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那些已经远去的童年乐趣——刨“地牯牛”

刨“地牯牛”

偶然看见帖子里有朋友谈到“地牯牛”的话题,记忆一下子就被拉到了以前。当然,“顾名”不可“思义”。“地牯牛”的的确确和牛一点关系也没有。我们之所以这样叫它,大约是因为它长了一对较大的颚齿,看起来像是牛角吧。

那些年,正是由于物资的匮乏,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变成玩具,哪怕是一片叶子,抑或是一只昆虫。一般情况下,在墙角下,或者是石岩底,那些浮土较多的地方,总会见到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圆锥形的小窝窝,这就是“地牯牛”了。窝窝的大小直接形象地代表了“地牯牛”的大小。

实际上,“地牯牛”有一个大气的学名,叫“蚁狮”,当然也有人叫它“倒推车”。其体型大如麦粒,个头最大者也不会超过一厘米。外观上看,略像蜘蛛,但比蜘蛛亲善许多。头小,有一对大颚,最为神奇的,是它的前进是依靠倒退来实现的,这也就“倒推牛”的由来。它会在浮土上一边旋转一边向下钻,在沙上作成一个漏斗状的“陷阱”,自己则躲在漏斗最底端的沙子下面,并用大颚把沙子往外弹抛,使得漏斗周围平滑陡峭。当蚂蚁或小虫爬入“陷阱”时,因沙子松动而滑下,“地牯牛”会不断向外弹抛沙子,使受害者被流沙推进中心,然后就用大颚将猎物钳住,并拖进沙里将它吃掉。

这种小昆虫表皮较厚,难以用手掐破,生命力比较顽强。大人们说,这种昆虫可以治疗禽类的消化不良,效果极好。家禽吃了“地牯牛”之后,“地牯牛”不会马上死掉,还会在家禽的胃里继续折腾,疏通肠道。作为小孩的我们深信不疑。于是,捉“地牯牛”由一个游戏变成了一件可以为家里做出贡献的任务。

首先就选定墙角或者石岩下浮土上的小窝窝。然而直接用手去捉“地牯牛”是比较有难度的,要用一根小草棍子,或者极细的叶柄也可,屏气凝神,睁大双眼,对准窝窝的最低端轻轻一刺……记忆中,还要唱口诀之类的歌谣,但现在一句也不记得了……受到刺激的“地牯牛”马上就动,浮土立即就表现出“地牯牛”在下面的动向。看准后,右手拇指和食指一道,往“地牯牛”动的方向一捏,马上手到擒来。抓住后的“地牯牛”放在手心,它会装死,开始一动也不动。两分钟之后,它会翻过身来,开始倒退着爬行,弄得手心痒痒的。不大一会就可以捉住好几十只,拿回家,往鸡舍里一扔,马上就会被抢食得干干净净。

已经多年没有再关心墙角石岩处是否还有那些圆锥形的小窝窝,更没有看见过“地牯牛”。这些童年的记忆,大约是越来越远,远到可能只有在泛黄的书籍里,才能看到它们越来越模糊的影子。

2011年8月

(0)

相关推荐

  • 【望安山文学】郑信平||山和尚(散文)

    山和尚 作者:郑信平     主编:非    鱼 和尚,是佛教用语,是对出家僧人的尊称.但我们平常的口语当中,感觉称呼出家人为和尚,似有不敬的意思.其实,这是理解的错误,由此导致了普遍的误解,如说某人 ...

  • (启书原创)一种远去的风景,在记忆中慢慢老去——油灯岁月

    油灯岁月 很多时候,我脑海里都会浮现出一家人围坐在灯前各行其是的情形.我会徜徉在文学作品的世界里,父母一般会翻阅我的连环画,祖父躲在灯影里抽旱烟,祖母却坐在马扎上,一遍又一遍地翻看那本虽然只有十多页却 ...

  • (启书原创)回首往昔,记忆中童年的芭茅花,你可曾记得吗?

    芭茅飞絮 汽车穿过山峦,窗外一片苍绿中间夹杂着闪闪雪白,这就是芭茅了. 在这片川东盆地的土地上,这种葱绿而茂盛的丛生锯齿叶青草遍布各处,占据了山头山脚抑或悬崖水边.对于山区而言,这是一种再也平凡不过的 ...

  • (启书原创)低调淡雅的花朵,留存童年最无邪的念想——蚕豆花开

    蚕豆花开 清明前夕,蚕豆花就开始逐一静静的开.这平凡的花朵,曾经是童年记忆里一抹难以释怀的颜色. 家乡的蚕豆一般不是连片种植.总是和豌豆间杂在一起.两种植物有一种说不出的默契,总是一起张叶.一起开花. ...

  • (启书原创)童年中走过的猎枪……还有野兔野鸡等美味

    怀中抱月 近次回乡,映入眼帘的,是繁华的经济冲淡了山水清丽的农村,而凋敝的农村又滋长了植被的蔓延,许多田地撂荒,野兔在草丛肆无忌惮地上蹿下跳,野鸡在路边优哉游哉底左摇右摆,一派生态平衡.自然和谐.不由 ...

  • (启书原创)记录童年的艰辛与欢乐——挖“麻药子”

    挖"麻药子" 路边菜地里,恍然看见几棵似曾相识的幼苗,颜色青绿,一茎三叶.儿时的记忆一下就被牵引起来--这几棵幼苗就是"麻药子"了!小时候我拿着小铲在小麦收割后 ...

  • (启书原创)史上首篇《蛴蟆节赋》,点亮那渐远的童年

    蛴蟆节赋   孟春岁首,瑞风清清, 月圆十四,玉盘茕茕. 良宵既到,炮竹振振, 华盏初夜,波光粼粼. 秧歌先闹,高跷后行, 长龙共舞,小儿牵灯. 美酒通烛,月光辉映, 别开生面,西路独盛. 缘起明末西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时蔬——吃嫩包谷

    吃嫩包谷 好不容易等到包谷焉须,夏天就这样悄悄地到来. 于是,就悄悄地拨开玉米外面绿色的外壳,非常小心地,就只是剥开一条缝隙.一层一层的,终于见到了里面的包谷粒,用指甲一钉,破壳后,就会流出浆水.如果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西充——化凤金晖

    化凤金晖 穿过喧嚣城市中心,却有一山高峙,一百八十三级石阶顶端,便是安汉楼.这座仿古门楼前额,赫然镌刻着中国书协沈鹏主席题写的"化凤山森林公园"五个镏金大字. 上次到此,已经是多年 ...

  • (启书原创)今日文章说手艺——稻草蒲鞋

    即将消失的民间技艺 稻草蒲鞋 这一双蒲草鞋终于摆在了面前,我仔细端详,这简直就是一件巧夺天工的艺术品啊!细细密密的蒲草鞋底经纬纵横,鞋底里还可以感觉到有铁丝骨架,周遭是用竹丝做的鞋帮,钉上几条牛皮带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