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史话(27)贝尔不等式怎样验证爱因斯坦错了?
1935年,爱因斯坦、罗森和波多尔斯基,三人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这篇论文是爱因斯坦对量子力学的最后一战。
在论文中爱因斯坦承认哥本哈根诠释的逻辑一致,而且目前看来,也也与实验结果相符,但是一个正确的理论,不应仅仅如此,还需要是一个完整的理论。
言外之意就是,爱因斯坦认为量子力学现在还不完备,存在现实性的物理因素还没有被量子力学包含在内。
比如,测不准原理说,我们不能同时准确的测量出一个量子客体的动量和位置信息,那哥本哈根学派就认为,测不出就是不存在。
否定了独立于观察者的客观现实性,那么爱因斯坦认为,你测不出,并不代表人家就没有准确的位置和动量信息,在某一时刻说不定人家就有准确的位置和动量信息,只是你测不出来而已。
EPR论文就是想证明,存在独立于观察者的客观物理因素,比如电子有确定的动量和位置,而你量子力学并不能包容这一点,所以量子力学不完备。
EPR论文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就提出了一个思想实验,也就是众所周知的EPR悖论。
说,在矩阵力学中,电子的位置和动量,这两个物理量不可对易,也就是不满足乘法交换律,因此我们不能在任何一个时刻同时测量出电子的动量和位置信息。
但是两个粒子之间的相对距离和动量之和,这两个物理量是对易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任何时刻,同时测量出两个粒子之间的相对距离和总动量。
好,现在有两个粒子A和B,它们互相接触碰撞以后,然后朝着相反的方向运动,这两个粒子之间的动量守恒,相对距离已知。
假如这两个粒子现在相距数十光年,现在我们精确测量粒子A的动量,那么根据动量守恒就能知道粒子B的动量,这说明粒子B的动量是一个确定的现实性的物理量。
同样的,如果我们测量粒子A的位置,根据相对距离,我们就能够知道粒子B的位置。这说明了粒子B的位置也是确定存在的物理量。
注意这两个测量过程并不是真实的测量,也不是连续的测量,仅仅是一个思想实验而已。
而且根据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也不能同时准确的得知粒子B的位置和动量,因为我们测量了A的位置以后,就会对A产生干扰,进而导致A的动量发生变化,那么我们再次测量A的动量的时候,获得B的动量也是不准确的。
这个思想实验只是想告诉我们,B粒子同时具有的动量和位置信息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物理量。这里可能稍微有点绕,不过不要紧,你要是没听懂,在后面还有这个思想实验的简化版本。
我们接着说,爱因斯坦这个思想实验的关键在于,由于两个粒子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爱因斯坦认为不存在超光速的相互作用,所以我们在测量A的位置的时候,虽然对A的动量产生了干扰,但不会对B的物理量产生任何干扰。这就是爱因斯坦的局域性假设。
这也是这个思想实验的基础,往后在对这个思想实验进行验证的时候,其实就是在验证爱因斯坦关于局域性的假设是否正确。
那么,根据这个实验,爱因斯坦就认为,粒子B同时具有的位置和动量是真实的,而量子力学却通过测不准原理,否定了一个粒子真实存在的物理量,这只能说明量子力学不完备。
EPR论文在5月份发表以后,就立刻引起了轰动,纽约时报大标题写道:爱因斯斯坦再次攻击量子论。也引起了哥本哈根学派的惊慌。
玻尔对此做出了回应,在10月份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跟EPR论文的一样,《能认为量子力学对物理现实的描述是完备的吗?》
玻尔在文中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波尔说,对粒子A进行测量,也会干扰粒子B,比如我们测量了粒子A的位置,对粒子A的动量造成了干扰,那么粒子B的动量也会受到干扰。
