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痹胆痹浅述.doc
胃痹胆痹浅述 【摘 要】 探讨历代文献对胃痹和胆痹的论述及证治。胃痹、胆痹为六腑痹之一,是按六腑组织分类的风湿病三级痹病。中医文献对胃痹、胆痹论述较少。通过对有关胃痹、胆痹的文献进行整理和研究,以便能更清晰地认识胃痹、胆痹,更好地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 胃痹;胆痹;六腑痹;风湿病(痹病);三级痹病;源流;规范化;虚邪瘀;文献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5.10.011
胃痹、胆痹分别为六腑痹之一。五体痹[1]进一步发展可深入五脏六腑,影响六腑功能,而形成六腑痹[2]。胃痹和胆痹是风湿病的三级痹病[3-4],在临床上有一定意义。但众多中医文献对胃痹、胆痹论述甚少,且尚存争议,以致于相当一部分中医学者不知痹病中有胃痹、胆痹。本文通过相关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对胃痹、胆痹进行探讨。
1 胃痹探讨
1.1 胃痹的病名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与胃痹相关内容的论述,如《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痿论》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灵枢?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但“胃痹”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唐?孙思邈《千金翼方》亦提及胃痹。之后文献少见,直到明清时期才稍多,胃痹理论有所发展。同时,胃痹出现了一病多名。
1.1.1 胃痹 胃痹之名始见于《神农本草经》,其论苦菜主治时曰:“苦菜,味苦寒,主五藏邪气,厌谷胃痹。”其后《千金翼方》论有“腹中雷鸣,食不消,食即气满,小便数起,胃痹也”。另外,《辨证录》《症因脉治》等也论及胃痹。
1.1.2 胸痹 把胃痹称为胸痹首见于清?秦之桢《症因脉治》,其曰:“胸痹之症,即胃痹也。胸前满闷,凝结不行,食入即痛,不得下咽,或时作呕,此胸痹之症也。”但从其描述来看为胃痹,而非胸痹症状。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