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袱瓶,又叫布袋瓶,始烧于清朝康熙年间,其器形一般是在瓶身上饰一凸雕的包袱巾或者束带。就像是在瓷器上“打”了一个大蝴蝶结,显得体态柔美,华容婀娜,构思奇特,精美娇艳,令人难忘。
又因“包袱”与“包福”谐音,寓意幸福吉祥。因此,包袱瓶凭借其独特的器形,优美的纹饰,美好的寓意,宫廷皇家常见的御用之物,也是后世争相仿制的精品。当年马未都还不是收藏家的时候,第一次看到这样的瓷器,着实让他吃了一惊,围着瓶子转了很久,他无法想像,以坚硬表现柔软能达到如此登峰造极的地步。瓷器本身是硬质的,而丝巾是软质的,在瓷器上把丝巾包过来的时候,像真的一样非常柔软,那个皱褶起伏都做得异常精彩,器物在丝巾的衬托下更显生动活泼,这是鼎盛时期的一个标志。
从那以后,马未都就想多了个念想,有朝一日一定要拥有一个这样的瓶子。机会终于来了,1996年的时候,马未都从拍卖行拍下了这样的瓶子,而且还是一对。同时让他欣慰的是,花的钱比预算的还要少,那时候的人对这款瓷器的认知还不高,认为它仅仅是一个瓶子,却欣赏不到它还是一个极为精美的工艺品,还不能完全体会包袱瓶以坚硬表现柔软的能力和技艺,堪称一绝。
这对瓶子在瓶身肩部装饰凸雕的包袱皮或者束带,丝织物的褶皱起伏细腻精到,用坚硬的瓷土来表现柔软的丝织物,用色彩鲜艳柔和的粉彩来表现丝织物的美感,两者的结合达到了审美的极致。这对嘉庆时期的包袱瓶还保留有乾隆时期的工艺特征,画面繁缛,色泽艳丽明亮,底足署“大清嘉庆年制”六字篆书款,如今存放在观复博物馆内。此包袱瓶高41.5公分,估价680万至980万港元,为美国卡内基艺术博物馆旧藏。瓶敞口、细颈、美人肩,圆腹、圈足。比例俊俏得宜,是标准的乾隆瓶类造型。所有纹饰都以金彩沟边,更为称奇的,是五个动作各异的瓷塑童子,装饰在瓶的肩部、腹部和足部。或手捧如意,或手持寿桃,或手拿竹笙,或攀爬嬉戏,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五子登科图。人物表现细腻生动,布局合理,代表了乾隆时期制瓷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