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名优特产:荔枝,不仅是一种夏季时令水果这么简单,故事多多

荔枝,原产于岭南地区,如今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都有种植栽培。又到了荔枝成熟的季节,人们可以大快朵颐了。

说到荔枝,在西汉司马相如《上林赋》中就能看到,在文中,荔枝写作“离支”,就是割去枝丫之意(古人已认识到,这种水果不能离开枝叶,假如连枝割下,保鲜期会加长)。威记家乡产荔枝,从小威记就喜欢吃,买的时候也发现,只要是不带点枝丫叶子的荔枝,确实感觉不怎么新鲜。

《本草纲目·果三·荔枝》中也有对荔枝这个名字由来的解释:“按白居易云:若离本枝,一日色变,三日味变。则离支之名,又或取此义也。”不过作为顾客,谁会喜欢带枝丫叶子的荔枝呢,因为压秤啊。一般去超市买,都会把枝丫叶子去掉,这样可以尽可能地多吃上一些荔枝啊,哈哈!才不管是离支还是离枝,实惠才是硬道理!

到了荔枝成熟挂果的时候,威记可以一日三餐都可以只吃它,很多人说吃多荔枝会上火,但是,威记却没这样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体质的缘故!

听说今年荔枝丰收,但是价钱却有些低,真是饱了饕餮苦了种荔枝的人。

夏至节气马上到了,最让人惦记的估计就是广西玉林的荔枝狗肉了,吃狗肉就荔枝,可能也是现在人的一种时尚吧?总之,荔枝狗肉也成了一个话题。好不好吃倒是成了其次。

翻开历史看,好像没有一种水果有荔枝这样多的话题,关于荔枝的好坏,真是毁誉参半。

大吃货苏轼谪贬广东惠州的时候,最喜欢吃荔枝,他甚至感叹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真喜欢也好,自嘲也罢,总之,荔枝是深得这位吃货的心的。

他甚至还在研究杨贵妃吃的荔枝是不是从岭南运上去的。据他在《通鉴唐纪》中也写道:“此时荔枝自涪州致之,非岭南也。”

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这个在晚唐大诗人杜牧所作的《过华清宫三首·其一》 中变得人尽皆。他的一句“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使得荔枝从一种水果佳品,成为了一种祸害的水果。

这个锅,荔枝不背!

要怪只能怪杨贵妃喜欢吃荔枝,这从侧面也反映出荔枝的好吃和魅力。传说杨贵妃是广西玉林人,广西人不喜欢吃荔枝的还真是少数。谁叫那个时候没有冰箱和那么好的保鲜技术,想吃荔枝只有动用驿站的运输通道,八百里加急,才能吃上新鲜的荔枝。这唐明皇为了讨贵妃欢心,也是下了血本了。

也因为杨贵妃喜欢吃荔枝,所以,荔枝品种里多了一种叫妃子笑的品种。

荔枝好吃,但是,历史上因为荔枝而当上状元的事,却是显得有些奇葩了,别说,历史上还真有这么一位因写荔枝而当上状元的。

他就是五代十国时期的龚州人(今广西平南)梁嵩,他在南汉白龙元年(公元925年),到南汉首都广州参加殿试时所作,并以一首《赋荔枝诗》获得殿试第一名——状元

这个南汉帝刘龑(龑:是刘陟为自己创造的字,读“岩”音,意是“飞龙在天”。)更是奇葩,他亲自出试题,那时候正是荔枝成熟的季节,也是那个时代高考的季节(科考),可能是他也喜欢吃荔枝,并且在殿堂上正吃着荔枝,脑子灵光一闪,随性就用荔枝作为一个国家级考试里的作文题目来出。

也多亏了梁嵩正是出自荔枝之乡-(龚)州(今平南),在《果谱·二如亭群芳谱》载:“浔州亦有荔枝,独平南所出最佳,皮色绿而杂,以红点斑驳可爱,名曰:绿叶香,味亦不下鬱林(玉林)”自幼接触荔枝的他,对于荔枝那是相当的熟悉,生于乱世,又心有抱负,区区荔枝成了他寄托心中宏愿的载体,一首《荔枝诗》跃然纸上:

露湿胭脂点眼明,红袍千颗画难成。

佳人胜尽盘中味,天意偏山岭外生。

橘柚远惭登贡籍,盐梅应合共和羹。

金门若有栽培地,须占人间第一名。

南汉帝刘龑看到这首《赋荔枝诗》,真是没想到这样一个平常的水果(在岭南地区,荔枝真的平常,因为盛产啊)竟然也能写出如此有气势的一首诗。此人不当状元,还能有谁?

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吃荔枝只是知道,“哇塞,好吃!”可是对于梁嵩来说,他可是要“须占人间第一名”的。所以说有文化的人就是不一样。

高考来临,不吃上一挂荔枝也沾沾状元的喜气?在荔枝的品种里,也有“状元红”这个品种呢!祝广大高考生考试顺利!

荔枝熟了,就放开吃吧。

这里是广西!发现美食,感受美食,讲述美食!

我是阿威,用温暖的文字,记录多彩的美食!谢谢阅读关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