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风-国风·秦风10篇(原文译文)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注释】
邻邻:同“辚辚”,众车行进声。
白颠:额有白毛。
寺人:古代宫中的近侍小臣,多以阉人充任。
阪〔bǎn〕:山坡。
隰〔xí〕:低湿之地。
逝:指时光流逝,一说去往他处。
耋〔dié〕:七八十岁,此处泛指年老。
鼓簧:吹笙。簧,笙管中的铜叶,借指笙。
【翻译】
众车辘辘行进,马匹额有白毛。还没见到君子,等待侍臣传令。山坡长着漆树,湿沼长着栗树。既已见到君子,一起坐着弹瑟。现今不享其乐,时过已然耄耋。山坡长着桑树,湿沼长着杨树。既已见到君子,一起坐着吹笙。现今不享其乐,时过却已身亡。
【解读】
《车邻》这首诗从文本来看,似乎宣扬的是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有点李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意味。《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对“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的誉美,今人袁愈荌、唐莫尧等则认为是“没落贵族士大夫劝人及时行乐”之诗。此外诸说仍多,不再赘举。
本诗共分三章,第一章四句,后二章各六句,运用了复沓手法。第一章以众车驰行、白颠之马起兴,渲染出“未见君子”之时贵族们盛大的准备活动。第二、三章分别以“阪”和“隰”上的各种树木起兴,描绘了“既见君子”后共同奏乐的场景,末二句发出了光阴如梭、人生易老之叹,意在让人珍惜目前、尽情欢乐,莫待“耋亡”之时再去追悔。
驷驖
所属分类:国风·秦风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注释】
驷驖〔tiě〕孔阜:驷,同驾一辆车的四匹马。驖,赤黑色的马。孔,甚,很,后同。阜,高大。
六辔〔pèi〕在手:四马应有八条缰绳,由于中间两匹马的内侧两条辔绳系在御者前面的车杠上,所以只有六辔在手。
媚子:亲信、宠爱之人,亦指贤臣。
奉时〔shì〕辰牡:奉,敬献,一说驱赶。时,假借为“是”,此、这个。辰牡,古代按时节进献的雄兽,一说辰指母鹿。
左之:从左边射它。
舍拔:发箭。拔,箭的尾部。
北园:北面的园林或园圃。
闲:通“娴”,娴熟,熟习。
輶〔yóu〕车鸾镳〔biāo〕:輶车,古代一种轻便的车,后常作使者的乘车。鸾镳,系着鸾铃的马衔。
载猃〔xiǎn〕歇骄:载,句首发语词,无实义。猃、歇骄,皆猎犬名,长嘴者曰猃,短嘴者曰歇骄。歇,通“猲”。
【翻译】
驾车四马非常高大,六根缰绳握在手中。公侯宠信爱重之人,跟随公侯参加冬狩。敬献这些应时雄兽,应时雄兽甚是硕大。公侯喊道左边射它,放出箭矢就能猎获。游玩在那北面园林,四马动作已然娴熟。轻便马车鸾铃马衔,还有猎犬猃和歇骄。
【解读】
《驷驖》一诗展现的是公族威武雄浑的狩猎场面,《毛诗序》认为此诗是对秦襄公“始命,有田狩之事,园囿之乐”的一曲赞歌。秦襄公曾助周平王东迁洛邑,被周王封为诸侯后,又驱逐犬戎,扩张版图,遂使秦国日益强大。因此,狩猎对于崇尚武功的秦国君王,其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四句。首章以驾车四马和在手六辔即赋起兴,描绘了众臣随秦君出狩的声势浩大的场面。次章写到猎者或臣属向秦君进献祭祀的“辰牡”之事,还对秦君指挥捕猎的语言、动作进行了细致刻画。末章写秦君游“北园”之景,说其不仅练马,还熟练猎犬,尽展王者勇武威猛的风采。
