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常用腧穴——大肠俞

非主流针灸
传承针灸
学习交流
扫描关注

【穴名释义】

“大肠”,大肠腑;“俞”,指背俞穴,即脏气转俞之处。本穴为大肠之气转输之处,故名“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腧穴。

【定位取法】

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约平髂嵴最高点。两侧髂嵴最高点水平为第4腰椎棘突,在其下方旁开1.5寸取穴。

【穴性特点】

本穴乃大肠之背俞穴,为大肠之气输注之处,与大肠关系密切。具有培土健中、消积滞,调肠腑清积热,强筋骨、利腰膝的作用。《针灸大成》: “主脊强不得俯仰。”《千金翼方》: “主肠癖泄痢。”本穴是临床上治疗肠道疾病及腰骶病变的常用穴位。

【主治概要】

1.本穴为大肠的背俞穴,具有培土健中、消积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腹痛、腹胀、肠鸣、泄泻及痢疾、肠痈等。

2.本穴具有强筋骨、利腰膝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腰脊骶髂疼痛、脚气及现代医学的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

3.本穴具有调肠腑清积热的作用。可用于治疗便秘、脱肛。

4.现代临床研究表明,大肠俞穴皮内注射灭菌注射用水可出现明显的分娩镇痛效果。

【临床应用举例】

1.慢性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非特异性的大肠炎症。主要症状有慢性腹泻或便秘,双侧腹部及双侧下腹部的钝痛或隐痛,或腹胀,大便带黏液有些伴肠鸣。以直肠炎症为主者可表现为少腹膀胱区的胀痛和尾骶部的坠胀。导致慢性结肠炎的因素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2种:一是指肠道感染了细菌、霉菌等病毒,使肠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二是指由于人的身体过度疲劳、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以及情绪容易激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诱发慢性结肠炎的发生。

(1)穴位埋线法:在距离大肠俞1~2厘米处的两侧,做好标记。皮肤消毒后,在标记处用利多卡因做皮内麻醉,用持针器夹住带羊肠线的皮肤缝合针,从一侧局麻点刺入,穿过穴位下方的皮下组织、肌层,从对侧局麻点穿出,剪断两端线头,放松皮肤,轻轻揉按局部,使羊肠线完全埋入皮下组织内。敷盖纱布3~5日, 1个月后可换对侧大肠俞埋线。

(2)温针灸法:直刺1~2寸,局部酸胀得气后,将直径约1厘米,高约1.5厘米艾卷置针柄上施灸,灸2壮。

2.痔疮 痔疮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门直肠底部及肛门黏膜的静脉丛发生曲张而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柔软的静脉团的一种慢性疾病。通常当排便时持续用力,造成此处静脉内压力反复升高,静脉就会肿大。妇女在妊娠期,由于盆腔静脉受压迫,妨碍血液循环常会发生痔疮,许多肥胖的人也会罹患痔疮。外痔有时会脱出或突现于肛管口外,但这种情形只有在排便时才会发生,排便后它又会缩回原来的位置。无论内痔还是外痔,都可能发生血栓。在发生血栓时,痔中的血液凝结成块,从而引起疼痛。

挑刺法:将穴位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表皮,向内深刺,可挑出白色纤维样物,挑后以酒精棉球消毒,贴上胶布。1次挑一侧, 3~5日后挑另一侧, 2次即可。

3.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 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是中青年女性腰腿痛常见的主要的病因之一,据有关资料报道,在腰腿痛的妇女中检出率高达18.82%,其中年龄≥20岁和≤40岁者占90.11%。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X线表现颇具特征性,因此,诊断不困难。骶髂关节致密性骨炎的病因,目前虽然尚未完全明了。但是妊娠、分娩、外伤、感染可能为其病因。

毫针刺法:采用30号3寸毫针,向下平刺2.0~2.5寸,透小肠俞,局部酸胀,扩散至骶髂关节处,留针20~30分钟。

4.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指在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的疼痛,自臀部沿大腿后侧、小腿外侧向远端放射,可由多种疾病引起。本病分为原发与继发2种,以继发多见。继发性坐骨神经痛主要是由于其邻近结构的病变所引起,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及腰椎肥大性脊柱炎、腰椎结核等,引起根性坐骨神经痛。坐骨神经干邻近的病变,如子宫附件炎、肿瘤、臀部肌内注射部位不当等,引起干性坐骨神经痛。针灸大肠俞主要对腰椎引起的坐骨神经痛效果较好。

