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要知道:中国画的“神”和“意”是西方画种不可比拟的

“形”与“神”是中国古代画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所谓“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表现物象,没有“神”,不管“形”怎样鲜明准确, 也很难得其精神,所以中国画把“写神”、表现“神韵”“神似”作为塑 造形象的最高境界。

翻阅中国画论,早在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就提出了画 “犬马最难”和画“鬼魅最易”的观点,这开启了中国形神画论之先声,成为现实主义艺术创作的理论基础。

据可查文献,东晋时期,中国画中“形”与“神”的概念,第一次出 现在顾恺之画论中。其在《魏晋胜流画赞》中云:“凡生人亡有手揖眼 视而前亡所对者,以形写神,而空其实对,荃生之用乖,传神之趋失 矣。一像之明昧,不若悟对之通神也”,又说:“四体妍 蚩,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睹中。”囝顾恺之又日: “空其实对则大失,对而不正则小失不可不察也。”这正是对 “以形写神”的进一步说明。顾恺之认为“神”存在于客观对象的形 体之中,“神”是通过“形”表现出来的,没有“形”,“神”就无从寄寓,不 根据对象而画则“大失”;虽依照对象之形,但不准确地加以描绘,则 “小失”。顾恺之明确提出“以形写神”的概念,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成为书画家推崇的绘画至法。

至北宋,“形、神”的原意有了新的变化。文人画崇尚神似,欧阳 修提出了“画意不画形”的主张,开创了宋代尚神的先河。大文豪苏 东坡在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 寄无边春。?在诗中,苏东坡强调“神似”,主张掌握事物客观规律,写其 大“意”,曲其“常理”。苏轼的理论是顾恺之“形神论”的发展,他彻底 否定了形似,倡导传神,成为这一时期绘画追求的新标准。

中国画注重“神”,更注重“意”。因为“神”多在“意”之中,轻 “形”与其说是为重“神”,不如说是为了表“意”,因为“意”是构成神 似、神韵的重要条件。

中国画论中有:“笔不周意周”的说法。张彦远讲“疏体画”用笔不 同于“密体画”,“笔才一二,像已应焉。离披点画,时见缺落,此虽笔不 周而意周也。”[3b25)这里的“周”是“周密”“周到”之意。唐代书法论中 颜真卿《张长史十二意笔法记》中载有他和张旭的对话:“日:'损谓有 余,汝知之乎?’日:'岂不谓趣长笔短,常使意势有余,点画若不足。”

这里的“损”就是见“缺落”,“若不足”就是“不周”。 明代王履的观点:“画虽状形主乎意,意不足谓之非形可也。虽 然,意在形,舍形何所求意?故得其形者,意溢乎形,失其形者形乎 栽!画物欲似物,岂可不识其面?”[51(p707)这段话中他强调意境是 画的灵魂,绘画所反应的应当是基于形的“意”,是画家感受理解,情 景交融的东西,发展了宋文人画的强调自我感情,强调意趣,崇尚神似的观点。这里的“意”是构成神似和逸气所不可缺的。 清代郑绩的《梦幻居画学简明》中有所谓:“意欲苍老,笔重而劲”,笔笔从腕力中折出,“意欲淋漓,笔需爽朗流动”,“意欲简古, 笔需少而秃拙”。这里的“意”是指“笔意”,“笔”是构 成“意”的基础。“笔”本身具有刚、柔、动、静的属性,画家的感情往 往就是从各种笔法中泄出,这就是笔意。

“以形写神”“画意不画形”“笔不周而意周”是中国画论中对形与神、神与意、意与笔的辩证关系的心灵体验。而西方认知领 域的学者则通过格式塔心理学把握这一艺术现象,通过对人的 视觉、视知觉以及视知觉心理的研究,揭示视知觉及感官的理性 本质。

奥地利格式塔心理学家c·V·厄伦费尔斯于1890年提出 “格式塔质”的设想,所研究的核心就是“形”。他认为:“任何 '形’都是一个格式塔,是一种具有高度组织水平的知觉整体,它 从背景中(或与其他的物体)清晰地分离出来,而且自身有着独 立于其构成成分的独特的性质。”因此,格式塔的含义比“形”要宽泛。

德国心理学家马克思·威尔特海默(Max Werthermer)试验发现,眼睛只能收集所有的视觉刺激,而大脑负责把这些整理成连续 的图像,没有大脑把个别的感觉元素联系到一起,运动现象就不会 产生,由此产生一个著名的论断:“知觉是各种感觉综合的结果, 不是个别的感觉元素相加的结果。”

格式塔心理学在谈“形”时,非常强调它的“整体性”,这个整体性 不是指“形”本身的完整,而是指经过人的知觉活动组织成的经验中 的整体。由此可以看出,格式塔是经验中的一种组织或结构,并且与人 的视知觉活动密不可分,而对于“不完全图形”造成的“空缺”部分的 整体把握或者对“空余”的补自,又都是在经验整体的前提下把握的, 它需要依赖观者从视觉上和心理上对其进行不同的补充和完善。

我们的视知觉总试图把视野中的不完全形态组合成为一个完 美的整体,如果主视野中图形是不规则的、不完全的,我们的机体内 就会产生一种张力。我们的视觉就会基于这种张力,自动对不完全 形进行重新组织,使其成为“完全图形”——即完美图形,这个过程 是一种能动的自我调节过程,是在以往的视觉经历中去找寻与那些 不完全形相同或相似的信息作参照,并互相整合而获得视觉所熟悉 的图形的过程。从不完美到完美、从不平衡到平衡,伴随着这些变化 过程,观者的内在心理感受也经历着从紧张到松弛,从对立到和谐 的复杂多样的知觉感受过程。

而“笔不周而意周”与格式塔完型理论的结合,将为现代艺术 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创意表现图形在现代视觉传达设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这一领域,“形”也经历着另一种微妙的形式改变,这就是从“完全”的形,过渡到形的更高状态——“不完全的形”。“不完全的形” 中残缺或空白部分,会带给人缺憾和不协调的内心感受,人体的自我调节倾向追求平衡,使之完美。

“不完全的形”够不同程度地造成人们的视觉或心理的停 顿,这种停顿又能够突破某些视觉媒介的限制.;i发人的内心刺 激,从而提高了图形的审美效果和传播力度。、而这正是中国画 论“不到之到”“不周之周”的意趣,也是格式塔心理学中“整体 之美”的基本概念所要阐明的东西:图形“笔不周”的部分恰恰激发了人的想像,提供了创意的 天地,足“意周”的具体体现,更是整体之美的最高境界。以中国 古代哲学为基础的中国画论和以西方哲学为基础的西方艺术 心理学理论都有大量证据表明,在艺术认知领域,是想象完成 了创造性思维。正如英国哲学家R.G.柯林伍德对艺术的理解: “艺术是纯粹的想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