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全燕:厌学背后就是孩子的无助、无望、无资格
(原创文章,作者:温全燕 审核:何良庆)
前几天,和高校从事学生心理工作的一位朋友聊天,她和我了这样一个案例:一位大三学生,入学成绩为班级第一名,系里的前三名。结果,开学一个学期下来挂科3门,第二个学期下来挂科累计到8门,接下来的几个学期学习越来越糟糕。
收到学校责令退学的通知后,他的父母从外地连夜赶到学校看到面黄肌瘦一脸茫然的儿子依然在若无其事的坐在电脑前玩游戏。无论父母怎样哭喊,怎么责问,孩子就那样茫然的看着父母……
再后来,朋友在和这位学生的家长沟通中,发现孩子出现这种问题其实早已经有端倪可循:这位学生的父母对他要求非常严格,尤其是母亲。母亲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对孩子的要求只有一个那就是学习好。
只要考试考得好,其他什么都可以商量。孩子从小到大无论做什么是被否定,而只有按照妈妈的安排做才是对的,在这种状态下,他养成了对妈妈严重依赖的同时,更成为了一个“提线木偶”,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从不反抗,也从来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就这样一个孩子,一路跌跌撞撞的长大了,进入大学的他,没有父母的安排,带着他从小到大对学习所有的厌恶情绪,他再也不想学习了,不学习,可以干什么呢?从小习惯了“提线木偶”的他, 瞬间失去了方向,更可怕的是从小到大之,只知道学习,不和周围人沟通的他,在同学中显得很呆板很木讷,没有任何同学愿意和他沟通和交流,更别谈喜欢他的女生了,这种窒息的人际关系迫使他开始寻求让自己快乐起来的元素,就这样他一头扎进游戏的虚拟世界后,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酿成了悲剧。
上面案例中的孩子,在大学中出现了厌学逃学,有些孩子在初高中,甚至五六年级就开始了厌学,比如被动应付学习、不写作业、经常旷课、迟到、逃学、不去学校,甚至出现恨老师、恨学校的心理活动,更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很多生理反应,一想到去学校就出现头疼、恶心、腹痛、脾气暴躁甚至歇斯底里等症状。
厌学的孩子年龄段各不相同,症状也各不相同,但是造成厌学的规律却是有迹可循的。接触了大量厌学儿童及其家庭后,我发现厌学背后其实质是孩子深深的无助、无望、无资格状态。
第一:无助的源头不是不想学,而是不会学,学不会,或者没法学。它伴随着因为感受不到被爱而产生的焦虑情绪。
前段时间,做了一个初一孩子的咨询,从小到大,他总是属于班级尾巴上的那个孩子,无论他有多努力,他总是无法让自己的成绩好起来。他的父母在1-4年级时,无法接受他这种状态,几乎全家每天都在焦灼中度过,每天睡前的愿望就是明天各科老师不要在群里点名。四年过去了,他的父母从奔溃疑惑到慢慢接受,见到人就说自己就是这样的命,生了个这样的孩子。看上去是接纳了孩子的学习能力弱,但背后那份对孩子的期待依然让他们从语言到身体语言都在给孩子传递“你做的不够好”。
常年感受不到父母对自己的接纳,更感受不到父母对他的爱,这个孩子终于在六年级的时候无法再忍受学习给到他的这种压力,他开始逃避学习了。有很多家长可能会问,家长如何说或者如何做,会让孩子感觉自己做的不够好,感觉不到被爱呢?
接下来,我们可以一起来读以下四句话,在读的过程中,大家可以用心去感受读每句话的感受:
“就考这几分,你怎么那么笨呢?”
“我给你讲了那么多遍,你怎么还是听不懂?!”
“你瞪着我什么呢?我说你笨,你还不服气吗?”
“背了那么长时间了,还是记不住!就你这猪脑子,我都替你丢人!”
常常听见身边的父母这样责怪孩子,他们看起来对孩子都是恨铁不成钢,却更像是在说:“你能力太差,不值得我的认可。”试想,一个长年累月在这类频繁否定声中长大的孩子,他会觉得父母有多爱他?学习有多快乐?
第二:无望的源头是看不到希望,不知道为什么学。它伴随着因没有方向感而产生的迷茫情绪。
一个初三的女生,在临近中考时,突然和妈妈说自己不想上学了。
妈妈听到这个消息非常的震惊,那个从小到的“别人家的孩子”,怎么会生出这样的想法?这太恐怖了!