所以,爱因斯坦说的定域性在量子力学里并不正确,因为粒子A和粒子B是一个整体,它们两个被共同的波函数Ψ所描述,既然粒子A和粒子B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处在同一系统中,那么就不能把它们分开来对待。
既然粒子A和粒子B是一个整体,那么对粒子A的测量就会干扰到粒子B,而且他俩之间并不需要传递任何信息。
玻尔的描述就是所谓的纠缠态,也就是量子纠缠。
很显然,玻尔这样的说法并不能彻底地否定定域性,因此也说服不了爱因斯坦。当时很多人认为,他俩的争论现在纯粹就是思想上的争论,不会有什么结果。
因为爱因斯坦所说的思想实验,并没有可验证性。不过,薛定谔看到EPR论文以后,还是比较兴奋,至少哥本哈根学派这次也给不出满意的答案。
他就写信给爱因斯坦说,你这次算是抓住了哥本哈根的小辫子。爱因斯坦也鼓励薛定谔,要不你也写点啥,助助威,趁热打铁,灭掉哥本哈根的嚣张气焰。
就在同年的11月,薛定谔就写了一篇文章,名字也起得很有讽刺性,叫《量子力学的现状》,这这篇文章里,就出现了那只命运悲惨的猫,也是大家熟知的薛定谔的猫。这只猫,我们下节课再说。
现在,我们接着说,EPR悖论。前面我们说了,爱因斯坦的定域性和玻尔所说的非定域性无法验证,这件事到了1952年出现了转机。
波姆改进了爱因斯坦的思想实验,使他变得更为简洁,也具有了可验证性,就是现在我们常听到的版本,量子自旋的纠缠态。
说,一个体系由两个自旋为1/2的粒子组成,分为为粒子A和粒子B,且这个体系的总自旋为0,那么这两个粒子的自旋就会在同一时刻处在相反的状态。
现在让这两个粒子分开,相距几十光年,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两个粒子之间有任何可能的信息传递,那么根据哥本哈根的解释,粒子A在没有测量之前,就会处在自旋向上和向下的叠加态,粒子B同样是处在自旋向上和向下的叠加态。
当我们测量粒子A的时候,粒子A的波函数就会塌缩,瞬间处在一个确定的本征态中,也就是,粒子A要么自旋向上,要么自旋向下。
同时,相距很远的粒子B为了保证体系的总自旋为0,那么它的波函数也会瞬间坍缩,表现出与粒子A相反的自转状态。
在哥本哈根的解释中,对粒子A的测量,会瞬间的影响到粒子B的状态。也就是说,量子力学是非定域性的。
而在爱因斯坦的经典解释中,粒子A和粒子B在分开那一刻,就已经具有了确定的自旋状态,比如在分开的时候,粒子A的自旋向上,它就是一直向上,只不过我们没有测量,不知道而已。
那么粒子B的自旋就一直向下。当我们测量了粒子A的自旋以后,发现它自旋向上,其实我们是获得了一个已经是确定事实的物理量,同时我们也就知道粒子B,肯定是自旋向下的。
在爱因斯坦的解释里,没有所谓的不确定的叠加态,也没有远距离的相互作用。一切从一开始就确定了。
举个,我们常会听到的例子,这个例子也比较形象,比方说,你现在有一双手套,现在你闭上眼睛随机它们分别装到两个盒子里,然后一个寄给远在北京的亲戚,一个寄给远在上海的亲戚,北京的亲戚一看,盒子里是右手,那么他就可以断定,上海的盒子里一定是左手。
爱因斯坦的想法就是这么简单,分开前就是已经确定的事实,只是我们不知道而是,随后我们的测量,只是知道了既定的事实而已。
所以,在对量子自旋纠缠的思想实验中,爱因斯坦的观点是确定性和定域性,哥本哈根的观点是不确定性和非定域性。
那么如何去测量谁对谁错呢?这事也是在1963年有了转机,物理学家贝尔,他在欧洲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但他对爱因斯坦和玻尔的争论比较感兴趣,而且他一直也支持爱因斯坦的想法;
所以在业余时间,他就抽空研究波姆的隐变量理论,他也想搞出一个隐变量理论,证明量子力学不完备。
虽然隐变量理论没搞出来,不过他搞出了一个不等式,叫贝尔不等式。论文的题目是《论EPR佯谬》,虽然只有短短的5页,但意义深远。
有了这个不等式 ,我们就能通过实验的手段验证谁对谁错。
下面我们就简单地说下贝尔不等式如何做出终极验证?
