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瞎想系列之一二四 电机绕组(2)
上一期讲了电机绕组所涉及到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接下来讲多相交流绕组的构成,由于交流绕组的种类繁多,本期先讲三相整数槽单层绕组的构成。
1 交流绕组的构成原则
交流绕组就是将各槽内导体(有效边)按电势叠加的原则连接起来,构成多相对称的电路。首先强调一个重要结论:交流绕组产生的电势和磁势以及最终体现出的电磁性能,只与连接的导体有关,而与连接的次序无关。也就是说,只要连接的是同样槽内的导体,先连哪个后连哪个没有关系,最终体现出的电磁性能基本都是一样的,只是端部不同,可能会存在端部漏抗和直流电阻略有不同。具体连接原则如下:
① 最大电势叠加原则
在一定的导体数下,合成的基波(工作波)电势和磁势最大。具体包括:单个线圈的两个线圈边合成的基波电势和磁势最大;各线圈串联以及各线圈组串联时得到的基波合成电势和磁势最大。
② 非工作谐波最小原则
连接构成绕组后产生的电势和磁势中,非工作谐波的成分应尽量地小。具体体现在:对于正弦波工作的绕组,产生的电势和磁势尽量接近正弦;对于方波工作的绕组,某些谐波可能也是工作波,这些谐波也会产生有效转矩,可以不予限制,但有些谐波是非工作波,在绕组连接时应该尽量使这些非工作谐波最小。
③ 对称原则
多相绕组的空间布置应对称;各相绕组产生的电势和磁势应对称;每相绕组所占槽数、串联的导体数应相等,各相电阻和电抗要平衡。要满足对称原则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电枢的总槽数必须能够被相数整除,即Z1/m=整数。
④ 工艺性原则
由于绕组产生的电势和磁势只与所连接的导体有关,与连接次序无关,因此先连哪个导体、后连哪个导体取决于工艺性和经济性,以工艺简便易行、故障处理和维修方便为原则。
⑤ 经济性原则
由于导体的连接次序可以任意,因此绕组连接时应尽量使绕组端部最短,节省端部用铜量,减小端部铜耗。
以上原则有些可能是相互矛盾的,甚至在某些制约条件下可能无法同时满足,这就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和主要因素进行权衡。
2 交流绕组的分类
交流绕组的分类方法很多:
① 按相数来分:可分为单相绕组和多相绕组。只有一相的绕组称为单相绕组;两相及两相以 上的绕组称为多相绕组。
② 按槽内导体层数分:可分为单层绕组、双层绕组。一个槽内只有一层导体的叫单层绕组;有两层导体的叫双层绕组,特殊情况时可能还有四层甚至更多层绕组(略)。
③ 按每极每相槽数q来分:可分为整数槽绕组和分数槽绕组。q为整数的绕组称为整数槽绕组;q为分数的绕组称为分数槽绕组。其中q=1时称为集中绕组,q≠1时称为分布绕组。之所以叫集中绕组,是指每极每相的感应电势和磁势都是集中由一个线圈产生,而不是由分布在不同槽内的导体联合产生,因此我们把q=1的绕组叫做集中绕组。同理,q≠1时,每极每相的感应电势和磁势都是由分布在多个槽内的导体联合叠加产生,因此称其为分布绕组。
④ 按线圈的连接规律来分:可分为叠绕组、波绕组、同心式绕组、链式绕组、交叉式绕组等等多种型式的绕组,具体在后续内容中详解。
3 绕组的构成过程及步骤
3.1 分相
分相就是把定子槽分配到各相中,对于m相Z1槽绕组,每相可分得Z1/m个槽,但并不是简单地把相邻的Z1/m个槽分配给一相即可,而是根据对称原则和最大基波电势叠加原则进行分配。具体分相步骤如下:
① 列出绕组的基本参数。主要包括:槽数Z1、相数m、极数2p。
② 计算每极每相槽数q。
q=Z1/(2p·m) ⑴
式中:Z1为定子槽数;p为极对数;m为相数。
③ 给每个槽编号
首先沿定子内圆周按转子旋转方向(通常为逆时针)依次给每个槽编号(1,2,3…)。
④ 绘制槽电势星型图
由于定子槽是分布在p·360º的电角度内,相邻两个槽内导体感应电势的相位差就是一个电槽距角。我们以槽号来命名该槽内导体电势(简称槽电势)相量,把各槽内导体的感应电势用相量图来表示,该相量图称为槽电势星型图,槽电势星型图反映了各槽导体中感应电势的相位关系,所有定子槽内导体的感应电势都分布在360º的电角度范围内,对于不同的极槽配合,某些槽内导体的感应电势相位可能会出现周期性重叠现象,每重叠一层,我们称之为一个单元电机,关于单元电机的概念,后续详述。
