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盛世大师风范——黄名芊

黄名芊,大漠山水画创始人,1935年生,江西南康人,教育部属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创始人之一,中国画资深教授;中国书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水墨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员:中国(新余)傅抱石文化艺术研究会顾问;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中国美协会员。

1961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国画专业,曾参加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山水画师傅抱石、钱松岩,属新金画派名家、

传人。经多年研究探索创立大漠山水画系列作品,被著名中国美术史论家王伯敏、美术理论家薛永年教授誉为:“填补中国画史现大漠山水之空白”。曾在北京、上海、南京、广东、山东、辽宁、江西、新疆以及德国、加拿大、阿联酋、台湾等地举办画展18次,参加各地大展多次并获奖。出版个人画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黄名芊》等20种,2012年作品《路漫漫》应邀随“神州九号”飞船遨游太空,2013年作品《驼铃声里笑声扬》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14年作品《岑参诗意》题词、个人简介应邀刻石镶嵌于北京八达岭新长城景区永久展示。专著《笔墨江山——傅抱石率团二万三千里写生实录》被誉为填补建国初美术史一个空白:大漠山水的创作与技法。

黄名芊的佳作《大漠曙光》、《路漫漫》、《播绿》、《瀚海胡杨又金黄》、《大漠深处》等,我都很喜欢,意境、墨韵足以动人。剖析他的画法,不是文人画的那一路表现,也不是脱胎于金石书法,因他经常到大漠去体验生活,是大漠自然在胸中和笔底流露,亦即带有装饰性的艺术表现。点线组织,其所形成的“面”,是空间的实体,又似光彩的凝聚。那“空间”的流动运转,那光彩的闪烁耀目,竟产生视觉上的自然变幻莫测的现象,这便是黄名芊的绘画创造。

——王伯敏(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黄名芊大漠山水,穷大漠之神变,测瀚海之幽微,不是陶情于南方的山明水秀,而是沉醉于戈壁流沙的震撼。他以宏大的气势、神奇的韵律、流沙的质感、历史的回声、荒漠的生机、时代的审美,表现了天地的大美,倾注了讴歌敬畏自然、追思历史、赞颂开发大西北的激情。他以传统为根,但向大漠追魂,以求新带动求好,以当代群体的认知和感受,赋予山川以新的审美经验,形成了语汇新颖单纯、艺术风格强烈的自家面目,贏得了业内外的称赞。

——薛永年(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

黄名芊是受过系统艺术教育和训练的画家。学院的正规教育可以成为一个人的财富,也可以成为一个人前进的包袱。许多不思进取的人,在享受过学院熏陶之后,满足于技巧技术的掌握,成为艺术创造上的懒汉。只有那些善于思考、勤于探索、敢于突破成规和藩篱的人,才有可能走人探索、创新之道。黄名芊属于后者。黄名芊牢记中国画“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的要求,努力把画面的势态和笔墨造型的情趣结合在一起,使这些作品既夺人视线,有第一眼的效果’又耐得起细细琢磨,经得起推敲。

——邵大箴(中央美术学院教授)

在新时代崛起的山水画家中,李宝林的西疆山水,黄名芊的大漠山水颇具代表性……黄名芊是上世纪60年代曾经随江苏工作团写生的山水画家,多年来他把对真山真水的感悟转换到笔墨语言的创新中,大漠山水是他从人们熟知的江南山水转换到西部山水而开拓山水审美领域具体实践,他也由此成为在表现大漠山水方面成为突出的画家。他同样不是为画沙漠而画沙漠,大漠山水的灵魂是对浩瀚自然与兴衰历史的感叹,是对神秘、静穆、宁谧心灵世界的映现与礼赞。

——尚辉(《美术》杂志主编,摘自《壮阔与崇高——新时代新疆题材美术创作的审美开拓》)

慧心独运大漠情,黄名芊先生对大漠情有独钟,数十年中执着地去解读和追求大自然中那种异乎寻常的大美之境,这是十分难得和珍贵的,观名芊先生的画作,有如读一首首意境雄阔、结构精妙的边塞新诗,令人耳目一新。沙漠——那些在寻常人眼中单调乏味的荒凉不毛之地,在先生的笔下幻化成为一幅幅变化多端、色彩明艳、结构雄阔的画幅,展现出画家慧心独运的另类美景。从这里我们读懂了先生对沙漠境界情有独钟的欣赏和解读,见识了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画贵创造,更贵有意境、有胸襟。名芊先生数十年的艰辛探索取得的辉煌硕果,可喜可贺!

——朱道平(南京市书画院原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南京市美术家协会原主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