在和女孩沟通后,我才了解到她是在看了一些文学类书籍后开始对人生了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探索,她开始问,“人为什么活着?我们拼尽全力去追求的终点到底是什么呢?我们人生到底应该往哪个方向跑?”她还告诉我,她长大了想做一个导演,拍自己想拍的电影,可是她的妈妈告诉她,“作为一个女孩子,长大了做一个国学老师就很好,拍什么电影。”
在我给孩子清晰的过程中,她突然意识到无论做导演还是做个国学老师,在今天努力的方向其实是一样,那就把自己的学科成绩学好,考个好的大学,到那个时候再去决定到底做什么也不晚,因为毕竟人总是在变化中。
这个“厌学”的孩子,很快回到了学校,并且因为自己清晰了自己的目标,她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踏实认真和拼搏,因为她的身心完成了统一,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这个孩子是幸运的,因为她通过导师的引导,看清楚了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尤其父母也在导师的建议下知道如何去尊重孩子的选择,她走出了所谓“厌学”状态。
更多的孩子,尽管不知道为什么学习,甚至包括的大学生,他们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最安全的就是随波逐流,符合社会对自己的期待,安安静静的坐在教室里学习,但没有人从更高的维度启发过此生他到底可以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
这种状态下,跌跌撞撞中长大到再也无法自我欺骗时,就有了反抗。从这个角度讲,这类孩子是非常有智慧有自己想法的孩子,一旦引导好了,孩子就可以在这个探索中找到余生拼搏的动力源泉,嗅到为自己梦想打拼的甜蜜。同时一旦孩子是这种状态,家长切忌对孩子冷嘲热讽或者用权威将孩子的想法压下去,相反,能够坐下来,走进孩子的内心,把握好孩子成长中的这个契机,对孩子的一生影响重大。
第三:无资格的源头是做什么都做不好的无价值感,它伴随着因总是表现不好而产生的愧疚情绪。
之前接触过一位初二的小女孩,她的父亲是一位海员,常年在外。从小到大,她和爸爸一年到头见不上几面。
初一那年,爸爸换了工作,回到了她和妈妈身边。多年没有在孩子身边的爸爸,回来后发现女孩特别的胆小,声音很小,上课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下决心给她改改这个“坏毛病”,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但是当孩子接受的慢时,他就开始歇斯底里,说“我在外面辛辛苦苦漂泊那么多年,还不全是为了你,你为什么会成为这种样子?你太让我伤心啦!”
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后,孩子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她开始整夜的睡不着觉,一说到去上学就开始发抖。看着每天呆在家里,那里都不去的女孩,忍无可忍的爸爸,一时没有控制住自己的情绪飞起一脚将女孩从沙发上踹下去,女孩从那以后眼神黯然,经常恍惚。
后来,当爸爸妈妈带着来到工作室,那一刻,看到孩子小小的年龄那双空洞黯然的眼睛,我抱了抱她,她瞬间嚎啕大哭着说:“温老师,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很优秀,成为父母的骄傲,可我拼尽全力还是做不到,我很没用!”
和爸爸妈妈沟通中,我进一步了解到孩子从小由妈妈一个人带大,因为爸爸常年不在家,妈妈一直全职在家,于是把所有的期望都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每每孩子没有达到她的语气,她都会眼含泪水,生无可恋状和孩子表达,“我一个人带着你容易吗?你为什么不能争口气?”长时间达不到妈妈的要求,深深活在愧疚中的她,在爸爸回来后更猛烈的打击下,终于不堪重负,奔溃在自己的对爸爸和妈妈的愧疚中。
哪些语言容易让孩子陷入深深的无价值感而造成愧疚呢?比如“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就出去工作了!”“我为你付出了这么多,你为什么这样回报我?” “我过得那么辛苦,还不全是了你?!”“你成绩那么差,对得起我为你花了这么多学费吗?”
类似这种表达给了孩子太多太多的愧疚感,让他们感觉自己没有用,感觉自己父母不够幸福的根源,这种深深的愧疚感是孩子生命中的不能承受之重。
上边三部分中提到的三种情绪,焦虑,迷茫和愧疚等在一种情绪不断叠加或者三种情绪的复合叠加中会越来越大,当叠加到孩子无法承受时,孩子的“厌学”就产生了。惟愿天下父母都能随时觉察自己说的每一句话给到孩子的感受,如果你真的无法确定那些该说那些不该说,有一个简单的标准就是:说每一句话,之前都问自己,这句话是给孩子增加力量还是减少力量?
(来源:游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