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老于家的那些事

老于家的那些事

唐树华||江苏

17床新来了病友和陪护的老伴。

男的约莫70来岁,矮个子,白皮肤,磕头脑,三角眼,说话时眼珠360度旋转,常常以动作助说话。看得出来是一个精明、世故、老道的小老头。女的,方脸、大眼、准头大、富态、皮肤黝黑,带金耳环、金戒指、玉镯,一看便知道是个农村妇女。

病房比较单调,时间难以消磨,病人、陪伴的家属都能友好相处。大家觉着进得来医院都是弱势群体,无论达官贵人,还是黎民百姓,在这里都是平等的。所以交流起来比较畅通,乐意八卦。

刚来病房不久,他的老伴常介绍老头是干部,那会儿,做什么的、什么的······话语里充满自豪、优越。处熟了才知道,她的老公年轻时,做过生产队长,大队书记,我们便称为于书记。中国人喜欢“腿档插扁担----人抬人高”,尽管不算什么“官”,称呼一声官名,挺舒服的。

于书记在村里,家族大、势力大,一呼百应。计划生育、“两上交”、田亩产量、社会治安等各项工作在全乡都是数一数二。

老于回忆过往,得意曾经的辉煌。有一妇女,生了6个女孩子,穷得叮当响。为了“香火”怀上了第7胎。乡村干部十几个人,半夜到她家强行带医院结扎。女人感到没儿子,便“断后”,绝望了。趁看守不注意,系上纱布上吊。幸亏被心细的于书记解救。次日,他叫爱人送上白糖、鸡蛋给孕妇。“多少年没吃过鸡蛋了,是于书记让我尝到了香味。我何必受他妈什么穷罪哦。” 孕妇幡然醒悟,第3天她就主动引产了。

于书记滔滔不绝讲述故事。老于奶憨厚老实,寡言少语,但常常会被于书记话语渲染,带到幸福的往事之中,不时地会插上一两句。但别人赶话时,她立刻停止,显得小心翼翼。然,于书记却显得很强势,老于奶的话刚说一半,他立即一挥手说“不许你说。”“我来说” 老伴戛然而止,不争不吵,仿佛多年习惯了似的那样顺从。是啊,老伴是遮风挡雨的墙,一生依靠的山。老伴住院了,她不知道病情,反正感到天要塌下来了。其他家属能估计一瓶水需要挂多长时间,以便其间打个盹。老于奶不行,眼睛直勾勾地盯住盐水瓶,哪怕还有一点点盐水,非要挂完,才按下叫唤按钮。她觉得这东西比油贵,打到血管里,病好得快。半夜了,她为于书记洗脸洗脚擦身子,不时搓搓老伴的脚,摸摸背。有一天中午,熬得实在困倦了,打了一个盹。盐水挂没了,我立即叫喊护士换水。老于奶在于书记苛责声中惊醒。

于书记手术后,来看望的亲戚多,一拔又一拔。老于生怕叨扰别人,解释说,我家兄弟姐妹7个,再加上老伴家姐妹10个,来看望我的人太多了。

“啊!你家这么多姐妹呀!” 我们惊叹。

“还有4个是假的。”老于奶回应道

老于奶神情凝重,说出了那段五十多年的心酸往事。

小时候,记得父亲经常谩骂、殴打母亲,天天夜不归宿,母亲以泪洗面。父亲是屠夫,生性彪悍,鲁莽。在那个贫穷的年月,“杀猪屠”的职业虽然不好听,但收入可观,一家老小还能时不时地弄点猪下水什么的解解馋。比起乡邻,生活还算好过的。但父亲有一个 “拈花惹草”的恶习。早上推一头猪去集市卖,中午收工打烊。一遍酒,一把澡,晚上又找相好的风流了。

邻村一个少妇,稍有姿色,隔三差五地到父亲肉摊上搭讪,讨点便宜。原来,她生育3女1子,丈夫患有哮喘病,常年卧床,成了家庭的累赘。子女尚小,生活负担重。小少妇经常在父亲摊上磨蹭,诉苦,眉来眼去。她想从父亲这里分担一些生活的苦难,父亲想在她这里寻求一些快乐,两人一拍即合。

