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10篇(原文译文)
诗经-颂-周颂·清庙之什10篇(原文译文)
周颂·清庙之什
清庙 维天之命 维清 烈文 天作 昊天有成命 我将 时迈 执竞 思文
清庙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於穆清庙,肃雍显相。
济济多士,秉文之德。
对越在天,骏奔走在庙。
不显不承,无射于人斯!
【注释】
清庙:太庙,帝王的宗庙。
显相:光明有德者参加助祭。
文之德:指礼乐教化之德。
对越:答谢颂扬。
骏:迅速。
射〔yì〕:借为“斁”,厌倦。
【翻译】
庄严肃穆的太庙中,助祭诸公雍容光耀。众多士人济济一堂,共同秉持礼乐之德。答谢颂扬天上先祖,迅速奔走在宗庙中。荣显其德承顺其志,不会为人厌倦抛弃。
【解读】
《清庙》是《颂》的首章诗,这首诗呈现的周王室对先祖神灵的宗庙祭祀活动。《毛诗序》认为诗中所写是“祀文王也”,乃“周公既成洛邑,朝诸侯,率以祀文王焉”。《鲁诗》亦云:“周公咏文王之德而作《清庙》,建为颂首”。本诗仅一章八句,诗句中充斥着王族祭祀庄严肃穆的氛围和虔诚自勉的意味。
维天之命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维天之命,于穆不已。
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假以溢我,我其收之。
骏惠我文王,曾孙笃之。
【注释】
假以溢我:假,通“嘉”,美好。溢,审慎,一说盈溢。
骏惠:极力遵从。
【翻译】
来自上天之诏命,庄严肃穆无止尽。呜呼光明又荣显,文王美德极纯正。嘉美之道以戒慎,我将其意皆收纳。极力遵循文王道,后代子孙笃实行。
【解读】
《维天之命》是一首颂扬文王之德的短诗。《毛诗序》言此诗是“大平告文王也”。朱熹《诗集传》亦云:“此亦祭文王之诗”。全诗仅一章八句,前四句借天命之名溢美文王光显纯正的德行,后四句则借文王庇荫之辞表达后世子孙遵从效法文王圣道的决心。全诗言简意赅,语意精粹。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
维清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注释】
缉熙:光明。
典:法度,规章。
肇禋〔yīn〕:肇,开始。禋,一种祭天仪式。
祯〔zhēn〕:吉祥。
【翻译】
清朗而又光明,是文王的法典。开始祭天禋祀,迄今运用有成,这是周朝之吉。
【解读】
《维清》是一首歌咏文王之道的诗歌。《毛诗序》解读此诗主旨为“奏象舞也”,郑玄《笺注》则补充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这一说法将此诗与武王征伐之制联系在一起。全诗仅有一章五句,诗中对文王创制的国家法典制度既有直接称颂,也有通过后代子孙运用有成的实践效果进行的间接礼赞。
烈文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注释】
烈文辟〔bì〕公:烈文,光明而有文德。辟公,诸侯。
锡兹祉〔zhǐ〕福:锡,同“赐”。祉,福。
封靡:巨大的损害。
戎:大。
继序其皇:继序,继承,承袭。皇,美好。
不: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通“丕”,大。
百辟〔bì〕其刑:百辟,诸侯。刑,通“型”,效法。
【翻译】
诸侯光明有文德,赐予这些福和禄。对我惠爱无疆际,子孙后代享安宁。对你国邦莫大害,仅将周王来尊崇。周王念此大功勋,诏令承袭善祖业。莫与他人起纷争,四方各国承训导。德行崇高极显耀,诸侯群集来效法。呜呼先王永不忘!
【解读】
《烈文》是一首对周代先王事功德业的颂歌。《毛诗序》判定此诗之旨为“成王即政,诸侯助祭也”。根据周礼,在武王征伐过程中助战的诸侯,不仅可受到周王的分封,同时也享有在王室宗庙祭祀活动中助祭的特权。此诗以周王的口吻,对助周平定天下、安抚一方的有德诸侯予以了褒扬和嘉勉,也追述了周朝历代先王的文治武功,含有警诫自勉之意。
天作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注释】
荒:增长,扩大。
康:安定。
夷之行〔háng〕:夷,平坦。行,道路。
【翻译】
上天创造高山,太王开拓垦治。他经营治理后,文王使之安定。他去往岐山地,岐有平坦道路,子孙长久保持。
【解读】
《国语·周语》中有言:“周之兴也,鸑鷟鸣于岐山。”对于周人来说,岐山可谓是其兴起的一方圣地。《天作》这首短颂,描写的正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率领部族从豳地迁往岐山周原,文王姬昌进一步发展壮大周部族实力这一段史实。诗中以太王“荒”高山和文王通“夷行”,寥寥数笔勾勒出二人对周王朝创立的奠基性作用。
昊天有成命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注释】
二后:指周文王与周武王。
基命宥〔yòu〕密:基命,开始信顺天命。一说谋划政命。宥密,仁厚宁静。
缉熙:光明。
单:通“殚”,竭尽。
肆:巩固。
【翻译】
上天有既定之命,文武二王接受它。成王不敢图康宁,朝夕开始信天命,存心仁厚而宁静。哎呀德行多光明,他的心力都竭尽,巩固平定此天下。
【解读】
