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感十足的古玉

战国至汉代(公元前500年-公元前200年),是玉器史上独树一帜的错觉艺术时代,制作者在方寸之中琢磨出各种龙兽造型,它们的形体虽然静止不动,却能创造出动态的错觉。

这种变化莫测的身形,使视觉如同处于现实和幻象之中,令人深感惊讶。

第一单元「动感十足的玉器时代」,展出战国和汉代各式玉器,说明不同形制或造型对视觉力量、平衡感以及动态感的影响,并且透过群组分辨出蛇身和兽身的区别。

战国中期至西汉早期
玉剑首
径 3.8 公分、厚 0.5 公分

西汉
玉耳杯
长 10.5 公分、宽 6.9 公分、全高 2.6 公分

战国早期
玉龙佩
长 9.6 公分、宽 5.1 公分

第二单元「战国至汉代玉器的艺术风格」,透过展品选件,瞭解战国玉器喜以「蛇」为设计原型,故作品具有平面延展的特色。相对于此,汉代倾向以「兽身」为形式,使得汉代玉器具有立体扭转的特徵。

战国中期
玉鸟佩
长 8.6 公分、厚 0.6 公分

西汉晚期至东汉
玉鸠
长 7.3 公分、宽 4.7 公分

西汉早中期
玉舞人佩
长 6.0 公分、宽 2.8 公分、高 0.4 公分

第三单元「感知世界与物理世界的对话」,从1919年获得验证的广义相对论,提出视觉所认为的现实可能是错觉,而视觉认定的错觉有时反而更接近真实的物理世界。以此观看汉代各式玉神兽扭曲变形的身躯,虽然看来是不合常理的错觉,却可能更符合真实世界。

西汉晚期至东汉
玉神兽
宽 4.4 公分、通高 6.8 公分

西汉早中期
龙凤纹玉角形杯
宽 10.1 公分、高 18.3 公分

西汉早中期
兽纹玉剑首
径 6.4 公分、高 3.8 公分

西汉早中期
鸟兽纹玉卮
径 6.7 公分、高 7.8 公分

西汉中晚期
龙纹玉韘形佩
长 8.5 公分、宽 7.4 公分、厚 0.4 公分

第四单元「引人入胜的错觉艺术」,探讨战国和汉代的製作者如何运用最简单的视觉原理,在蛇身和兽身不同的创作原型之下,设计出匠心独具的各式杰作。

战国中期
玉龙佩
长 16 公分

西汉早期
神兽玉剑标
宽 7 公分

西汉中晚期
龙纹玛瑙剑璏
长 9.3 公分、宽 2.6 公分、连铁高 2.6 公分

(0)

相关推荐

  • 干货——简便易学的汉代玉器鉴定方法

    汉代手工业技术整体发展水平的提高为玉器制作工艺的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条件.所以在汉代玉器的制作中,镂空技艺的应用更加普遍,透雕.圆雕及高浮雕的玉器作品明显比前代增多.东汉时的琢刻技术更是精益求精,正如明代 ...

  • 古玉 ,天生贵族血统!

    中华古玉之美,在于它的材质天地所生,自然之美,雕琢工艺造型之美和内在蕴含之美,这种人文美的蕴含,使玉超越了其"山岳精英"的自然属性,并且包蕴了中国人的精神智慧创造.所以才有古人生前 ...

  • 古玉界:你收藏的古玉有包浆吗?

    古玉的包浆, 说起来抽象, 看起来却很真实. 下面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出土古玉的包浆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 神人 石家河文化 (约公元前2500-前2000年)局部 交龙 ...

  • 古玉界:见微知著的高古玉

    中华民族有着浓厚的爱玉.尚玉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琢玉艺术历经八千年的发展,绵延持续,日久而弥新.在中国古代,玉是通天地.祀鬼神的社稷重器:权势与地位物质表徵:追求不朽.保尸防腐的殓葬工具:洁身明志,标榜 ...

  • 古玉界:高古玉的沁色之美(一)

    虎纹玉璧 西周 直径16.1.孔径5.9.厚4厘米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玉质青绿色,局部有白色和褐色沁斑.体扁平,玉料边缘有残缺口,呈不规则圆形,但在纹饰设计时巧妙避开.器两面纹饰相同,内外沿有一宽边, ...

  • 古玉界:的高古玉沁色之美(二)

    玉琮 商代 长6.5.宽6.3.高3.7厘米 现藏于北京颐和园 青玉质有沁.呈矮方柱体筒形,射较矮,内圆外方,通体素面无纹,棱角分明.转角处有竖向阴刻线,似为后世所刻.颐和园旧藏. 玉璋 商代 最长2 ...

  • 全民疯找高古玉:不起眼的一块“差玉”竟然价值千万

    想发财该有机会,现在机会来了 这个财富平台 有不少项目等着你共享资本红利 5月10号~11号杭州有一场项目对接峰会 报名火热进行中,席位有限,参加从速 报名咨询联系人 郑老师:158 5810 329 ...

  • 周漠杂谈32:​古玉三玦

    <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了楚汉相争时,谋土范增在鸿门宴上"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利用玉玦表达了决裂之意,暗示项羽杀掉刘邦,以绝后患.这则以器物传递信 ...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玉搜奇(五)

    古玉吧 在这都是朋友

  •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古玉搜奇(四)

    古玉吧 在这都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