⑤ 划分相带
对于m相绕组,每相的平均相带即为180º/m,当然实际的相带可以是大小不等的,但平均相带仍然是180º/m。关于不等相带问题,后续详述。对于整数槽绕组,都可以划分为宽度相等的相带,称为等相带。本着由浅入深的原则先介绍简单的等相带划分,不等相带划分将在分数槽绕组中详细讲解。
以三相绕组为例,按照最大基波电势叠加原则,首先将槽电势星型图上的所有相量划分为六个180º/3=60º的相带,这样将来每个相带所属的槽内导体串联会得到比较大的基波电势;然后把这六个相带分配到三相中去。按照对称原则,三相绕组所属的相带必须互差120º,如果某个相带被分配给A相,那么B相的相带应该滞后A相120º,C相的相带应该超前A相120º。根据最大基波电势叠加原则,与A相相带成180º(反相)的相带也应该属于A相,但由于相位相反,因此称为-A相带,通常记为X相带;同理与B相带和C相带相位相反的相带分别记为Y相带和Z相带。这样就把六个相带全部划分完毕。按照从超前到滞后的顺序,各相带的次序依次为A—Z—B—X—C—Y…。需要说明一下的是,所谓从超前到滞后的顺序:在定子圆周上看为转子旋转方向(逆时针),如图1所示;在槽电势星型图上看为顺时针,因为通常定义相量是逆时针旋转的,顺时针方向各相量依次滞后,参见后续各示例中的槽电势星型图。
3.2 单线圈的构成
为了讲解绕组构成的步骤连贯,以下的步骤序号延续上面的序号。
⑥ 连接两个槽内导体构成单线圈
通过端部将两个槽内的导体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单线圈,单线圈可以是只有一匝的单匝线圈,也可以是多匝线圈。应该把哪两个槽内导体连接起来构成单线圈呢?根据最大基波电势叠加原则,当然是把两个互差180º电角度的两个槽内的导体反向串联起来得到的基波电势最大。如图2所示,互差180º电角度的槽内导体,如果一个导体正处于N极正下方,则另一个导体就恰好处于S极的正下方,因此两个导体中的感应电势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将二者反向串联起来必然基波电势最大。
说到这里,需要补充介绍两个个术语:一个是节距,一个单线圈的两个边所跨越的距离称为第一节距(简称节距),用Y1来表示,节距Y1即可以用所跨越的槽数表示,也可以用所跨越的弧长表示,有时还可以用所跨越的电角度表示。另一个术语是极距,所谓极距就是一个磁极在电枢圆周上所覆盖的距离,通常用τ来表示极距,极距也可以用槽数、弧长或电角度表示,用电角度表示时一个极距τ=180º电角度。如果线圈节距Y1<τ,则称为短距线圈或短距绕组;如果线圈节距Y1=τ,则称为整距线圈或整距绕组;如果线圈节距Y1>τ,则称为长距线圈或长距绕组。根据最大基波电势叠加原则,整距线圈获得的基波电势最大,但由于受某些条件制约,或为了贯彻非工作谐波最小原则,有时也会采用短距或长距线圈。整数槽单层绕组必须采用整距线圈;整数槽双层绕组,为了削弱谐波通常采用短距线圈;分数槽绕组受极槽配合制约可能会采用短距或长距线圈。
3.3 极相组的构成
⑦ 连接单线圈构成极相组
按照分相的结果,把同一相中一个相带或若干个相带中的各槽线圈串联起来就构成一个极相组。并不是每个相带中的线圈串联都可以构成一个完整的极相组,构成极相组的条件是同一相中的各极相组产生的电势必须大小相等,相位相同或相反,各极相组之间即可以并联也可以串联。关于如何才能构成一个极相组,后续会根据具体情况详细讲解,这里只是先提示一下,现在不懂没关系。
3.4 相绕组的构成
⑧ 连接极相组构成一相绕组
根据电磁设计的需要,把同一相的所有极相组通过串并联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相绕组。
3.5 多相绕组的构成
⑨ 把每相绕组按要求连接起来构成多相绕组
根据电磁设计需要,把各相绕组连接起来就构成了多相绕组。最为常见的三相绕组一般有两种连接方式,一个是星形连接(Y接),另一种是三角形连接(Δ接)。特殊情况下还有一些其他连接方式,如延边三角形连接、双星型连接、还有时三相首尾都引出,供H桥连接等等。这些特殊连接方式本文不做详细介绍。
