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北平先生诗歌选之二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游凤凰城
凤凰城里数风流,浪碧沱江泛扁舟。
九景首推喧闹市,小街还看聚人头。
万名塔下梧桐树,两岸桥边吊脚楼。
窗友情怀凭此寄,一壶老酒庆同游。
建场60周年上海老知青重游八里湖随感(二首)
其一
前度刘郎今又来,一蓑烟雨梦萦怀。
石头咀上居茅屋,蜡烛湖边放竹排。
足迹千寻成幻渺,征衣一抹尽尘埃。
依稀不辩归时路,十里荷塘别样开。
其二
湖水悠悠江水流,逆行千里到蕲州。
书生高唱旌旗奋,剑气低吟岁月稠。
建设燃情情胜火,耕耘励志志相投。
荒芜垦处芳华盛,贡献青春为国谋。
八里湖吟(组诗)
八里湖农场自1958年5月18日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距今已有60年了。60年,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开拓进取,把一个虰螺密布、瘟疫肆虐的荒芜之地改造成为百业兴旺、山青水秀的鱼米之乡;60年,是为一个甲子,沧海桑田,岁月轮回,令多少英雄豪杰仁人志士慷慨悲歌,壮心不已!这里以五言诗的形式,攫取八里湖农场内的若干个地名吟诗十一首表示纪念。
滥泥滩
小小滥泥滩,江河汇水湾。
纵横七八里,零落几村烟。(注)
一部建场史,万千创业篇。
滔滔人海战,赢得米粮川。
注:有民谣“八里湖,七里滩,走过五里到驿关”之说,驿关即古城蕲州驿关。七里滩即八里湖滥泥滩,由蕲河、挂口河与长江交汇积淀而成,全境不过方圆七八里面积。过去有王、高、杜姓和外江几个村落。
土门城
中华艾展馆,(注1)八里土门城。
史溯汉高祖,墨留县址名。(注2)
全村藏本草,遍野采橘橙。
河畔添新景,翼希百代兴。
注1:历时两年多,耗资1000多万元,在湖北省农垦项目资金支持与蕲春县委县政府“药旅联动”战略引领下,把八里湖土门村建成“中国艾都艾草馆”已开馆迎客。
注2:汉高祖刘邦时代蕲春开始建县,八里湖土门城是为当时县址,距今已2200多年历史。现在已经没有多少遗迹可考,只有县志和史书有所记载。
纱帽河(注)
传说风吹帽,乌纱水上漂。
官身跌落处,民意乐陶陶。
昔日荒芜地,今朝稻菽椒。
农工怀愿景,步步欲登高。
注:传说,古时候有一官员途经此处,一阵湖风吹来,将官员头上乌纱帽吹落到河里,纱帽河由此而得名。
半边山
山何称半边?答案至今悬。
遥想风华地,情思母校园。
伴君寻旧址,(注)斯处见残垣。
嗟叹沧桑变,难成枕上眠。
注:2015年5月的一天,陪同老同学李韧来寻半边山旧址,当年的高中母校已是荡然无存。
龙凤寺
兀立南屏障,巍峨龙凤山。
放翁夜泊处,(1)医圣频登攀。(2)
寺立嶙崖嘴,(3)桥横掛口边。(4)
兴谈今古事,风雨薄云烟。
(1)南宋大诗人陆游路经蕲州,夜宿龙凤山脚掛口河边,留下有“夜泊蕲口”脍炙人口的诗篇。
(2)龙凤山是蕲春四宝之一蕲蛇又名白花蛇的产地,李时珍常登此山采药,著有“白花蛇传”收录于“本草纲目”。
(3)传说龙凤山西头山嘴有一座古庙,俗称龙嘴庙,龙嘴有两个洞口,一洞口出油,一洞口出盐,凡有远近灾民前来祈求,必有所得。建场初期,民工开山炸石将龙嘴炸毁。寺庙现已迁建山顶。
(4)1958年修筑龙凤寺大闸沿掛口河边和河床底部挖出许许多多的青石板,堆积如山,随后全部用作修大闸、建泵站的石材。由此推想此处作为古时候通商港埠的繁华。
白鹤堰
白鹤杳何处?堰圩飞鹭鹚。
河渠联水网,村舍焕风姿。
基地规模化,社区兴未迟。
农工新业态,改革正当时。
三线湾
渍涝归海底,(注)三线合一流。
路接村头紧,水经此处愁。
东南渠港浅,过往人烟稠。
泵站几兴废,力通鲠在喉!