一个月下来,本息无归,家里七八口老小,眼巴巴盯住的口粮、油盐酱醋柴无处着落。日子,全靠母亲一人苦苦支撑。母亲闹过,打过,骂过,但都无济于事。父亲三月未归,家里揭不开锅了。母亲带着公婆、孩子去找人。向着那个女的家方向走去,大老远的就闻到烀猪肉的香味,几个孩子馋的口水几乎滴了下来。爷爷奶奶咽下的不知是口水还是泪水。

妈妈一挥手:“丫头们,猪肉好不好吃?”

“好吃,我们都馋死了!”

“你大大(父亲)就在这窝里头和婊子吃肉喝汤呢,赶快把他揪出来。”

我们像饿狼似的扑向屋子,撕扯父亲。爷爷硬逼父亲端起一锅肉汤到乡政府评理。父亲不从,奶奶一闷棍子下去,打得父亲两眼冒金星。围观的乡邻越来越多,父亲碍于面子,只好在我们的强迫下,端着一锅肉汤,像游街似的朝乡政府走去。人一旦脸皮被抓破了,就不要脸了。从此,他破罐子破摔,再也没进这个家门。

女的丈夫,只恨自己无能,为了生活,他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然而,终于没能逃过病魔,含恨离世。父亲抛下2个未成年的哥哥和年幼的4个姐妹,堂而皇之地跟着那个女人正式同居了······

母亲带着姐妹兄弟6人,还有爷爷奶奶苦苦度日。哥哥成人了,过继给苏南的叔叔。姐姐刚刚碧玉之年,就外嫁了。其她姐妹也是早早成婚,以减轻家庭负担。我15岁那年嫁给了大户人家--于一波,算是跳出寒门,从此过上了温饱无忧的日子。

于书记经常到乡政府开会,路过菜市场肉摊,老岳丈看到当干部的女婿,心里挺自豪的,毕竟有靠山,提起来别人也不敢欺负。相反,其他子女视他为仇人,只有于一波还懂得事理,对他稍有尊敬。所以,每次见面客客气气。老于时常带岳丈到饭馆小酌,岳丈也会把卖剩下的下水、猪肝之类的拿到饭店加工,回请女婿。唯有于氏一家和岳丈后一房子女往来,这次老于生病来看望,也在情理之中,但双方姐妹在病房并不言语。

母亲恪守妇道,养老抚小。把公婆养老送终,将6个子女培养成人,婚嫁迎娶,自己也积劳成疾。昏迷之际,儿女考虑把父亲叫回来见最后一面,以了夫妻之情。父亲带着愧疚的心境来了,刚踏进家门,老母亲朦朦胧胧中,见到前夫,恍如见到仇人一般,不知哪来的洪荒之力,猛然起身,擎棍劈头盖脸打过去。父亲狼狈鼠窜,落荒而逃。

老于奶回忆过去,脸上还挂着隐隐的痛楚。

退休后的于书记,订了《扬子晚报》和市县报纸,一台袖珍式收音机随身带,对国家大事,新农村政策、医保、养老规定几乎倒背如流。他对二胡、笛子等乐器乐此不疲,经常组织一些中老年,自编自导民间节目,在村组巡回演出,老于焕发了青春,夕阳正红哩。

两个儿子在苏南成就了事业,购房买车,生子,华丽转身变成城里人了。多次要把二老接到在城市颐养天年,但于书记多次宛然谢绝。

他说:“我是乡村河塘的一条鱼,离不开这里的水啊。”

二〇一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唐树华,男,江苏响水人,工程师。中国气象记者协会会员,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散文学会会员,响水县全民阅读促进会理事。喜爱写作散文、报告文学、诗词、通讯等文体,每年有十余篇发表在中国气象报、江苏气象、扬子晚报、盐城晚报等纸质媒体和中国气象局、上海市气象局、深圳市气象局网站。其中,《白云对蓝天的贡献》曾在新华社发通稿。有16篇专业论文被《气象软科学》《环境科学》《江苏农业科技》发表。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顾       问:王树宾  戢觉佑  李品刚