⑩ 绘制绕组展开图。
交流绕组的构成和连接关系,通常用绕组的展开图来体现。所谓绕组展开图,就是把定子铁心沿母线剖开并展平,从定子内表面观察绕组连接关系的视图。
以上这十个步骤就是多相交流绕组的构成全过程,适用于各种绕组,以后BOSS们要设计交流绕组就按上述十步走即可。由于前面讲的这十个步骤都是绕组构成过程中的通用做法,没有结合实例,可能BOSS们依然云里雾里不知所云,对某些步骤难以理解,接下来我们就以几个示例来详细介绍一下三相整数槽单层绕组的构成方法,注意是三相、整数槽、单层绕组,单层绕组与双层绕组的最大区别就是:由于单层绕组每个槽内只有一层导体,而一个线圈需要有两个线圈边,因此单层绕组的单线圈总个数等于总槽数的一半;双层绕组由于每槽内有两层导体,因此双层绕组的线圈总个数就等于总槽数。由于双层绕组的线圈个数比单层绕组多了一倍,因此绕组连接更加灵活多样。本着由简到繁的原则,本期只讲单层绕组,至于其它绕组如双层绕组、分数槽绕组以及其它多相绕组,后续会分别单独讲解。
【示例1】 两极六槽三相单层绕组
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我们从最简单的两极六槽三相单层绕组讲起,可能有的BOSS不耐烦了,觉得这也太小儿科了!是的,这个绕组的确很简单,但我们还是要从这个最简单的绕组讲起,其原因:一是我们要考虑到初学者的基础;二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绕组虽然简单,但我们能够从中得出一些复杂绕组的扩展分析方法和一下普遍性的结论,更便于后面复杂绕组的理解。如果您是在电机行当里混了多年的老法师,还是觉得这实在太无聊,那也没关系,你就跳过这段,不过我还是要温馨提醒一句,绕组虽然简单,但步骤一点也不会少,而且一定有您以前没有想到的深度,有可能您在阅读后面的内容时发现有不连贯的跳跃感,您还得回来补习这一段。OK!接下来我们就按部就班地介绍这个最简单绕组的构成方法:
① 电机绕组基本数据:m=3相,Z1=6槽,2p=2极。
② q=Z1/(m·2p)=6/(3·2)=1,即每极每相槽数为q=1,为整数槽集中绕组。
③ 给每个槽编号。沿定子内圆周按转子旋转方向的顺序给六个槽依次编号(1#~6#),如图3所示。
④ 绘制槽电势星型图。由于是两极电机,那么这六个槽就分布在360º的电角度内,电槽距角α=360/6=60º,即相邻两个槽内导体的感应电势的相位就相差60º电角度,各槽导体的相位顺序依次为1—2—3—4—5—6—1…循环。我们以槽号来命名该槽电势相量,把各槽电势用相量图来表示,如图4所示,该相量图的形状好像一个闪光星星,因此称为槽电势星型图。
由图4可见,1#相量超前2#相量60º,2#相量超前3#相量60º,3#相量超前4#相量60º…依次循环。
⑤ 划分相带。对于三相绕组,可分为六个60º相带,由于总槽数为6,也是6个相带,因此每个相带60º内只包括一个槽,反过来说,一个槽就占据了60º电角度。假设把1#槽所在的相带分配给A相,那么根据对称原则,B相相带应该滞后A相120º电角度,C相的相带应该滞后B相120º电角度,因此3#槽所在的相带就应该分配给B相,5#槽所在的相带就应该分配给C相。由于4#槽所在的相带与1#槽所在的相带相位相反,因此4#槽所在的相带为-A相带,记为X;同理6#槽所在的相带记为Y;2#槽所在的相带记为Z,分相结果如图4所示。由图可见,沿着转子旋转方向的相带顺序依次为A—Z—B—X—C—Y—A…循环,这个规律适用于各种类型的三相绕组。
⑥ 单线圈的构成。如前所述,通过端部将两个槽内的导体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单线圈。应该把哪两个槽内的导体连接起来呢?根据基波电势最大原则,当然是要把相位差180º电角度的两个槽内导体反向串联起来合成的基波电势最大!此时节距Y1=τ,因此该线圈是整距线圈,对于单层绕组来讲,没有其它选择,只能构成整距线圈,因此整距线圈是单层绕组的必然选择!对于本例就是将1#槽内导体和4#槽内导体反向串联起来构成A相的一个单线圈;同理将3#槽内导体和6#槽内导体反向串联起来构成B相的一个单线圈;将5#槽内导体和2#槽内导体反向串联起来构成C相的一个单线圈。
