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症实录:消风散治疗荨麻疹

门诊实录:消风散治疗荨麻疹

2021年2月15日 ,星期一。“大夫,我这老痒了,很难受,有什么办法能让它不这么痒了啊”,患者进门就开始诉苦。患者姓杨,64岁,哈尔滨退休,随闺女来京居住。“十多天前,喝酒吃烧烤,不知道咋回事给它招惹了。开始没当回事,第二天又吃海鲜。这一下全起来了,您给我瞅瞅。”老杨边说边关上诊室的门。双下肢,大腿正侧面,风团丘疹,很明显的荨麻疹。“你还查过敏源吗?我觉得你也别查了,查出来一堆,也没什么用。”我跟老杨解释说。“不查了,别费劲了。现在就是需要止痒,晚上痒的我睡不着觉,差不多2小时就得起来折腾一回。我这几天绿豆汤、赤小豆汤、钙片都吃过了,不顶事。昨天晚上我还吃了点牛肉,更厉害了,估计和吃牛肉也有关。看来以后这海鲜、牛羊肉、酒都得注意点了。”老杨有点懊悔的给自己总结经验。

古代的人们不知道风团是过敏原因引起的,因为发病较快,起病较急似风行,所以认为病因是风邪。加之有炎性引起的红痒、丘疹的表现,有时会夹杂热邪、湿热的说法。由此而衍生出祛风止痒、清热解毒、清热除湿等等各种对应的措施。这种认识在今天看来从逻辑上存在问题也是难免的。就好比说,一个人心胸宽广似大海,把心胸的宽广比喻为大海,但是这个大海是虚拟的,心胸里面并不存在真实世界的大海。所以把病因比喻成风、比喻成热,这都是基于一种假设。这种假设外表看起来是合理的,是客观的。但是这个风、这个热其实都是虚拟的,而非真实世界。尽管理论存在一定问题,但我们不妨效仿古人的经验。老杨的荨麻疹以皮肤瘙痒为主要特点,丘疹红痒,舌苔微黄偏腻。符合消风散的特征。用业内的行话来说,这叫方症思维。当然很多人说是“证”,其实“证”是不存在的,而“症”是客观真实的。所以,严格来说,应该是“方症”而不是“方证”。仿消风散:当归12g、生地15g、防风10g、蝉蜕6g、知母12g、苦参9g、荆芥10g、炒苍术9g、炒牛子12g、石膏30g、小通草3g、甘草6g。3剂。同时口服西替利嗪、维生素C。

两天后,老杨再次如约而至,这回瘙痒减轻了。效不更方,继续三剂。又过两天,2月22日,老杨再次来诊。这回老杨似乎很高兴的样子。“好多了,红斑都轻了”和第一次来一样,老杨又给我看了一眼。丘疹颜色减轻了。“你再多喝点绿豆汤吧,昨晚我们还说绿豆来着,这个时候用点绿豆汤还是有好处的。食疗胜过总比老吃药好。”我跟老杨说。既然效果还不错,那就继续用消风散吧。老杨欣然而去。下一位患者是一位77岁的老大爷,坐稳之后,对我说:“我做了那么多检查,吃了1000多块药,后背怎么还是这么痒?”查了一下病例,老人家在某院开的是过敏煎、西替利嗪、钙片、维生素C、炉甘石洗剂。看来我得换个思路了,我心里暗想。同病异治,这回该用什么招数呢?留给以后再说吧。

(使用前,before,0D)

(使用后,after,6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