注:海,即地名“汤如海”,位于八里湖中心地带,曾经是集中连片最大的自然湖泊,故民间流传“汤如海驾水车,海底干了”的说法。后经围湖造田、水系改造,与三线湾河流贯通。
石头咀
高山何处有?石咀徒其名。
堤扼长江外,水淹此处平。
昔时驻扎地,今日中心村。
旧貌换新景,变迁与日增。
双沟林场(注)
金牛望月地,毛狗洞中藏。
江畔栽垂柳,河堤植意杨。
行人隔岸渡,采藕团鱼塘。
老垸觅无处,山边新屋场。
注:“98大汛”之后“平垸行洪,移民建镇”和“迁村腾地”等项目实施,过去二、三队老垸村搬迁拆除,于叶湾附近山脚辟地建起新村。
良种队
当年良种队,今又出奇葩。
超级杂交稻,产量再叠加。
米粮大国梦,乃父众心夸。(注)
夙愿终圆满,安全保大家。
注:中国杂交稻之父袁隆平率项目专家组在八里湖良种队进行超级杂交稻提产试种,2016.11.5亲临现场测产,一季单产1400多斤,二季再生800多斤,亩产共计2200多斤,再次刷新超杂单产纪录,以解“国家粮食安全”之忧。
赛湖老垸
掀掉残垣壁,粉成白玉墙。
新桥通彼岸,(注1)旧舍变洋房。
树共池塘绿,花随稻菽香。
全村皆洁美,(注2)满眼尽风光。
(1)省台办住点八里湖,筹资拆除陈赛河老桥,建成新桥,解决了“行路难”的老问题,并请台湾国民党民誉主席连战为该桥题名“两岸桥”,现成为农场新一景。
(2)八里湖狠抓“洁美乡村,环境治理”建设,以陈赛村为点,通过近两三年的迁村腾地、亮点打造、老湾整治、桥梁建设、河道治理等工作,使赛湖面貌焕然一新。
浣溪沙·贺柳畈文化中心落成
乡野崇文别有天,农家书屋耀先贤。遗风古训不虚传。
柳下题诗花映雪,畈中索句日依山。朝晖明月染心丹。
用坡底韵随咏诗友群
结友入群便是家,吟诗弄韵竞芳华。
泥鸿寄语千寻梦,紫燕呢喃几树花。
意趣风流归往事,神交骚客醉云霞。
相逢未必曾相识, 一寸肝肠一盏茶。
浣溪沙·岁末游汉阳汤湖
岸柳经风叶已黄,云开雾散透晴光。家人相携浴冬阳。
装点湖山无限意,迎来新岁有芬芳。行吟泽畔拾诗囊。
作者简介
肖北平,现年59岁,湖北蕲春县人,长期供职于八里湖国营农场,是蕲春诗词学会会员。
《家乡文化天地》微信平台征稿启事
本微信平台欢迎全球各地的湖北人、蕲春人、以及各地热爱乡土文化的人士投稿,散文、小说、格律诗词、古风诗、民歌民谣、自由体诗、精彩摄影、绘画、书法、经典自拍短视频、精彩自唱歌曲、戏剧、相声、曲艺等等文化作品,都受欢迎。各类作品文责自负,不得抄袭他人,作品力求原创,若在其他报刊或微信平台上已发表过,务必请注明,以免误判。
为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各投稿者务必请附上个人简介一则,近身照片一张,以及与作品有关的照片若干张。
各类文章的打赏金,一周内累记超过20元的,除去微信平台的维护扣费外,原创文章作者和平台的运营者按7:3分成,须一周后到账。
在这离多聚少的打工年代里,愿五湖四海的老乡们能在网络中团聚、相知,言说自己的难忘故事,发表自己的生活感悟,分享久违了的乡情文化,联络同乡故旧之间的感情,传播时代正能量。愿这个平台能为各位老乡的生活带来一些温暖,一抹亮色……
为了更好地服务分布全球各地的乡亲和各界读者,来稿中的部分合适作品,将会在今日头条、新浪博客、新浪微博和百度百家号等同名网络平台中刊发,敬请留意。
本平台对所有作品仅作展示,请各位作者请自行做好来稿的相关校验,以及文字的把关工作,各类文章文责归作者自负。
投稿QQ邮箱:631832697@qq.com
最接地气的公众号
敬请您的关注
长按上面的二维码可以关注本公众号
关注是最贴心的支持,转发是最温馨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