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江南学堂博物馆之旅(杭州站)
“蜀地遗珍——四川遂宁金鱼村南宋窖藏瓷器精品展”
蜀,为四川省的别称。一提起蜀地,很多人便会联想起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确,蜀地在上古时代,本与中原隔阂,这里曾经是个闭塞的、交通不便“使人听此凋朱颜”的地方。它略带神秘的风土,给人以瑰丽的憧憬和无限的遐想。
在蜀地的中部有一座不大的城市,名叫遂宁。二十年多年前,在这里曾发现了震惊中国田野考古学领域和古陶瓷界的神秘宝藏——迄今为止国内出土瓷器数量最多的南宋窖藏。惊世价值就这样被揭开,而乱世的故事也被赋予不同的解读,“遂宁”二字有了新的意义。
11月15日,来自四川宋瓷博物馆的106件(套)金鱼村南宋窖藏的出土文物,在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展出,为期三个月。展览共展出一级文物21件(套),二级文物61件(套),三级文物23件(套),可谓件件精品。
而金鱼村窖藏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出土瓷器的惊艳绝伦,它所包含着种种不确定性同样很具有吸引力。为何产自千里之外的精美瓷器会在蜀中出现,为何在这些瓷器上又找不到使用的痕迹,为何这个不起眼的窖坑成为了它们最终的归宿,等等问题都值得我们透过展览前去探索。特别是关于窖藏主人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未有定论。它就像是一把通往蜀中的钥匙,为我们揭开七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
一进展厅门,就可以见到玻璃展柜里的那位大个子“康复瓷器”——一只被修补完整的香炉。
来自龙泉窑的龙耳簋式炉,就像是一位“胖贵人”,张着嘴巴,嘴唇尖尖,脖子细细,肚子鼓鼓。炉的两边还有一对夔龙形耳朵。可惜,口沿处有一个尖楔形缺口,一只龙耳也有缺损。
1991年前,700多岁的它,还完美无缺。
四川遂宁县金鱼村很小,全村上下不过数十户人家,仅有一条乡村公路纵贯中央。1991年9月18日,村民王世仁带着几个乡亲,在自家屋后的菜地里为去世的弟弟挖掘墓坑。王世仁拿着铁锹挖到地下1米左右时,突然听到了金属的撞击声。
“好端端的土里面怎么会有这样的声音?”王世仁赶紧把泥土扒开,一只锈迹斑斑的铜器露了出来。
它长得有点像今日舀水的长柄勺,表面铜绿斑斑,却是一只考究的青铜鐎斗,类似今天用来煲汤的锅子。青铜鐎斗没有来杭州,不过,官博玻璃柜里的展板做得非常棒。
让我们再次闪回到1991年的金鱼村,明显不属于这个时代的鐎斗,迅速打开了村民们的好奇心,他们尝试着又往下挖了一点儿,就这样,锄头碰到了这件珍贵的龙耳簋式炉,造成了不可磨灭的伤痕。
金鱼村窖藏器物超过千件,这个发现,在上世纪90年代震动国内文物界。故宫博物院专家、陶瓷界研究权威耿宝昌、李炳辉等亲见后,被这些质量精美、数量庞大的瓷器折服——它们展现了当时南方瓷器大量流入蜀地的状况。
青白釉印花缠枝莲荷纹三足笔墨插,出自景德镇,高5.1厘米,底部直径8.8厘米,是古时的迷你“铅笔盒”。
盒面上有两个圆形孔,猜测是用来插笔的。一个圆形凹槽和一个长形圆角凹槽,则分别用来装墨汁和清水。文人出行时,只需随身携带一小瓶磨好的墨汁,灵感来的时候,就可以拿出笔墨插来,随时泼墨——又实用、又创新。
“在已出土的宋代青白釉瓷器中,这种笔墨插仅此一件,釉色青翠,弥足珍贵。”四川宋瓷博物馆专家说,像这样绝无仅有的,叫做孤品。
另一件一级文物“青釉五管器”,出自于南宋龙泉窑,12.3厘米高。
它的造型实在奇怪。像一个“小壮士”顶天立地,嘴巴平平薄薄的,脖子又粗又直,肩膀上竖着五根与嘴巴齐高的竖管,圆鼓鼓的肚子上还刻着双层19瓣的莲瓣纹。
“这个式样的五管器,从未出土过。”四川宋瓷博物馆专家说,“只有台北故宫藏有相似的器物。”
专家说,其他不同造型的多管器倒是有出土的。一般多出现在宋代越窑及龙泉窑,但是器物的名字、做什么用的、有什么含义,学术界从未达成一致的意见。之前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说是插花用的(汗一个,个人认为,若插“5朵金花”,真的不好看),有人说是灯具,还有人说是随葬器或者是佛前供器。对寓意的认知,倒比较统一,专家揣测是多嘴象征多子、五子登科等等。
没来的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当年,被埋藏在窖藏最下层的中心位置——青釉荷叶盖罐。它体型蛮大,出土时,肚子里头曾放有99只小碟子,这次,“小碟子代表”倒是来了3位。
这罐中碟的数量,也让文物专家们颇费思量。
小碟子在罐子里头,被码放得整整齐齐,而且罐子并没有装满,若要装满,放100多只碟子是没有问题的。那么,99这个数字,有没有什么意义呢?
有人说,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长久之意,佛语也有“九九归一”之说。专家们认为有这样一种可能性存在,南宋末期,四川处于战乱之中,流离失所的百姓特别渴望安定所以主人摆放99碟子,意思就是希望早日平息战乱,国家安宁,家人团聚。
还有人说,中国人做事喜欢留有余地,取做事不能做满,有满招损、谦受益的意思。
金鱼村窖藏包含着种种未解之谜,同样很具有吸引力。它就像是一把通往蜀中的钥匙,为我们揭开七百余年前的那段往事。
为何产自千里之外的精美瓷器会在蜀中出现,谁曾拥有这笔巨大的财富?为何这些瓷器簇新,找不到使用的痕迹,为何这个不起眼的窖坑成为了它们最终的归宿,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透过展览前去探索。特别是关于窖藏主人的真实身份,至今仍未有定论。
有专家揣测当时蒙元入侵,经常发生战乱,窖藏的主人突然要逃难,就把自己的这些宝贝藏在如今金鱼村的位置。但可能是客死他乡,最终没能把它们取回去。不过由于缺乏决定性的证据,只能是假设。
困惑我们的不仅仅是神秘窖藏主人的真实身份,还有更多的细节值得推敲。
在窖藏的瓷器中,龙泉窑青瓷基本采用莲瓣纹装饰,其中有些器物明显为佛教寺院用具或用途特殊,如青釉莲瓣纹净水碗、青釉莲瓣纹五管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