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独白To be, or not to be, 4:Quietus 是哪种“了结”?

第 3 段结束时,这段 35 行的独白已经念完了一半。在第1段中,莎士比亚提出 to be 还是 not to be 这个选择疑问,之后就把焦点集中在后一个选择 not to be 上面,也就是“不活着”、“死亡”。

在第 2 段和第 3 段中,莎士比亚把“死亡”比喻成“睡眠”,先是考虑了“死亡”的好处,也就是,能够像睡眠一样、就此结束人生的苦难。

之后,莎士比亚又考虑了“死亡”的后果:入睡之后可能会做梦,同理,“死亡”之后也可能产生与做梦类似的后果。莎士比亚指出,正是由于对这种后果的顾虑,人们才对“死亡”感到犹豫。

16 世纪的神学理论

到底是什么样的后果,让人们感到如此恐惧,如此顾虑重重呢?在这段独白的自始至终,莎士比亚都没有进行具体的说明。

之所以如此,并不是由于莎士比亚的疏忽,而是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在400多年前,所有观看《哈姆雷特》的人,都知道这段独白中所说的“死亡”将会导致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根据16世纪时基督教的神学观念,人的生命来源于上帝;如果主动地结束自己的生命,也就是自杀,就相当于违反上帝的意旨,会构成永恒的罪错;死去之后,灵魂会下入地狱,承受永恒的苦难。

这段独白中所说的“死亡”,也就是“不活着”、not to be,所指的就是“自杀”这种主动寻求死亡的行为,导致的后果将是在地狱中承受永恒的苦难;与之相比,人生一世需要承受的苦难要轻松容易得多。

第 4 段的长句子

在接下来的第 4 段中,莎士比亚继续思考这段独白开头提出的问题,to be还是 not to be、“活着”还是“不活着”这两个选择。

第 4 段完全由一个长句子构成,思考的是“活着”所要承受的苦难。句子的开头,是表示原因的连词 for,表明这个长句子是对上一段的展开和解释。

这个长句子,用的是疑问语气,句子的主干是 who would bear…, when he might…?其中,who would bear…构成了这个长句子的前半部分,占了5行之多。

谓语动词 bear 的意思,是“忍受、承受”,和前面第1段中的 suffer 同义。后面的内容,都是 bear 的宾语,也就是选择“活着”就需要忍受的对象,相当于第1段中的 the slings and arrows of outrageous fortune。

7个成分的排比

与第 1 段不同的是,第 4 段中采用排比结构,提供了一长串例子,前后共有 7 个。朱生豪的翻译是: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

在舞台演出中,导演或演员经常会删除这段排比中的一部分内容,有时仅仅保留第一个名词短语,the whips and scorns of time。

后面两行

在第4段这个长句子的前半段中,这一系列的排比,列举了人世间的苦难,控诉了种种丑恶和不公正,也就相当于提出了选择“不活着”的一系列具体理由。

句子的后面两行,则转向另外一种选择:when he himself might his quietus make with a bare bodkin,意思是,选择 not to be、“不活着”是多么的容易。

句子中,bodkin 指“匕首、刀子”,在16世纪时,匕首是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十分常见。His quietus make 是倒装结构,正常的语序是 make his quietus,意思是“清算帐目”,用来比喻“结束生命”的行为。

在第 4 段中,前半段 who would bear…,与后半段 when he might…结合起来,意思就是:既然死亡、“不活着”如此容易,仅仅需要一把刀子就能做到,人们为什么还要选择“活着”,继续忍受这许多的苦难呢?

Quietus 是哪种“了结”?

Quietus 是拉丁语,在 16 世纪以及更早的中世纪时期,人们在记账时经常使用 Quietus 这个词语。每当一笔账目结清之后,就会在账本中相应的栏目后面写上 Quietus 作为标记。

今天的英语中有一个成语 To put paid to sth,属于 informal 用法,含义是 to stop or destroy sth 阻止某种行为或摧毁某种事物,是一种生动形象的表达。

这个成语的来源和 Quietus 如出一辙,也是源于记账时的作法,也就是,在每笔账目结清时在后面写上“paid 已经付清”以作为标记,to put 'paid’ to sth 就是把这件事“了结、结清”。

有一部漫画改编的电影 V for Vendetta;故事想象的世界中,就出售一种叫做 Quietus 的药品。

Michael Redgrave (1908 - 1985)

句式变化

除了生动具体的比喻意象,To be or not to be这段长篇独白中的句式变化也值得仔细欣赏。

莎士比亚把短句和长句穿插使用,通过不同的句子结构,来调节台词的节奏。即使是长达六、七行的句子,也给演员留出了喘息的气口,保证能够流利地念诵。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