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流金】老物件·时光(系列散文之一)/赵文卿
编者按:岁月流金,曾经的老物件与我们渐行渐远。但它们的余温尚在,仿佛如昨。握着这些余温,打捞起一些闪光的记忆,是对它们最好的纪念。从本期开始,“西平文学”公众号将推出赵文卿老师的系列散文《老物件·时光》,敬请关注。
牛笼嘴·泥屐
小时候,母亲曾出过这样两个谜语让我猜。一个是“买来了吃不成,买不来吃成了”,一个是“拴住它跑了,解开它卧那了”。谜面打家里两样东西。我想得脑袋发胀,终不得其解。最后母亲神秘地笑笑,告诉我了谜底。这两样东西是:牛笼嘴和泥屐。
想想这两个谜语,出得再也恰当不过了。
牛笼嘴,顾名思义是套在牛嘴上的笼套。其目的是防止牛乱啃东西,怕牛耽误干活和毁坏庄稼。现在有了拖拉机,有了联合收割机,牛逐渐淡出了农业生产第一线,套牛笼嘴的牛已经很少见了。但在牛唱主角的年代,不套牛笼嘴的牛却是很少见的。
父亲原本是生产队的饲养员,牛分到自己家后,他把牛看得更像是宝贝疙瘩。农忙时,父亲给牛多加把料,或者半夜多喂把豆子,为了五更起来犁地好让牛有劲儿。农闲时,父亲把牛打扮得漂漂亮亮,经常给牛刮刮毛,洗洗面,类似于现在有些人的洗头洗面。有时父亲还给牛挂一些饰品,买两个铜铃铛,项圈上缠一圈红缨子。经父亲这一打扮,牛就显得特别“牛气”。
但牛再“牛气”,也少不了戴牛笼嘴。牛笼嘴一般是竹篾编制的,也有少数是用铁丝编的。由于牛干活或走在路边不老实,总想啃点什么,啃不到,就用牛笼嘴硬顶。特别是竹篾编的牛笼嘴坏得就比较快,一年总要换几个。父亲上街买牛笼嘴,对于牛来说,当然是“买来了吃不成,买不来吃成了”。
至于泥屐,现在就更少见了。李太白有诗云:“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谢公著屐只是为了寻山陟岭,而我小时候穿屐纯属生活的无奈。
那时农村都是土路,逢雨雪天气出门,不穿泥屐那是万万使不得的。母亲做双鞋不容易,不穿泥屐出去,弄两鞋泥巴回来,母亲会让我和鞋底结结实实“拜一回朋友”的。
夏天还好一些,下雨可以打赤脚。冬天遇到雨雪天气就麻烦了。雪下得深的时候,穿上泥屐,泥屐下面往往会卡上厚厚的雪。雪越卡越多,以至滚成硕大的雪球,走起路来像笨鸭子一样,一跩一跩的,不小心就摔个仰八叉,引来别人哄堂大笑。好不容易雪化完了,泥却多起来。头天晚上冻一夜,中午开一会儿化,水分蒸发很慢,十天半月也不见路影。穿泥屐出门踩泥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泥踩的遍数多了,黏性很大,走不几步就粘满泥屐,甩也甩不掉,很“亲热人”。这时,唯一的办法就是走几步找一小棍捣捣刮刮,再走。也许这就是泥屐之所以叫“泥屐”的缘故吧。
泥屐一般都是用洋槐木等较结实的木质做的。上面是一个平面,下面安四条小腿,两个横牚,类似于小凳子。穿的时候,用两根绳拴住鞋的脚趾部分和鞋后跟,不穿了,解开绳把它丢在墙角。所以叫“拴住它跑了,解开它卧那了”。那时穷,没钱买胶鞋,各家各户都做有几双大小不一、式样各异的泥屐。
如今,大部分村庄通了柏油路或水泥路,泥屐早已销声匿迹,退出了历史舞台,甚至连胶鞋也很少有人穿了。但我仍怀念泥屐,怀念那略带苦涩而又充满快乐的穿泥屐的岁月。
作者简介:赵文卿,河南省作协会员,西平县作协副主席,曾在《百花园》《小小说选刊》等刊物发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