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点评:你的小行书向大字转化的过程显得非常吃力
凌海涛书法作品叶培贵品评凌海涛书法先说一个小细节。因为我在高校,加上平时对古典文学比较关心,五位作者中,没注意看陈寰,前四位只有海涛拿出了自作诗。他的自作诗从立意,还有遣辞造句还是不错的,他的自作诗有一点小问题即:“传”和“宽”不在一个韵部上,其实这个韵部还是很好找其它字来表达你的意思的,回去修正一下,这首诗写的不错。由这个话题往下说,海涛好就好在,艺术感觉特别好,为什么大家感觉他的小字好,因为他的小字写出了一种从宋以来所强调的,文人不拘束的天性,我觉得这是一位作者很好的一个品质,一个传统文人式的品质。但是这种品质的作品,在当代普遍性面临一个大难题,就是刚才大家说技术控制的问题。本身传统的小行书向大字转换的时候,在技术方面就非常困难,而这种类型的作品尤其困难,因为这类作品本身就是靠性灵而不是靠功夫来呈现,因此在转化的过程中,海涛就显得非常吃力。你看这件作品中最后那一行“春风”两个字,几乎是完全谈不到任何笔法,对联作品中“四面云山,五湖烟水”,那个“水”字,也是完全不讲究笔法了。这个不讲究笔法,不是说海涛没有这种能力,而是转换过程中,由于他所学的这个类型的东西在技术方面不是非常稳定,不是非常成体系的,所以会造成海涛大字作品中的一系列问题。如何能够通过对整个技术系统性的研究,让自己的技术没有明显的漏洞,最终都必须有一个东西做支撑,否则就会出现非常清晰的漏洞,这个漏洞一出现,整个作品档次就完全拉下来了。就像西方木桶理论讲的问题,决定你高度的,不是最长的这块板子,最长板子就是性灵。但是最短板特别清晰,可是决定你高度是最短的板子,所以我希望你下一步系统性去研究个人所面临的这一问题,让自我的形式体系变得圆满起来。这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供你参考吧。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