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钱才能查成绩,谁在纵容这些教育App乱收费?

摘要

中青评论

低质教育类App泛滥,已远离教育现代化的初衷。

日前,《新华每日电讯》在调查中发现:随着各地“智慧校园”的建设,越来越多的教育类App成为家长手机中的必备软件。不少家长和学生发现,查课表、看作业、查成绩、接收学校通知等等,都需要通过这些App才能完成。虽然学校一般不强制学生和家长下载这些App,但从现实来看,这跟强制下载也没什么区别了。

比如,媒体曝光了一个名为“教育+”的App,家长需要一次性交150元的年费或每月交15元月费,才能了解学生考试成绩、接收学校通知。本来应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了解的信息,却被放在一个需要交钱才能用的App上。这不禁让人质疑其中是否存在猫腻:商家为何可以利用这些学生教育信息获利?非学校官方机构掌握了大量学生的成绩信息,是否有泄露个人隐私的风险?学校管理者与App经营者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得不到正面回答,就会让学生家长更加心生疑虑,这对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绝无好处。

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智慧校园”的建设,通过大数据与网络技术的帮助,更多教育信息实现了透明化、公开化,并拉近了家校关系。如果能合理运用新技术,这本是一件好事,但在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看来,这成了牟取暴利的渠道。

毋庸置疑,低质教育类App泛滥,已远离教育现代化的初衷。其实,如果学校想借着教育信息化的浪潮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教学质量,完全可以本着公正公开的原则,让新技术和平台服务于学生和家长,而不是像上述媒体报道中的那样,打着“智慧校园”的旗号变相收费。

面对广大家长十分担心的App乱收费问题,校方其实应该开诚布公地说清楚自己与App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并明确收费标准。很多家长未必不能接受收费的“智慧校园”类的App,他们更反感的是莫名其妙收费的情况。

换言之,关于这些App要不要收费,或者如何收费的问题,校方起码应该保证学生与家长的知情权,让用户放心地使用这些电子平台。

其实,与其纵容低质量的教育类App泛滥,不如精心打造与推广更有实用价值、用户体验更好的专业平台。应该让“智慧校园”技术服务于教育工作,而不是让人们心存疑虑地被动接受。

要做好“智慧校园”的技术服务工作,首先应该了解家长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努力提升用户体验,而不是在一些收费的“花样”上大做文章。再者,保证App的信息安全,防止用户隐私泄露,才能更好地为师生提供服务,加强教学活动的互动交流,为更加人性化、高质量的教育实践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

撰文/黄帅

编辑/任冠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