⑦ 极相组的构成。对于本例,由于每相只有一个线圈,因此这一个线圈也就是一个极相组,三相共三个极相组。
⑧ 相绕组的构成。对于本例,由于每相只有一个线圈、一个极相组,因此它们也就分别是三相的相绕组。
⑨ 三相绕组的构成。把上述三个相绕组可以接成星接或角接就构成了三相绕组。
⑩ 该绕组的展开图及绕组在各槽内分布如图5a、b所示。
上述绕组如果有一个两极转子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在三相绕组中就会感应出三相电势,三相电势的波形如图5c所示,可见三相电势是互差120º相位的对称三相电势。
本例两极六槽单层绕组是三相交流电机最简单的绕组,通常是用来讲解交流电机的原理时采用的电机模型,因此它是一个原理模型,主要展现了电机绕组产生三相对称感应电势的原理,之所以用这个绕组作为示例,目的也是为了说明三相绕组的构成原理,但本示例并不能全面反映绕组构成过程的所有概念和细节,从前面的讲解中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由于是q=1的集中绕组,因此不能展现出分布绕组的概念和意义;第⑥步骤没有更多的选择来体现短距、长距线圈的构成方法;第⑦、⑧步骤更是没有实质性内容,所以也没有展现出极相组以及相绕组的构成过程。实际的电机也很少采用这种极槽配合的绕组。
【示例2】 两极12槽三相单层绕组
为了进一步说明绕组的某些概念和构成方法,我们不失一般性地再用一个两极12槽单层绕组来全面展示一下绕组的构成过程。关于绕组构成的步骤前面的示例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我们就不重复所有的步骤,只是对某些步骤中没有充分展示的概念和绕组构成的灵活性方面进行补充讲解。
(一)关于分布绕组的理解
本例中q=12/3/2=2≠1,因此是一个分布绕组。如果只是死套概念q≠1就是分布绕组,可能你对“分布”和“集中”的差别理解并不深刻,如何来理解更加深刻呢?我们再把图4所示集中绕组的槽电势星型图照搬过来放在图6a,以便与图6b所示本例q=2绕组的槽电势星型图做一下对比。
图6a中每个相带只包括一个槽,所有该相带的导体都集中在这一个槽里,因此我们叫它“集中”绕组。这种绕组由于槽数很少,必然槽距很大;若同样的总导体数放在一个槽里,就必然需要开很大的槽面积,这样在定子内圆周上的齿槽就显得很不协调。试想,如果把这些导体分散放在两个(甚至更多个)槽里,就会协调许多,因此自然就想到了在一个相带里,把一个槽变成两个槽(甚至更多槽),这样就变成了图6b所示的q=2的槽电势星型图,此时槽距角α=360/12=30º,两个相邻槽分布在一个相带里,相带仍然是60º相带。然后把原来“集中”在一个槽里的导体“分散布置”(简称“分布”)在两个槽里,这样把所有的导体串联起来,产生的合成感应电势的相位仍然会与原来集中在一个槽里时的合成电势相位完全一致,三相的相位差仍然是互差120º的对称绕组,因此这就诞生了传说中的“分布绕组”!我们把上述一个相带里只包括一个槽裂变成两个槽的这波骚操作叫做“裂槽”,根据需要,只要把集中绕组的一个槽适当裂变为多个槽,定子内圆周上的齿槽分布就会看着舒服多了。当然,把集中绕组变成分布绕组不仅仅是为了看着舒服,更重要的是分布绕组会比集中绕组的电磁性能更好,更有利于削弱高次谐波,这个意义才更大。
说了半天分布绕组的好处,其实它也有缺点。导体分布在两个槽内后,虽然合成电势的相位没有变化,但在合成电势的大小方面,由于集中布置时合成电势大小就是各导体电势直接代数相加;而分散布置时,两个槽内导体的电势必须是相量相加,由于两槽内导体电势存在一定的相位差,因此分布绕组的合成电势幅值必然会小于集中绕组的合成电势幅值,也就是说,在感应电势大小方面,分布绕组的感应电势是有损失的,必须在原来集中绕组感应电势的基础上打一个折扣,但与削弱高次谐波相比,这个损失还是值得的。这个折扣被称为“分布系数”,关于分布系数的概念,后续还会详述。
通过上面的讲解,您是否对分布绕组的概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呢?啥也别说,记住看完扩散并打赏!
