爸爸不爱我!”
“为什么?”我惊讶地问。
“爸爸不陪我玩,不给我买好吃的,所以他不爱我!”
我顿时无语。想一想,我的丈夫用心工作,忙于应酬,乐于钓鱼,沉浸于研究美食,的确很少与女儿玩耍。
俗话说“七岁八岁狗也嫌”,女儿正处于“狗嫌人不待见”的年龄。女儿的不听话总会使我俩暴跳如雷,丈夫更会向她大声呵斥。怪不得女儿会这样说。
我耐着性子说:“妈妈给你讲小时候的故事吧!”
女儿高兴地说:“好啊,我最喜欢听小时候的事情了,妈妈,你真是武林第一美人。”
我耐心地给她讲“相机的来历”:“爸爸在你未满月时,不远百里去济南买了相机,你儿时精彩的瞬间都是用那台相机拍摄下来的……”
女儿听着故事,忽而欢笑,忽而拍手,让我不停地讲,反复地讲,一会儿,女儿听着故事,满足地睡着了。
不知过了多久,丈夫带着满身的酒气回来了。他见女儿睡着了,一条腿还倔强地伸在被外,赶紧给她盖好被,并在她的额头上亲吻了一下,且醉意朦胧的问:“家好的书买了吗?”
“买了,她还自选了三本。”我随手从床头柜上把书递给他看。
丈夫翻看了几页,皱着眉头说:“你怎么给孩子买这种书?全是画,没几个字。”
我说:“看绘本,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挺好的。”
“是,看书总比不看好。”丈夫嘟囔着。
我又讲了女儿看完绘本后对他的评价:“爸爸不陪我玩,爸爸不给我买好吃的,爸爸不爱我!”
丈夫听后愤怒地说:“这个小白眼狼。”
我笑着说:“别生气,孩子这样说也有一定的道理,我们总是忙这忙那,唯独忽略了孩子。我们再不陪她玩,她就长大了,就不需要我们陪伴了,孩子的童年很短暂!”
丈夫沉思着,“对啊,我们得改改了,要陪我们的小棉袄快乐地长大。”不一会儿,丈夫微弱的鼾声响起来了。
伴着丈夫的呼噜声,我却难以入眠,想起了我的爸爸。
在我的心目中,我爸爸是了不起的。
在他们那个特殊的年代,我爸爸因为成分、家庭等问题,毅然放下他心爱的书本,离开校园,扛起锄头,投身那片土地!
我爸爸是一位很严厉的人。我那年大约九岁,就被强迫下地干活。我不喜欢收麦子,因为一到麦收季节,我浑身就起红疙瘩;我不喜欢收玉米,因为那锋利的玉米叶,总会令我的脸上、胳膊上出现一道道红痕。
我抱怨过,“为什么别人的爸爸让孩子自由玩耍,而我的爸爸却总是让我干农活?”直到今天,我才明白爸爸的良苦用心。
那时地多人少,爸爸、妈妈无力照管我,只能用这种特殊的方式,让我远离深井,远离黄河水,远离一切危险。
我爸爸还是一名故事大王呢!儿时没有电视的陪伴,更没有现在很普遍的智能手机、电脑了,但是爸爸讲的精彩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计”“诸葛亮吊孝,气死周瑜”,还有水泊梁山一百单八将……)却早已驱走了我干农活的劳累和厌烦。
眼观当今社会,多少父母忙于工作,忙于应酬,忙于刷屏;眼观当下,有多少留守儿童,有多少自闭症儿童,有多少问题孩子!父母的陪伴已然成了一种奢侈品。现在回想,我的童年是幸福的,一路有爸爸的陪伴!
每次回济南探望父母的前一晚,我就激动得难以入眠。每次回到家,我也帮不上什么忙,但爸爸总是乐呵呵的,并不停地叮嘱妈妈:“做菜少放盐,传芳不喜欢吃咸。”妈妈笑着说:“你爸的嘴变得可勤快了。”爸爸也笑着说:“要不是腿不好,我不用你做,你做的不如我做的好吃。”看着老两口拌嘴,我心里暖暖的。
我来到厨房打下手:“妈,这两个菜别做了,就我们四个人,您都摆了一大桌子了,吃不了。”妈妈立刻严肃地说:“不行,必须炒上,如果我不做,你走后,你爸爸会责备我的。”“你爸常对我说你上班忙,平时也吃不好,回到家要好好吃饭。”听了这话,我心里突然有一种刺痛感,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
如今我每次最难过的瞬间,就是爸爸恋恋不舍地送我回乐陵的那一刻。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想起台湾作家龙应台所悟:“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目送她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她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她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这就是我爸爸,即使我已长大,即使我已成家,即使我已为人母,他还那样——对我的关爱丝毫不减。
在乐陵,我加入了教师读书会,真正爱上了读书。今晚陪女儿读《我爸爸》,却让我更加爱我的老父亲。
感恩父亲的用爱养育,感恩生活中有书相伴。
荐稿人:吴健(山东省乐陵市教体局教研室副主任兼小学语文、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荐稿单位:乐陵教师读书会
作者单位:乐陵大孙乡中心小学
■作者:魏传芳 ■编辑:王晓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