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那些已经远去的童年乐趣——刨“地牯牛”
刨“地牯牛”
偶然看见帖子里有朋友谈到“地牯牛”的话题,记忆一下子就被拉到了以前。当然,“顾名”不可“思义”。“地牯牛”的的确确和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之所以这样叫它,大约是因为它长了一对较大的颚齿,看起来像是牛角吧。
那些年,正是由于物资的匮乏,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变成玩具,哪怕是一片叶子,抑或是一只昆虫。一般情况下,在墙角下,或者是石岩底,那些浮土较多的地方,总会见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锥形的小窝窝,这就是“地牯牛”了。窝窝的大小直接形象地代表了“地牯牛”的大小。
实际上,“地牯牛”有一个大气的学名,叫“蚁狮”,当然也有人叫它“倒推车”。其体型大如麦粒,个头最大者也不会超过一厘米。外观上看,略像蜘蛛,但比蜘蛛亲善许多。头小,有一对大颚,最为神奇的,是它的前进是依靠倒退来实现的,这也就“倒推牛”的由来。它会在浮土上一边旋转一边向下钻,在沙上作成一个漏斗状的“陷阱”,自己则躲在漏斗最底端的沙子下面,并用大颚把沙子往外弹抛,使得漏斗周围平滑陡峭。当蚂蚁或小虫爬入“陷阱”时,因沙子松动而滑下,“地牯牛”会不断向外弹抛沙子,使受害者被流沙推进中心,然后就用大颚将猎物钳住,并拖进沙里将它吃掉。
这种小昆虫表皮较厚,难以用手掐破,生命力比较顽强。大人们说,这种昆虫可以治疗禽类的消化不良,效果极好。家禽吃了“地牯牛”之后,“地牯牛”不会马上死掉,还会在家禽的胃里继续折腾,疏通肠道。作为小孩的我们深信不疑。于是,捉“地牯牛”由一个游戏变成了一件可以为家里做出贡献的任务。
首先就选定墙角或者石岩下浮土上的小窝窝。然而直接用手去捉“地牯牛”是比较有难度的,要用一根小草棍子,或者极细的叶柄也可,屏气凝神,睁大双眼,对准窝窝的最低端轻轻一刺……记忆中,还要唱口诀之类的歌谣,但现在一句也不记得了……受到刺激的“地牯牛”马上就动,浮土立即就表现出“地牯牛”在下面的动向。看准后,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道,往“地牯牛”动的方向一捏,马上手到擒来。抓住后的“地牯牛”放在手心,它会装死,开始一动也不动。两分钟之后,它会翻过身来,开始倒退着爬行,弄得手心痒痒的。不大一会就可以捉住好几十只,拿回家,往鸡舍里一扔,马上就会被抢食得干干净净。
已经多年没有再关心墙角石岩处是否还有那些圆锥形的小窝窝,更没有看见过“地牯牛”。这些童年的记忆,大约是越来越远,远到可能只有在泛黄的书籍里,才能看到它们越来越模糊的影子。
2011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