(二)单线圈的构成
本例中q=2,这就给第⑥步骤——单线圈的构成提供了多种灵活的选择。对于单层绕组,当然还是要A相带中的两个槽(1#和2#)内导体分别与X相带中的两个槽(7#和8#)内导体连接构成单线圈,但这里就有了三种选择:一是1~7,2~8构成两个单线圈,如图7a所示;二是1~8,2~7构成两个单线圈,如图7b所示;三是1~8,2~7构成两个单线圈,如图7c所示。
由图可见,三种单线圈连接方式不同,各有特点,图7a所示的连接方式叫作叠绕组方式,其特点是两个单线圈的节距相等,也称等绕组,两线圈的端部一个叠在另一个上面,因此称其为叠绕组;图7b和图7c两种连接方式虽然连接的槽内导体是一样的(都是1~8,2~7),但二者端部不一样,图7b所示的连接方式叫作同心式绕组方式,其特点是两个单线圈的节距不同,2~7的线圈是一个短距线圈,1~8的线圈是一个长距线圈,二者组成了一个像同心圆一样的形状,因此称其为同心绕组;图7c所示的连接方式叫作链式绕组方式,其特点是两个单线圈的节距相同,2~7的线圈是一个短距线圈,1~8的线圈同样是一个短距线圈,只不过其端部的跨接与2~7线圈相反,二者组成了一个像链条环一样的形状,因此称之为链式绕组。
在经济性方面,以上三种连接方式同样各具特点,图7a叠绕组的两个单线圈节距相同,都是整距Y1=6,即端部跨越6槽;图7b同心式绕组的两个单线圈一个短距Y1=5,一个长距Y1=7,但平均跨距仍然是6,因此这两种绕组的端部用铜量基本相等。图7c链式绕组的两个单线圈一模一样,且都是短距线圈,节距都是Y1=5,比前面两种接法的绕组端部跨距短,因此这种绕组端部用铜量会小,可以节省成本。
从工艺性方面看,对于本例来讲,由于是单层绕组,通常是散嵌绕组,三种绕组的工艺性相当,工艺性都不错。如果是其他型式的绕组,如双层绕组、成型绕组等,通常是叠绕组端部更加整齐美观,且由于是等绕组,所有线圈都一模一样,因此模具种类会少,有利于工艺性。另外通常同心式绕组更便于机械嵌线。
(三)极相组的构成
以上三种绕组型式中,图7a叠绕组的两个单线圈中电势存在相位差,二者不能并联,必须串联,因此这种接法每相只能构成一个极相组;图7b同心式绕组的两个单线圈虽然电势相位相同,大小也相同,但由于两个线圈的端部跨距不同,导致两个线圈的直流电阻和端部漏抗就不同,它们之间也只能串联不能并联,因此这种接法也只能构成一个极相组;图7c链式绕组的两个单线圈一模一样,两个线圈电势大小相等、相位相同,直流电阻和电抗也相同,它们之间即可以串联也可以并联,因此这种接法就可以构成两个极相组。
(四)相绕组的构成
以上三种接法中,前面两种都只能构成一个极相组,因此它们都只能是一路并联构成一个相绕组;最后一种链式接法构成了两个极相组,它们即可以串联构成一个相绕组,也可以并联构成一个相绕组,因此这种连接方式的最大并联支路数是2。
【示例3】 四极24槽三相单层绕组
之所以再讲这样一个示例,是因为【示例2】虽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单层绕组的连接规律,但这个示例只有一对极,在槽电势星型图方面仍然不能展现出多对极时的重叠情况,为此我们再用一个两对极的示例来补充展示一下多对极时槽电势星型图与一对极有什么差别,同时也可以看出多对极时,绕组的连接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多样。
(一)多对极时的槽电势星型图
