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宇宙混沌之时,一只老鼠在黎明前夕将混沌咬破一个口,于是气流通畅,天地始开。这个传说,将老鼠推上了创世神的地位。
子鼠开天,鼠兆丰年。2020年为中国农历庚子鼠年,鼠为十二生肖之首,鼠年则寓意着一个新轮回的开始。各属相中,鼠既无龙之灵奇、虎之威猛,亦不如牛羊驯顺、犬马忠诚,但居然鳌头独占,地位颇为不凡。鼠的形象也经常被表现在形形色色的历史文物之中,不论石刻、陶俑、雕像,都有鼠类出没。
▲隋代 鼠首人身俑 武汉博物馆藏
▲明 “正斋铸”款铜抱栗鼠 故宫博物院藏
▲明 青玉瓜鼠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青玉十二辰-鼠 故宫博物院藏
▲清 金丝小鼠 故宫博物院藏
▲清 象牙雕松鼠葡萄图洗 故宫博物院藏
十二生肖以造型俑的出现,大概在隋朝。十二生肖俑,又称为十二支神像、十二时神等。武汉博物馆藏的这件隋代鼠首人身俑,高28.5cm, 底座长28.5cm,宽20.5cm。俑身着长袍,宽衣博袖,腰束丝带,拱手盘膝而坐,通体施彩绘(多已脱落),鼠首面部特征刻画细致。要说到十二生肖文物,圆明园中的十二兽首应该位列前茅。英法联军侵略圆明园时将十二兽首掠走后,它们便流落四方。2013年,鼠首和兔首由法国皮诺家族无偿捐赠中国,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鼠首小眼圆睁,双耳上翘,须毛历历可辨,造型极为生动写实。上海博物馆所藏铜鎏金持鼠黄财神像。此财神像头戴五叶宝冠,上身袒露,胸腹间装饰璎珞,下身着裙,跣足。右手上举拇指轻拈中指与无名指,左手托吐宝鼠,横置左腿上。下部方形台座满刻缠枝宝相花。高5.8厘米,口径2.5厘米,底径3.2厘米,腹径7.7厘米此水盂圆唇,小口,肩部一侧有系,另一侧堆塑鼠,生动形象。此类水盂不仅元代龙泉窑生产,景德镇窑也较为常见,多见双系或无系,以印花或点褐彩装饰为主,像这种单系及堆塑鼠装饰较为少见。青白釉鼠形砚滴 明晚期 高3.6厘米,长6.3厘米该砚滴以瑞鼠为形,蜷身弓足,前爪抱瓜果,瓜果连通鼠身可储水,鼠口一侧衔有稻穗。器身施青白釉,鼠目以青花点缀。模制成型,鼠背处可见清晰的合模痕迹。此玉器,白玉质,糯润有泽,圆雕坐像,鼠首人身,着交襟宽袖长袍,曲膝半趺,手持经卷,闲适安详。上海博物馆所藏原作为一组十二件,以拟人手法雕姿态各异的兽首人身十二生肖坐像,造像多手持具象征意义的物件。千百年来,无数有关于鼠的传说故事,为我们绘就了一个可亲可爱的老鼠形象,与现实中那个“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截然不同。受传说故事的启发,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中也有许多鼠灵精怪的可爱老鼠。老鼠什么时候开始出现在书画作品中,已经无从考证了。虽然文字记载,最早的画鼠图有唐代边鸾的《石榴猴鼠图》、北宋徐崇嗣的《茄鼠图》、后蜀黄荃的《鼯捕鼠图》等等,但原作均已遗失。
而宋末元初的钱选画的《黠鼠图》可能是现今为止最早的一幅以老鼠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了。钱选与赵孟頫等人并称“吴兴八俊”,尤见宋代宫廷工笔画之风采。《黠鼠图》中的老鼠正在偷食瓜果,每只老鼠的形态不一,笔触以细腻的手法将老鼠的狡黠形象跃于纸上。
清·费丹旭《灯鼠》 纸本设色,99.5×36.5cm,1840年以画仕女闻名的清代画家费丹旭绘有《灯鼠》一作。红烛刚刚熄灭,余烟未散,灯下老鼠已然成群结队,纷纷争抢瓜子、石榴、葡萄。此画借用鼠子偷油的典故,巧妙安排,展现了作者的闲情逸趣。虚谷以后,以鼠入画的画家渐多,高奇峰、张大千、徐悲鸿都画过老鼠、松鼠题材。尤以齐白石齐白石先生笔下之鼠最为人称道,其气韵生动、形神兼具,极尽鼠类机敏伶俐的特点,以其浓郁的生活气息带给大众无比的亲和力。
高奇峰《三鼠图轴》画有红白萝卜、冬菇、花生、瓜子等蔬菜、果实散于地面。画幅下方有三只老鼠伏在谷穗上摄食。三只鼠位置分布清晰明了,形态各异、神情机敏,其生动的造型显示了画家的作品是源于生活观察的。张大千《灯鼠图》绘一小老鼠正奋力爬上灯台,偷吃灯油,更是直接取材自“老鼠偷油”的典故。画家运用娴熟的泼墨技法,笔触浓淡有致,几笔间勾勒出灯台与老鼠,极为生动,使画面富于动态,情趣盎然。徐悲鸿《十二生肖册》之《老鼠》中,两只小老鼠一前一后,弓着身子,忽闪着两对大耳朵,圆溜溜的眼睛中透露着顽皮。在齐白石的笔下,鼠与油灯常常组合在一起,“灯”谐音“丁”,“鼠”谐音“储”,依旧不离人丁兴旺、富贵生财的吉祥主题。所谓“仓鼠有余粮”,唯有仓禀充实,小小老鼠才能够跟着饱腹,故而不少画家也常绘瓜果遍地、群鼠欣然于此间觅食的场景,俨然一派盛世丰年、子庶丰登的图景。当代鼠画也可圈可点,尤以黄永玉、韩美林具有代表性。
黄永玉一生以“鼠”为题的作品很多,其中原因离不开黄永玉自身出生于鼠年,从而鼠变成创作“独角戏”里的主人公,以鼠自喻、喻人,笑傲人间俗事。也因此,他作品里的老鼠或调皮或狡猾淘喜,或机警伶俐,或贪婪可笑。幽默诙谐、夸张稚拙之间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