毫针刺法:采用30号3寸毫针,针尖略向外,进针2~3寸,使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可配以局部阿是穴,两穴接电针,选用疏密波,频率2/100赫兹,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时间30分钟,每日1次, 7日为1疗程。5.便秘 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每2~3日或更长时间一次,无规律性,粪质干硬,常伴有排便困难感,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症状。引起便秘的原因有肠道病变、全身性病变和神经系统病变,其中肠激综合征是很常见的便秘原因。中医学认为便秘不仅与大肠的传导功能失调有关,而且与脾胃的纳、运、升、降,肾的温煦与气化功能失常有密切的关系。针灸治疗便秘有较好疗效。

毫针刺法:采用30号2寸毫针,直刺1~1.5寸,使局部产生酸胀感或向腹部传导,留针30分钟,每日1次, 10日1疗程。热结配合谷、曲池;气滞配中脘、行间;寒秘加灸神阙、气海。

(0)

相关推荐

  • 先睹为快!张胜兵为您详解针灸远近分类及配穴绝技!

    武汉张胜兵 张胜兵中医 今天 腧穴距离病位的远近分类. 由于医者的体会不同,就腧穴位置与病位位置而言,可以分为局部处方.远端处方和远近结合处方三类. 好,我们先看一下病位局部处方,以病位的局部或临近的 ...

  • 针灸常用腧穴——百会

    [穴名释义] "百",形容很多;"会"指聚会,意指多脉聚会.而头为诸阳之会,乃手足六阳经.督脉的交会穴,又穴居巅顶正中,为三阳五会之所,故而得名. [定位取法] ...

  • 针灸常用腧穴——大椎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之下,第1胸椎棘突之上,因第7颈椎棘突在后颈部,解剖标志上最大最高,故名大椎,属督脉经. [定位取法] 第7颈椎棘突之下凹陷中.用体表固定标志取穴法,于后项部正中线上 ...

  • 针灸常用腧穴——上星

    [穴名释义] 该穴处于头上,如星之居上,故名. [定位取法] 头前后正中线上,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骨度分寸法:从前发际至后发际合12寸,本穴在此分寸之前1/12与后11/12之交界处,采用对折法.手指 ...

  • 针灸常用腧穴——命门

    [穴名释义] "命"即性命.生命;"门"乃生气出入通达与维系生命之处.本穴位于两肾中间,是人体生命元气的重要门户,且因肾主一身之本,故名命门. [定位取法] 该 ...

  • 针灸常用腧穴——腰阳关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第4腰椎棘突下,命门之下二椎,是人体真火阳气到达命门所必须经过之关隘,故叫阳关.因该穴位于腰部,故名腰阳关. [定位取法] 该穴位于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左右双髂嵴连 ...

  • 针灸常用腧穴——水沟

    [穴名释义] 该穴位于状如"水沟"的人中沟中,有如承接鼻涕之沟渠,故名水沟,又名人中. [定位取法] 人中沟正中线上,上1/3与下2/3交会处.将患者人中沟均分为3等份,上1/3与 ...

  • 针灸常用腧穴——关元

    [穴名释义] "关",有封藏之意;"元",指元阴元阳之意.本穴居丹田,内应胞宫精室,为封藏一身真元之处,故名关元.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骨度分寸 ...

  • 针灸常用腧穴——气海

    [穴名释义] 本穴位于脐下,"脐下,肾间动气",即元气,为先天元气汇聚之处,善治各种气病,兼是强壮保健穴,故名气海.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下1.5寸.骨度分寸法:取穴时采用 ...

  • 针灸常用腧穴——中脘

    [穴名释义] "脘"同管,原指胃内腔.因该穴位居胃的"中"部,故名中脘,此亦是相对于上脘和下脘而言. [定位取法] 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骨度分寸法:前正中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