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的故事]棉花糖的故事

棉花糖实验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对斯坦福大学必应幼儿园学前儿童的一项简单实验,这个实验首次将延迟满足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内容进行实验探索。所谓延迟满足,指的是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主动放弃即时满足的抉择取向,并且在等待期中展示自我控制的能力。

实验过程很简单,1个孩子选择1个自己最喜欢的食物(例如棉花糖),他/她可以选择立即吃掉这颗棉花糖,或者控制住吃掉眼前这颗棉花糖的冲动而等待20分钟,之后他/她就可以获得2颗棉花糖。在棉花糖边上有个小按铃,孩子可以在想吃掉这颗棉花糖的时候按下这个按铃,把实验人员叫回来;也可以等到实验人员回来。如果实验人员回来的时候,这个孩子没有吃掉棉花糖,他/她就可以得到2颗棉花糖。研究结果发现,大约2/3的孩子吃掉了那颗棉花糖。

为什么Soul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广告

在1968—1974年期间,超过550名斯坦福大学必应幼儿园的孩子参与了棉花糖实验,研究者们展开了长达40多年的跟踪研究。研究表明,4〜5岁的孩子等待的时间越长,他们在青春期时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越强,后来的SAT成绩也越高,坚持时间最短的3名孩子比坚持时间最长的3名孩子整体分数差了210分。进一步分析表明,能够坚持更长时间的孩子在青春期面对困境时往往能够展现出更强的自控力,更加能够抵御诱惑,更容易集中注意力,更加独立和自信,更加不容易被挫折困难击垮或行为混乱。

展开剩余72%

成年以后,在25〜30岁期间,当年在实验中坚持更长时间的人报告说自己更有能力和自信追逐并达到长期目标,更少使用高风险药物,受教育水平也更高,体重指数明显较低。

到了2009年,当年参加实验的孩子很多都差不多45岁了,研究者们采用功能核磁共振技术对部分男性校友作了脑功能扫描,结果发现当年在实验中坚持更久并且在日后不断保持较高自控水平的人们,其前额皮层更加显著活跃;那些当年坚持不住并且长期处于低自控水平的人们,其边缘系统更加活跃,尤其是当他们极力抵御诱惑的时候。

长期的追踪研究结果看上去可信度极高,于是很多人(尤其是媒体)认为,儿童早期的延迟满足能力就可以有效反映其当时的自我控制能力并且能够有效预测其将来的学业、事业甚至是婚姻质量。实际上,延迟满足能力并不简单等同于自我控制能力,而且影响棉花糖实验结果的因素非常多,斯坦福的这项长期追踪研究并没有很好地控制这些因素。

从概念范畴上看,延迟满足只是自我控制的一个方面,并不是自我控制的全部。从行为结果上看,个体之所以延迟满足,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奖励或利益。在现实生活中,不管对于孩子还是成人来说,延迟且能得到满足的实际情况并不常见。因此,将儿童在棉花糖实验中所表现的行为结果简单地等同于自我控制能力,似乎过于简单和草率了。

此外,斯坦福的这项长期追踪研究有着很大的一个局限性——当年那些面对棉花糖诱惑的儿童都是来自富裕家庭的儿童,他们的父母也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那么,对于那些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差的孩子来说,这项研究的结果是否依然有价值和意义呢?

2018年5月,美国心理科学协会会刊《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主标题为“Revisiting the Marshmallow Test”(重温棉花糖实验)的研究论文。研究者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一项大型跟踪研究中1 000名4岁儿童的数据,考查了简单的延迟满足实验结果是否能够预测这些儿童未来在学校和生活中的成就。

研究者将儿童分为2组,一组儿童的母亲至少完成了大学课程(有学位组),另一组儿童的母亲则没有(无学位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母亲有学位组的孩子在实验中等待时间更长、未来表现也更好。进一步分析表明,儿童4岁时棉花糖实验的测试结果与其15岁时的成就之间的相关性只有早期研究的一半。当研究者控制了家庭背景和智力水平等因素之后,这种相关性几乎消失了。

此外,在不控制任何因素的情况下,儿童早期的延迟满足能力和今后的行为结果间也不存在相关性。这意味着,儿童早期的延迟满足能力并不能影响其未来生活。影响儿童未来的,可能是更宏观、更难改变的因素,例如儿童的智力水平、所处的生活和成长环境等。

本文想告诉各位教师和家长的是,儿童早期的自我控制能力确实很重要,但是不要简单地将延迟满足能力等同于自我控制能力,这是需要严格限定适用条件的;更不要根据孩子在延迟满足实验中的表现就给孩子扣上“自控力差”的帽子,认为将来孩子的学业和事业一定会出现问题,到处乱投医。就算孩子的自控力差,问题也不一定出在孩子身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父母是否诚实守信都对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有着很大的影响。

当我们要求孩子延迟满足时,需要考虑孩子的要求是否恰当。如果孩子的要求是恰当的,可以适当满足,或者有条件地满足。例如,当孩子要吃东西或者要看电视的时候,你可以要求他/她先把自己的玩具收拾好,或者先把作业做完。即使孩子的要求不恰当,也不能用简单、粗暴的语言或行为阻断,更不要对孩子大吼大叫,尽可能地用平和的语言或行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帮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想让孩子发展出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首先要从自身做起。

杨元魁

博士,就职于东南大学学习科学研究中心(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儿童发展与学习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负责儿童情感研究室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和青少年社会情绪能力的发展、评测与培养。

本文原载于《中国科技教育》2018年第7期“专栏”栏目,作者杨元魁,有删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