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师的三年级||最了解学生的人,是学生
你始终会明白,自己才是自己的高山,自己才是自己的希望,自己才是自己的救世主。于是,学着自我改造,慢慢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美到我的手抄报)
小学三年级,还比较容易管理,从教育心理学角度来说,还属于“他律”阶段,比较认同老师的评价,即使有个别稍微大一点,到了“可逆”阶段,也会因为班级里大部分同学的听话和守纪而顺从。
现在的孩子眼力劲儿又特别灵活,只要让孩子稍微知道你的想法,他就会在班里使劲推波助澜,甚至不惜把自己卖了。
今天上午想换个别纪律值日生,又不好在班里直接开口,要知道小学三年级的熊孩子自尊心也是特别强的,如果直接去掉某位值日生的职务,估计孩子一天都高兴不起来了。
想到教育心理学中,皮亚杰给孩子划分的年龄段心理特征,我决定让孩子自己主动辞去值日生的职务。
我假装忘记了每天的值日生,开始询问学生:“同学们,每天的值日生都是哪位同学?谁能给我说一下?”
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的回答我,我把他们的名字一个个记在黑板上,然后又问:“这几天中,哪天的纪律最好,说明这位值日生能带头遵守纪律,并且还有管理的天赋,咱们班哪天纪律最好?”
同学们马上给了我三天的答案,对于剩下的两天有了两种不同的声音:'老师,王同学值日的时候,纪律不是很好’,“老师,其实也行,就是有时候会有人说话。”
“那是为什么呢?王同学,大家为什么有不同的声音呢?”我让他自己分析。
“我也能管住学生,就是有时候我自己也想说话,就不好意思批评说话的学生。”王同学坦诚地说道。
看来,这孩子已经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就是管不住自己爱说话的毛病,意志有些薄弱。
“那怎么办?”我询问他的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我还想担任纪律值日生,又怕管不住自己和同学,要不先让蔡同学担任,我表现好了,再竞争。”他提出这样的建议。
蔡同学?蔡同学数学成绩不错,可是语文成绩不太好,平时看起来也文文弱弱的,在我的心里,可从来没有把蔡同学当做班干部来培养的。
“蔡同学,你觉得你怎么样?”我有些犹豫地问,同时把眼光看向周围的同学,想从同学们的反应中得出一些答案。
“老师,我觉得我可以”,蔡同学这样肯定的回答。
“老师,他行的。”还有两三个同学十分肯定的消除我的疑虑。
“那行,老师相信你”。
下午第三节布置了一些作业,然后去开会,会议结束之后,我去教室看学生的自习情况。
值日生坐在讲台上认真地做题,下面的同学在座位上,都安静地做着自己的事情,或者做题目,或者在读书。
好一个老师真多余的场景,不过,我喜欢。
END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