小戎
所属分类:国风·秦风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注释】
小戎:周代兵车的一种,因车厢较小,故称小戎。
俴〔jiàn〕收:兵车车箱底部的横木,因较常车为短,故称。俴,浅。收,轸。
五楘〔mù〕:车辕上用五束皮革扎成的装饰。
梁辀〔zhōu〕:曲辕,突出车前为穹隆形,如屋梁,故名。
游环:活动的环,用皮革制造,滑动在四驾马车的当中两匹马的背上,中穿旁边两匹骖马的缰绳,其作用是防止骖马外逸。
胁驱:一皮条,上系于衡,后系于轸,限制骖马内入。
阴靷〔yǐn〕:阴,指车下三面木板,以板木横侧车前,可掩蔽车轨。靷,引车前进的皮带,一端套在车上,一端套在牲口胸前。
鋈〔wù〕续:白铜镀的的环扣着革带。鋈,白铜。
文茵:虎皮坐褥。茵,铺垫之物的通称。
畅毂〔gǔ〕:长毂。毂,车轮中心的圆木,周围与车辐的一端相接,中有圆孔,用以插轴。
骐馵〔qí zhù〕:骐,有青黑色纹理的马。馵,后左脚白色的马。
言:举首语气词,无实义,后同。
板屋:用木板建造的房屋,此处指代西戎。
心曲〔qū〕:内心深处。
牡:此指公马。
骝〔liú〕:黑鬣、黑尾的红马。
騧骊〔guālí〕:騧,黑嘴的黄马。骊,纯黑色的马。
骖〔cān〕:车辕外侧的二马。
龙盾:画有龙的盾牌。
合:指两盾合挂于车上。
鋈〔wù〕:镀上金属。
觼軜〔jué nà〕:觼,有舌之环。軜,两骖内侧的辔绳。觼用以系軜,因称。
邑:敌人的城邑,一说秦国的属邑。
方:才,正。一说将要。
胡然:为何。
俴驷:驾一辆兵车的四匹披薄甲的马,一说四匹不披甲的马。
孔群:群马很协调。
厹〔qiú〕矛:有三棱锋刃的长矛。
錞〔chún〕:矛戟柄下端的平底金属套。
蒙伐:上面画有花纹的盾牌。蒙,通“厖”。伐,盾牌。
苑:〔yūn〕:文采、花纹。
虎韔〔chàng〕:虎皮制的弓袋。
镂膺〔yīng〕:马胸前的雕花金属饰品带子。
交韔二弓:两弓交错颠倒放在弓袋中。
竹闭:弓檠,保护弓的竹片。
绲縢〔gǔn téng〕:绲,织成的带子,一说绳。縢,缠束。
载〔zài〕:动词前词缀,无实义,后同。
厌厌〔yān yān〕:安静,安逸。
秩秩:聪明多智貌,一说有礼节貌。
德音:美好的声誉。
【翻译】
小小的兵车短短的车轸,五束皮饰扎在曲辕之上。活环穿绳皮条系于衡轸,侧板掩轨白铜环扣革带。虎皮坐垫长长车毂插轴,驾驭我青黑纹白后蹄的马。心中思念怀想那位君子,温润文雅就如玉石一般。他在木板建的房屋之中,我的内心深处纷繁杂乱。四匹公马身体非常高大,六根缰绳持在御者手中。青黑纹和黑毛红马居中,黑嘴黄身和纯黑马在侧。绘龙纹的盾牌合挂车上,镀白铜的舌环及内辔绳。心中思念怀想那位君子,温润文雅正处敌方城邑。你正要以何时作为归期?为何我的心会思怀想念?四马披着薄甲很是协调,矛有三棱刃底套白铜镀。纹理的盾牌上绘有彩饰,虎皮弓袋雕花带挂马胸。两弓颠倒交错收纳囊中,竹制弓檠用织带缠束起。心中思念怀想那位君子,不论入睡之后还是醒来。安静恬然正是贤良之人,聪明多智传扬美好名声。
【解读】
关于《小戎》这首诗的主题,自古论说颇多。《毛诗序》认为此诗描述的是“西戎方彊,而征伐不休,国人则矜其车甲,妇人能闵其君子”,表达的是对秦襄公的赞美。此外,还有“慰劳征戎大夫”说、“伤王政衰微”说、“出军乐歌”说、“怀念征夫”说等观点。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十句。全诗皆用赋法,对马车的各种构造、器具和装饰进行了巨细靡遗的描绘,其间穿插抒发了对温润“君子”的殷切思怀之情。从四马并驾、器具华盛的浩大阵仗上看,车上应该有贵族搭乘;而从兵车、盾牌、长矛、弓箭等意象上看,描述的应该是一场战事。在气势磅礴的军阵氛围下,表露委婉细腻的思怀之情,相互映衬之下使本诗艺术效果益加突出。
