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矫亭说》

【始】

【1】王文成公《矫亭说》真迹

【2】君子之行顺乎理而

【3】已,无所事于偏;偏于

【4】柔者,矫之以刚,然或失

【5】则傲,偏于慈者,矫之

【6】以毅,然或失则刻,偏

【7】于奢者,矫之以俭,

【8】然或失则陋。凡矫

【9】而无节过,过则

【10】复为偏,故君子之

【11】论学也,不曰矫而曰克,

【12】克以胜其私,无过

【13】不及矣。矫犹免于意

【14】必也,意必于私也,故 {+待补:言矫者未必能尽克}

【15】己也。矫而复其理,亦

【16】克己之道矣。行其

【17】克己之实,而以矫名

【18】焉,何伤乎?古之君

【19】子,其取名也廉,后之

【20】君子,实未至而名先

【21】之,故不曰克而曰矫,亦矫

【22】世之意也。秋卿方君时

【23】以“矫”名亭,尝请家君为之说,

【24】辄为书之。阳明王守仁识。

《矫亭说》之文是代其父王华为朋友崑山方秋卿建立'矫亭'后所作文章,此件原为手卷,但后被割裱成册页。“矫”为矫正、矫枉之意。文章论述了过柔者,矫之以刚,过慈者,矫之以毅,过奢者,矫之以俭等道理,认为完美的人必须随时修正德行,加强修养。徐渭曾评其书:翩翩然凤翥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且传矣。册页后有清人钱大昕、方治、陆世仪、归庄等人题跋。《矫亭说》是其代表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