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儿子的话:傻瓜才会全面发展

在这个系列里,我会写下自己对情爱、事业、金钱、人生、责任、诋毁、挫折、诱惑等诸多感悟。是写给我儿子的,也是写给那些即将走上社会的男孩女孩的。
前两篇:
写给儿子的话:不要有圣母心,你拯救不了任何人
写给儿子的话:不要让你的女孩未婚怀孕

作者:金小贝

儿子,妈妈给你写的这些文章,都是适合你上了大学之后读的。

很多人说,道理三千不如跌坑一次。

此话不假,但人类的大部分智慧都来源于间接经验。

比如我们可以阅读前人的著作以获取前人的知识。

如果每个人都要从零做起,都要直接获取知识,都要亲自实验推理,人类就不会发展,我们现在依然还在茹毛饮血。

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很必要,也能看得更远。

今天妈妈想对你说的,是有关将来的职业规划,奋斗方法。

一直以来,木桶理论都在教育系统中大行其道:

一只木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

于是,你会看到,很多家庭会拼命弥补孩子的短板,力求全面均衡发展。

学校也会把“全面发展”当成教育目标。

这种做法在整个未成年时的求学阶段是可以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组织、团体活动里也是很有必要的。

未成年人因为认知不确定、未来不确定,需要全面撒网全面培养,对情商智商都有好处。

成年人的组织团体更注重协作配合,有一个成员掉队就影响全体目标。

但是对于成年后的个人职业发展来说,追求全面发展就纯粹是浪费时间。

你要看清自己的内心,知道你的欲望起点,看清自己的长板,围绕着你的长板来规划你将来的职业,然后疯狂地去努力、去锻炼、去实践。

我为什么要用“疯狂”这个词,是因为如今这个社会,百分之白的努力都已经不够了,必须在你的专业上付出百分之一百二、一百六的努力才行。

因为所有的人几乎都可以做到百分之八九十的努力。

在一种事情上疯狂练习,在其它事情上得过且过,这就是妈妈认可的职业态度。

凡事都疯狂投入,太累,也做不到。

而且,你即使疯狂弥补你的短板,你也比不过那些本身就很擅长的人。

把时间浪费在弥补短板上面,就是傻瓜。

你应该发挥你的优势,让别人来弥补你的短板,只有这样,你才能遥遥领先。

比如你的专业能力营销能力强,而考试能力、钻研能力弱,毕业后,你就不要去考证考试,而是直接工作,在实践中获取经验获取能力。

你把熬夜考证的时间拿来跑市场、做营销,效果更好,更能锻炼你的能力。

其实不管你拿了多少证,最终看中的还是你的真实能力。

不是说你拿了很多证就证明你很牛。

你的证书如果不能转化为与之相关的实际操作能力,那些证书不过就是废纸一张。

包括你的毕业证书。

再牛的大学毕业证书最终也要落实到工作能力上。

你要明白自己的长板在哪里,然后无限发挥它。

日日锻炼日日加强,让你的长板成为全级第一全校第一全省第一全国第一,至于你其它的短板,你理都不要理它。

(这一段适合你大学毕业之后,大学期间还是不能挂科)

陈景润连基本生活都搞不定,但不妨碍人家是大数学家。

马云数学不好,又不会编程,但他英语好沟通能力强,就会煽动一帮数学好编程能力强的人跟着他干。

伟大的毛泽东不会打枪,但胸怀大志熟读史书善于用兵,指挥了一场又一场胜仗。

妈妈不会拍马不会在酒场应酬,于是就疯狂读书疯狂写作,最终靠写作换取自由,不用再看别人脸色挣钱。

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全面领先。

你注意观察那些斜杠青年,他们所有的斜杠其实都是围绕着一个点散发出来的行业。

比如我的长板是写作,我延伸出来的其它工作就是中小学写作培训、校园写作演讲、在线教育、自媒体写作课程等。

我所有的外延都是围绕着“写作”这个点来进行的。

其实从来不存在什么好的专业差的专业,信息化时代,好坏在几年之间就可以转化,前几年很火的互联网也已经走下坡路了。

在中国,趋势是很重要的。这个趋势包括世界经济的走向和中国的政策导向。很多人的成功其实都是沾了趋势的光。

当然,这是表层逻辑,深层逻辑还是你的个人认知、个人能力、个人专业问题。

你要认清的,就是自己的优势;你要修炼的,就是基于你的优势之上的专业。

如果你不拼命修炼你的长板,很快就会从趋势的风车上掉下来。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你热衷人际交往,个人专业素养就必然下滑;如果你注重个人成长,就没有太多时间混圈子。

一切取决于你自己的长板。

只可惜我们很多孩子从小被逼着学习,考好中学,考好大学,毕业之后却很迷茫,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这一点不怪孩子们,怪这个社会,怪我们的家长。

我们的社会和家长太功利太短视,没有引导孩子发现自己的内心,所以很多孩子到了大学之后得了空心病。

孩子,妈妈虽然很注重这方面对你的培养,但毕竟拗不过社会的大腿,不自觉地也受到影响。

现在,妈妈想帮你补上这一课。

从你进入大学开始,你就要思考这些问题:

你最喜欢什么?你最擅长什么?你将来希望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这个世界是外在的,但归根结底是内在的。你的世界和我的世界是不同的,都是各自内心的投射。

发现自己的内在比什么都重要。

勤奋是一个好习惯,但勤奋的人不一定会成功。勤奋之前一定要找准方向,找准目标,一击中的。

妈妈除了在写作以及围绕着写作展开的其它外延上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在社交及其他领域几乎没有过投入,就连几年前咱们本来运营得还不错的水果店也放弃了(没有了妈妈的帮助你爸爸一个人也忙不过来)。

事实证明,现在的收益远大于当年我和你爸爸的日夜辛劳,而且你爸爸还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来照顾咱们这个家庭。

很多人做自媒体,坚持了一个月,半年,一年,不行,就放弃了。妈妈坚持了很多年,写了上千万字,妈妈做成了。

所以,孩子,专注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它是你获得真爱的基础,更是你事业成功的保证。

妈妈说这么多,其实从来没有想过让你成为多么牛的人,只是想让你将来能够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事情去做,然后做得好一些,走得远一些。

在今天这个社会,能够做到这些,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普通人,已经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了。

将来你会明白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