蒹葭
所属分类:国风·秦风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注释】
蒹葭〔jiān jiā〕:蒹,没有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苍苍:茂盛众多貌。
溯洄〔huí〕:逆流而上。洄,逆流,一说弯曲的水道。
从:追寻。
阻:崎岖险阻。
溯游:顺流而下。游,顺流,一说直流的水道。
萋萋〔qīqī〕:草木茂盛貌。
晞〔xī〕:干燥。
湄〔méi〕:河岸,水与草交接的地方。
跻〔jī〕:登,升,此指难以攀登。
坻〔chí〕: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采采:茂盛众多貌。
涘〔sì〕:水边。
右:出于右侧,此处形容道路迂回曲折。
沚〔zhǐ〕:水中的小洲。
【翻译】
初生芦苇茂密生长,白色露水凝结成霜。口中所说那个人儿,就在河水另外一边。逆流而上前去追寻,道路险阻且又漫长。顺流而下寻觅踪迹,宛若就在河水中央。初生芦苇繁盛一片,白色露水还未干燥。口中所说那个人儿,就在河水那头岸边。逆流而上前去追寻,道路险阻且又难行。顺流而下寻觅踪迹,宛若就在水中高地。初生芦苇稠密四布,白色露水还未消退。口中所说那个人儿,就在河水对侧之畔。逆流而上前去追寻,道路险阻且又曲折。顺流而下寻觅踪迹,宛若就在水中小洲。
【解读】
与《关雎》《桃夭》《淇奥》等诗一样,《蒹葭》也是《诗经》中传唱不衰的一首千古名作。《毛诗序》解读此诗为对秦襄公的讽刺,认为他“未能用周礼,将无以固其国焉”。清人姚际恒、方玉润等认为此为“思慕贤人”之诗,而近现代学者多认为此诗写的是一男子对所恋之人的思慕追寻。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八句,皆用复沓手法。各章皆以“蒹葭”和“白露”起兴,引出在水一侧的“伊人”。诗人写到自己历经险阻曲折,想要寻觅到那位“伊人”,却不论向何方向行走,那人似乎都远在水中,可望而不可及。诗人以亦真亦假、亦虚亦实的笔法,表现出对梦中“伊人”的艰辛求索历程,极具朦胧美和梦幻感,“伊人”的意象也早已超越了爱情元素,成为了一种代表理想和信念的普适性文化符号。
终南
所属分类:国风·秦风
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君子至止,锦衣狐裘。颜如渥丹,其君也哉!
终南何有?有纪有堂。君子至止,黻衣绣裳。佩玉将将,寿考不忘!
【注释】
终南:终南山,在今陕西西安郊外。
条:树木名,又称山楸,落叶乔木,干高叶大,木材可制造器具。
至止:到此地而止。
渥〔wò〕丹:润泽光艳的朱砂,多形容红润的面色。
纪:山基,一说杞柳。
堂:道路平坦如堂,一说棠梨。
黻〔fú〕衣:古代礼服名,绣有青黑色花纹。
将将〔qiāng qiāng〕:同“锵锵”,象声词,多状金玉之声。
寿考:年高,长寿。
亡〔wàng〕:通“忘”,忘记。
【翻译】
终南山上有什么?有山楸还有梅树。君子来到这停息,锦绣衣裳狐皮服。面色红润如丹砂,正是君王之人啊!终南山上有什么?有山基还有平路。君子来到这停息,青黑纹衣锦绣裳。身上佩玉锵锵响,寿命长久不会忘!