前面我们说的电子自旋方向向上和向下,都默认是在同一方向上的测量,我们知道电子在三维空间中也有三个自由度,上下前后左右,所以电子的自旋也可以在三个方向上去测量。
这三个方向,我们标记为x方向,y方向和z方向,在同一方向上对电子A和电子B的自旋进行测量,比如在X方向上测量,那么我们就可以得到电子A的自旋可能向上,那么电子B的自旋就会向下。
我们现在人为规定,当电子A的自旋向上,电子B的自旋总是向下的时候,我们说电子A和电子B的自旋相关性为+1。当电子A自旋向上,电子B的自旋也总是向上的时候,我们说电子A和电子B的自旋相关性为-1,当电子A的自旋向上的时候,电子B有50%的概率自旋向下,我们说电子A和电子B的自旋相关性为0。
如果我们总是在同一方向上测量电子A和电子B的自旋,那么它们的自旋相关性总是+1,而且我们也无法分辨出爱因斯坦和玻尔谁对谁错,因为在它们的理论里面,电子A向上了,电子B都是向下。
现在我们换个思路,我们从X方向上测量电子A的自旋,然后从Y方向上测量电子B的自旋,然后看它们的相关性。这时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
这里电子A在X方向上,电子B在Y方向上自旋的相关性,我们就用Pxy来表示,同样的,贝尔不等式中的Pxz就代表电子A在X方向上,和电子B在Z方向上自旋的相关性。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X、Y这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θ可以从0°到180°之间变化。
按照爱因斯坦的解释,电子在分开前它的自旋方向具有经典的确定性,而且两个电子之间没有互相关联,那么当Y方向的探测器,与X方向上的探测器角度为0的时候,也就是在同一方向上对电子A和电子B的自旋方向进行测量,那么我们得到的相关性就是+1,也就是100%,电子A向上的时候,电子B总是向下。
那么现在我们让Y方向上的探测器开始,与X方向上的探测器缓慢地呈现一定的夹角,那么电子A和电子B的相关性就是降低,当Y方向和X方向上的探测器呈现出90°的时候,电子A和电子B自旋的相关性就会变成0,因为这时,当电子A自旋向上的时候,电子B会有一半的概率自旋向下。
然后我们再把Y方向上的探测器往过转,角度从90°,缓慢地转到180度,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电子自旋的相关性又会从0变到-1。
如果按照经典解释,我们做大量的检测,在统计学上画出两个电子的相关性,那么它们的相关性会呈现出线性关系。
也就是上图中的实线,看起来是一个大大的字母V,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对Pxz和Pzy进行这样的测量,如果爱因斯坦说的对,那么它们的相关性取值总是符合贝尔不等式。
但事实上,并不是这样,两个电子自旋的相关性并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图中的虚线,也就说,当时两个探测器随着角度的变化,测得的相关性跟经典描述不符。
如果从虚线上取相关性的值,就有可能突破贝尔不等式,导致贝尔不等式不成立。
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验证贝尔不等式的人,是法国的阿斯派克特,时间大约是在1981年到1982年间,他当时使用的是圆偏振光子,这跟量子自旋道理一样,圆偏振光子的旋转方向也会处在纠缠状态。
结果发现实验结果违背贝尔不等式,否定了隐变量的存在,也证明了量子力学是非定域性的。不过当时依旧有人怀疑实验存在定域性的漏洞,也就是两个光子之间可能互相以光速串供,还有检测效率不高的漏洞。
不过后来的实验都证明了,世界的本质真如哥本哈根学派所说的那样,概率性和非局域性。
后面的这些验证的实验就不提了,总之你们知道大概怎样验证贝尔不等式就可以了。下节课我们说薛定谔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