总       编:冬   歌

副  总  编:蔡泗明

执行主编:倪宝元  吴秀明

责任编辑:汤燕萍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0)

相关推荐

  • 【春风文苑】散文《家庭琐记》两题 作者 张银洲

    关注我们获得更多内容 <试吃>  文/张银洲 我们小区附近没有菜市场,只有大门口两家生活门店,里面卖一些食品和果蔬.贵且不说,品种也不多.老伴儿闲时在附近寻访,两个星期后,终于找到了一处大 ...

  • 亚凌散文:父亲的心结

    [张亚凌,教师,<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数十篇美文被选作中考阅读文或各种考试阅读文,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地方语文精英教材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散文集<回眸 ...

  • 你在天堂等着我

          今天,是爱妻的"七七",特以此篇悼念和追思亡灵.              你走了.       你静静地走和你静静地来一样,悄无声息.生如一枝夏荷之素洁,逝如一片秋叶 ...

  • 【颍州文学.散文】瘦鸿||父亲站在田野上(外一首)

    父亲站在田野上(外一首) 文/瘦鸿 父亲站在田野上 成吨.成吨的稻浪向他涌耒 他黄河一样的脸 敦厚.慈悲.暗藏神谕.   父亲站在田野上 那些躬身的稻穗.大豆.髙梁-- 曾经是他的婴儿,被他悉心侍弄. ...

  • 【“春节的味道”散文有奖征文】春节记忆/梁晓雁

    春节在人们的祝福声中悄然走远,也在互道问候中再一次植耕与我们的心田,更在翘首企盼中留有那一味意犹未尽和恋恋不舍. 记得小时候的春节是一年中最期待的时光.从腊月23开始扫尘.洗涮,收拾.到腊月尖的蒸馒头 ...

  • 名家散文 | 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任老对于父亲母亲的思念深刻

    名家散文 | 任正非:我的父亲母亲;任老对于父亲母亲的思念深刻

  • 【“战疫”征文】【辽宁】马福春丨释放感动

    [散文] 释放感动   文/马福春     我的性格悄悄地发生了变化,愈加多愁善感了. 2020年新年前,我们哥几个陪着父亲住进了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老年科.已近期颐之年的父亲术后呼吸不畅,主要依靠 ...

  • 【美文选粹】高霞 丨母亲

    文学 作家新干线 作者简介 高霞,山西万荣人,山西省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一个生活在大山里的平淡女子,喜欢在文字里寻找如梦的世外桃源,寻找一份宁静与淡泊,笑闻鸟语花香,静听流水潺潺,品一杯幽幽香茗,走进 ...

  • 原创散文|感动的瞬间

    文/在水一方      生命原本是平淡的,从我们呱呱落地的那一刹那,都是哭着来到世上的,就开始了苦难操劳的一生.但就是因为在我们身边,我们曾感动过别人,也曾被别人感动过,才让我们感觉到活着的意义,生命 ...

  • 母亲,您教会我做母亲

    笔者手记:这是2016年的一篇旧文,当时我在西安参加学术会议组稿,我出差从来都是卡点去,干完活赶紧回家,因为家里还有婳婳同学,我放心不下居里先生和她两人.那一天,正好也是母亲节,我又想起我娘,忍不住写 ...

  • 散文《抄家之痛》

    那年遭遇抄家,我刚刚九岁.­ 记得那天夜里四处好黑.月亮不见升起,只有几颗星星眨巴着,困涩难熬的眼睛.因为我和小朋友们玩捉迷藏的游戏,所以很晚很晚才回家休息. 就在我刚刚入梦之时,一阵咚!咚!咚!的砸 ...

  • 一户人家十五个娃

    (图文无关) 周英文是杭锦后旗三道桥镇黎二村的党支部书记,日前在一个采访当地农民增收的场合,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河套农村特大家庭的故事.这家人有同胞姐妹弟兄15人,周英文便是其中的一个. 周英文的父亲上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