【解读】
《终南》一诗的主旨,《毛诗序》定为大夫对秦襄公的劝诫誉美,因其“能取周地,始为诸侯,受显服”;朱熹《诗集传》承袭此说,提出“此秦人美其君之词”。方玉润《诗经原始》则认为,此是周代遗民服膺礼赞秦君之歌。
本诗共分二章,每章六句,皆用叠咏章法。各章首二句皆以秦境内的“终南山”及山上事物起兴,引出“君子”来到此地止息之事。君子所着的各种华美礼服和名贵配饰,暗示他身份尊贵、来历不凡,果然章末以感叹句揭示了其君王之身,“寿考不亡”一句则饱含真挚的祝祷和深切的劝诫之意。
黄鸟
所属分类:国风·秦风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注释】
交交:鸟鸣声。
从:此指从死,即陪葬,后同。
子车奄息:子车,复姓,后同。奄息,与后文“仲行”“针虎”同为人名。
维:通“惟”,只有。
特:杰出人才。
慄〔lì〕:同“栗”,发抖,打颤。
人百其身:犹言用一百人赎其一命。
防:抵挡。
御:防御。
【翻译】
啾啾鸣叫的黄雀,栖息在棘树之上。谁要给穆公陪葬?他名叫子车奄息。只有这叫奄息者,百人中之英杰才。来到穆公墓穴前,众人惴惴心惊栗。那苍茫的上天啊,歼灭我贤良之人!如果可以赎回他,愿以百人换一身。啾啾鸣叫的黄雀,栖息在桑树之上。谁要给穆公陪葬?他名叫子车仲行。只有这叫仲行者,只身能挡百人攻。来到穆公墓穴前,众人惴惴心惊栗。那苍茫的上天啊,歼灭我贤良之人!如果可以赎回他,愿以百人换一身。啾啾鸣叫的黄雀,栖息在荆木之上。谁要给穆公陪葬?他名叫子车针虎。只有这叫针虎者,只身可御百人侵。来到穆公墓穴前,众人惴惴心惊栗。那苍茫的上天啊,歼灭我贤良之人!如果可以赎回他,愿以百人换一身。
【解读】
《黄鸟》一诗,旨在谴责秦襄公以活人殉葬之事。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缪公卒,从死者百七十七人。秦之良臣子舆氏三人,名曰奄息、仲行、针虎,亦在从死之中。秦人哀之,为作歌《黄鸟》之诗。”这段话比《毛诗序》更详细地介绍了本诗的创作背景。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十二句,重叠度颇高,各章前六句仅变六字,后六句则保持不变。各章皆以栖息于木的黄鸟起兴,引出殉葬穆公的三位子车氏贤人。诗人赞美他们是众中英杰,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然而他们却即在“惴惴其慄”被活活埋葬,诗人在此时对“苍天”的声声叩问和埋怨,实际上饱含的是对公侯活人殉葬制度的怒斥和控诉。
晨风
所属分类:国风·秦风
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未见君子,忧心钦钦。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栎,隰有六驳。未见君子,忧心靡乐。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山有苞棣,隰有树檖。未见君子,忧心如醉。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注释】
鴥〔yù〕:鸟疾飞貌。
郁:葱郁茂盛貌。
钦钦:忧思难忘貌。
苞栎〔lì〕:苞,草木茂密丛生貌,后同。栎,栎树,落叶乔木,叶呈长椭圆形,结球形坚果,木材可制器具。
六駮〔bó〕:树木名,即梓榆,树皮青白斑驳。
棣〔dì〕:又作棠棣、常棣,蔷薇科落叶小乔木,栽培供观赏。一说为郁李。
树檖〔suì〕:檖树,一名赤罗,一名山梨,果实比梨小。一说“树”指直立貌。
【翻译】
鸟儿疾飞于晨风中,北方森林郁郁葱葱。还没见到君子之时,忧心忡忡难以忘怀。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你忘我事确实很多。山上长着茂密栎树,湿沼生有梓榆之木。还没见到君子之时,忧心忡忡没有快乐。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你忘我事确实很多。山上长着繁盛棣棠,湿沼生有赤罗之木。还没见到君子之时,忧心忡忡如同沉醉。怎么办啊怎么办啊,你忘我事确实很多。
【解读】
对《晨风》这首诗的解读,历来分歧较多。《毛诗序》认为是对秦康公“忘穆公之业,始弃其贤臣”的讽刺,朱熹《诗集传》则认为是“妇人以夫不在而言”。此外,还有朱谋玮“刺弃三良”说、何楷“秦穆公悔过”说、《韩诗》“君父忘记臣子”说等。
本诗共分三章,每章六句,皆运用叠咏章法,其中各章末二句完全相同。第一章以鸟疾飞和北林起兴,而第二、三章则分别以“山”和“隰”上某种植物起兴,引出“未见君子”之时忧心愁肠不可排遣的心境。各章末二句似是对对方“忘我”的埋怨之辞,实际上从反面映衬出诗人对对方的思怀之殷、期盼之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