《昊天有成命》一诗,赞颂了周成王上继文武二王之基业,以宽厚仁静之德勤勉治国之事。《毛诗序》由于认定《周颂》无成王之后的作品,故称此诗旨为“郊祀天地也”。朱熹《诗集传》则曰:“此诗多道成王之德,疑祀成王诗也”,此“祭祀成王”说也得到姚际恒、方玉润等学者赞同,成为后世对此诗主流的解说观点。
我将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注释】
我将我享:将,供养,奉献。享,进献祭品。
右:通“佑”,后同。
仪式刑:仪式,善于运用,一说取法。刑,通“型”,效法。
嘏〔jiǎ〕:伟大。一说受福。
飨:享用祭品。
于时:于是,时通“是”。
【翻译】
我所供奉进献祭品,不但有羊还有那牛,以此祈求上天保佑。善用效法文王法度,日渐平定天下四方。文王之德崇高伟大,敬请享祭赐予佑助。我在多少朝朝暮暮,敬畏上天威严之德,以求能够庇佑于我。
【解读】
《大武》是一首歌咏武王伐纣功绩的军阵乐舞,原作于武王伐殷成功后祭告宗庙之时,当时只有三成,这首《我将》即是其中一成。此诗表现的是周武王以文王为号令,在盟津与八百多诸侯会集誓师之事。《毛诗序》称此诗为“祀文王于明堂也”,乃武王在出发前祭祀文王之意。本诗共一章十句,寥寥数笔凸显出武王上承文王之志而奋发图强的坚定决心。
时迈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注释】
时迈:按时巡行。一说“迈”指众多。
子:以之为子,意即成为天子。
右序:佑助理顺。右,通“佑”。
震叠:惊动,恐惧。叠,通“慑”。
怀柔:招致并安抚。
允王维后:允,诚然,确实。后,君王。
式序在位:合理安排贤才职事。
戢〔jí〕:收藏。
櫜〔gāo〕:用袋子收纳。
肆于时夏:肆,陈述,一说施行。时,通“是”。夏,乐名,一说天下。
【翻译】
按时巡行其国家,上天以他为己子。实能佑助理周事,声势威震于四海,没有人能不慑服。招致安抚百神灵,祭祀黄河与高山。诚然周王是君主。光明昭彰此周朝,合理安排贤者位。收藏盾牌和长戈,弓箭收纳入袋中。我求美好之品德,陈述在这《夏》乐中。诚然周王能保持。
【解读】
颂诗皆是庙堂之上演奏的乐曲。这首《时迈》的主旨,《毛诗序》概括为“巡守告祭柴望也”,郑玄《笺注》进一步解释说“巡守告祭者,天子巡行邦国,至于方岳之下而封禅也”。这首诗纯用赋法,描写了周武王上承天命成为天子,以威德慑服四国的武功,还包括大功告成后祭祀百神、封禅山川、任用贤良、平息干戈的文治,末三句则以礼乐之名表达对周王保有祖业、培养善德的美好祝福。
执竞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执竞武王,无竞维烈。不显成康,上帝是皇。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
钟鼓喤喤,磬莞将将,降福穰穰。降福简简,威仪反反。既醉既饱,福禄来反。
【注释】
执竞:执持强盛之道。
无竞维烈:无,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无竞”指无争。烈,功业。
不显成康:不,语气助词,无实义;一说通“丕”,大。成康,周成王和周康王。
皇:美好。
奄:覆盖,谓尽皆。
斤斤:明察。
喤喤〔huáng huáng〕:钟鼓声洪亮而和谐。
磬筦将将〔qiāng qiāng〕:筦,同“管”,竹管制的乐器。将将,乐器合奏声。
穰穰〔rǎng rǎng〕:丰足,盛多。
简简:盛大貌。
反反:慎重和善貌。
反:回来,到来。
【翻译】
武王执持强国道,国家强盛建功勋。光显成康二王业,上天赐予嘉美福。从那成康二王起,四方天下尽拥有,明察诸事显贤德。钟鼓敲击声和谐,磬筦演奏乐齐鸣,上天降福真丰足。上天降福极盛大,威仪慎重而和善。既已醉酒已饱食,福分利禄全到来。
【解读】
《执竞》是一首表现宴享祭祀周代先王的诗歌,所涉及的祭祀对象除了有武王,还有成、康二王。《毛诗序》言此诗乃“祀武王也”,此说得到欧阳修、朱熹等人的补充完善,提出诗意实为合祭三王。
全诗共一章十四句,诗人从赞颂武王强国有方起句,继写成康二王继承并光显祖业,使得周朝得到上天赐福而能繁荣安定。诗中对钟鼓、磬筦等乐器演奏的场面进行了刻画,从侧面烘托了当时雍容和乐的祭享氛围。
思文
所属分类:周颂·清庙之什
思文后稷,克配彼天。立我烝民,莫菲尔极。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
【注释】
文:具有文德。
烝民:众民,百姓。
极:中正之道。
来牟:小麦和大麦。
率育:遵循生养民众之道。
疆:划分田界。
陈常于时夏:陈常于时夏:陈常,陈述常久功业,一说推广常道。时,通“是”。夏,乐名。
【翻译】
追思后稷之文德,堪能匹配那上天。养我万千之子民,无不依你得中道。小麦大麦留给我,天命遵循育民道。土地不必分界限,陈述常功于《夏》乐。
【解读】
《思文》是一首祭祀赞颂后稷的诗章,《毛诗序》亦以“后稷配天”四字概括此诗主旨。后稷是周人的始祖,也因其发明耕种之法而被后世尊为“农神”,在《大雅·生民》一诗中曾对他的事迹功德有过详细描述。这首诗仅一章八句,诗人深情地追思了后稷创造农耕、养育万民的文德功业,“无此疆尔界”之说也体现了周朝“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的大一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