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从内心的声音
因为读佛教的书,而顺着读了一些心理学、灵性方面的书籍,渐渐发觉人的内心其实是很丰富、很强大的,当然,有时也很杂乱。今天,我想从美国灵性学“臣服”一词谈点自己的看法。
“臣服”并不等同于屈服,只不过是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按照自己内心的想法去说话,去做事。我把它理解为顺着风向走,即听从内心的声音。
时间的刻度并不是按年、天、小时来划分的,还可以分得更细一些。例如,在1分钟之内就可以产生几十个、几百个念头,这些念头常常是杂乱无章的,没有固定方向和规则的,甚至很多念头都是相互冲突和矛盾的。在这么多念头云集到头脑之中时,想快速做出一个决定,无疑是很难一件事。也因为很难抉择,我们常常陷入迷茫之中。也因此产生了许多负面的情绪,例如:抑郁、狂躁、恐惧等。特别是恐惧,常常像恶魔一样笼罩在我们心头,让我们变得焦躁不安,很多时候没有自由和幸福可言。有时,我们学习先人的智慧,掌握先进的技术,都试图消除或者削减内心的焦虑。其实,很多时候是无能为力的,先人的经验失去了时间和环境,很难拿来我用;所谓的技术也只不过是从程度上缓和一下而已,绝不可能起来釜底抽薪的效果。
听从内心的声音,首先得让自己安静下来。《大学》里的“八条目”,就有“静、安、定、虑”之说,一个人只有内心安静下来,才会排除许多干扰,才可能更贴近于事物真实的一面,才可能做出相对合理的选择。《孙子兵法》里讲“胸有激雷,而面如平湖者,可以拜为上将军”,实际上就是说一个人要想做成大事,就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然后才能做出理性的判断。当我们安静下来时,我才会排除内心的偏见,才会不以自己的善恶来武断事情的善恶。只在安静下来,我们才会 看到直实的自我,才会接纳自我,从而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接纳面前的事物,才会欣喜地看待事物的变化,才能感受到人生的美好。
具体面临一件事情,还要有“无我”的态度。何为“无我”,就是面临一件具体的事情,不要带着主观的意见去做判断,不要用“我”的眼光去审视事情的对错,因为“我”不是一把尺子,一面镜子,也不是天平,“我”有很多杂念,也情绪,也有偏见。只有把“我”置之度外,才会更客观地把事情呈现出来,才会更清楚地看出事情的来龙去脉。例如,你决定去登山,不是你想当然地去登山,而是综合各种因素,明天最好的选择是登山。你决定选择A,不是你要选择,而是A是对的,你不选择,也有别人选择,即使没有一个人选择,它还是对的。所以,你选A。这就是“无我”的态度,当一个人保持“无我”的状态时,你的头脑就会极度开放,就会很从容地接纳不同的意见和建议,就不会依着个人的喜好做好非理性的选择。这时候,不是你要做事,而是事情就在哪儿,我应该去做!
具体在实践环节,还要有“无为”的心态。“无为”就如老子《道德经》里所说的,顺着事物的规律去做,而不是无所作为。保持“无为”的心态,就是不要把自己的“理念”“想法”“功名”等事物之外的东西凌驾于事物之上,不要凭空按着先人的做人,先进的理念,既定的程序去做充满变化的、复杂的事情,而是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把事情放在“高台”之上,让众人来审视,然后,根据事情本身来选择最合适的做法。当把事情放置于客观之处时,再来看它,看到的是真实的事物本身。至于具体做法中的问题和变数,那就只能“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了,再难,难的是做事的本身,而不是所走的弯路。当一个人保持一种“无为”的心态去做事情时,就不会因为事情“难”,充满不可期的“变数”而焦虑,每个环节都会更加从容和自然。从“无我”到“无为”,“我”与面前的事物已保持了一定的距离,“我”只是做成这件事的一个工具而已。
听从内心的声音,我提出的法则无非三个关键词“安静”“无我”“无为”,实际上就是让自己变得简单一点,让摆在你面前的事情变得更加立体,更加清晰起来,然后按着“疱丁解牛”的做法一一做下去,也许生活就会变得游刃有余了些。
我说得是否有些道理?全属理论层面的,一孔之见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