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雪君相识就是在西宁,在2019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当时知道她负责段老师的经纪人工作,本身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的研究生,那会儿就说经常看我们公众号。每次都是在两场放映的间歇,抓紧时间在银河影厅外的小桌子旁边聊一会儿对片子的看法。后来我们的微博只要发她喜欢的导演或者作家的采访、轶事,她第一时间就会来找我交流:比如喜欢白先勇《树犹如此》,如果李安导演真的改编就太期待了;徐皓峰导演是个大妙人,在学校上课时的状态也很玄妙;石挥老师的《谈艺录》写得太好,后悔没有早点看到等等。有时她也会抱怨导筒公众号每次更新都是临近12点,虽然那会儿她很大程度上也还在工作。2020年FIRST影展的创投会后台,她偷偷向我展示了一个特别让人佩服的表格,把国内目前几百位“现役”的,还在创作的导演,按照豆瓣的评价分数,票房量,还有她自己的看法,综合起来做了一个大的表格。大概分成了几个梯队,比如老炮儿导演,年轻一代正在展露头脚的新导演等。这是她这是她的行业观察,她的小宝库,并且跟我分享——“如果是求稳,不想失手,最好是找拍到第三部片的导演,因为往往第一部小成本的片子导演自己凑凑钱就做了,拿完奖第二部突然进入大制作,容易因为没经验而犯错,第三部一般来讲见过大阵仗了,稳定了,心态上更游刃有余;拍第一部长片前就扎扎实实拍短片作品的导演是非常值得留意的,说不定就是下一个文牧野导演,如果还觉得不保险,就找一个成熟的监制老师保驾护航。”海南电影节的时候匆匆见了几面,一直都在忙,也没顾得上多聊。到了今年过年的时候,雪君让我速速去看《刺杀小说家》,回来赶紧讨论一下“大主题”——国内电影工业水平,她提到郭帆导演、乌尔善导演包括宁浩导演他们现在在做的事情实际上很能推动行业。还给我们公众号提建议,多和电影工业生产的一线发生关联,在作者电影的基础上,采访一些在这一块领域拓展的导演。到现在这些话还历历在目,她不光是真正地热爱电影,热爱生活,工作认真努力,而且一直是一个非常善良阳光的女孩儿。今年5月一起去看安藤忠雄在上海的展,门口立了一个青苹果的图,还有一首诗,她说塞缪尔·厄尔曼的《青春》英文原文——“Youth is not a time of life; it is a state of mind; it is not a matter of rosy cheeks, red lips and supple knees; it is a matter of the will, a quality of the imagination, a vigor of the emotions; it is the freshness of the deep springs of life.”这一段读起来唇齿间都是美妙韵律留下来的余味。上个月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个酒会上,我们又热烈地讨论了siff这一次看到了什么新片,和真正爱电影的人好像总是有聊不尽的话。没想到这就是我们最后一次见面。愿我们的雪君,光明自在。「导筒」潇然2020年8月2日西宁,遥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