就本例来讲,q=24/4/3=2,与示例2的每极每相槽数相同,都是q=2。由于是两对极24槽,每对极下同样是12槽,如果前12个槽(1#~12#)位于第一对极下,那么后12个槽(13#~24#)就位于第二对极下,电槽距角α=2·360º/24=30º,同样与示例2相同。这样前12个槽与后12个槽在其极对数下的相对位置就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1#槽的槽电势与13#槽电势相位相同;2#槽电势与14#槽电势相位相同;3#槽电势与15#槽电势相位相同…以此类推。因此如果画出槽电势星型图就会发现前12个槽与后12个槽的槽电势星型图是完全重合的,为了便于比较,我们再把示例2与本例的槽电势星型图放在一起,如图8a、图8b所示。
由图可见,二者图形是一样的,所不同的是本例的槽电势星型图中每个槽电势相量标注了两个槽号,其它都完全一样,相带划分也完全一样,只不过由于本例有两层重叠,因此每个相带标记中就包含了两个相带。
由本例推而广之,得出一个推论:对于多对极整数槽绕组,每对极下的槽电势都是呈周期性重复的,有多少对极,槽电势星型图就重叠多少层,也就是说,重叠的层数与极对数相等,我们把一对极及其所属的槽数称为一个单元电机,有多少层重叠,就叫有多少个单元电机,因此对整数槽电机,单元电机个数就是极对数。
(二)单线圈的构成
由于本例包括了两个单元电机,每个单元电机与示例2相同,都是两极12槽,因此单线圈的构成也是一样的,也有三种连接方式:叠绕组、同心式绕组、链式绕组。只不过由于多了一个单元电机单线圈个数会多出一倍。如图9a、b、c所示即为三种连接方式的单线圈。
(三)极相组的构成
由图9可见,上述三种连接方式,前两种每相只能构成两个极相组,后一种链式接法可以构成四个极相组。
(四)相绕组的构成
由于图9中前两种连接方式每相只能有两个极相组,它们可串可并,因此每相的最大并联支路数是2;后一种连接方式每相有四个极相组,因此后一种的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是4。根据需要将各极相组连接起来就构成了一个相绕组。
以上论述可见,对于整数槽单层绕组而言,采用叠绕组和同心式绕组接法时,每相的极相组数与极对数相等,即每相的最大极相组数是p,最大并联支路数也为p;采用链式接法时,每相的极相组数最多可以是2p,最大并联支路数也是2p,因此链式接法对于相绕组的构成更具灵活性。需要特别说明一下,以上示例2和示例3讲得都是q为偶数的单层绕组,这种绕组的单线圈可以接成链式接法,每相最大并联支路数可以是2p,但如果q为奇数,则构不成链式接法,因为奇数不能平均分为两份使其端部分别向两侧连接,因此对于q为奇数的电机,最大并联支路数只能是p。这一点BOSS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切记!
关于q为奇数的绕组,还想用一个示例来详细讲解一下,考虑到篇幅所限,就不详细讲了,这里只给出一个四极36槽,q=3的绕组展开图,如图10所示。
由图可见,这种接法无法等分成四个相同的“链”,只能分成两个“大圈”链和两个“小圈”链,两个“大圈”单线圈和一个“小圈”单线圈”串联构成一个极相组,共两个极相组,这种“大圈”加“小圈”的连接方式我们称为交叉链式接法,图10是把两个极相组串联构成了一相绕组,也可以把两个极相组并联构成一相绕组,最大并联支路数为2。BOSS们自己看,自己琢磨吧。
本期主要讲解了三相整数槽单层绕组的构成方法和步骤,由于篇幅所限,后面的示例并没有完整地按所有步骤去讲解,只是针对不同示例之间的区别进行了补充说明,希望有兴趣的初学者在看完这些补充内容后,完整地按前面所讲的步骤,完成后面这些示例的全过程,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学习就是这样,听完老师讲课后,重要的是课后练习,只有多练习,才能深刻理解掌握,这也算是个课后作业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