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相如,原名司马长卿,西汉时的辞赋家。司马相如少年时喜爱读书与剑术,因崇敬战国蔺相如,遂改名相如。汉景帝时,司马相如被封为武骑常侍。然而景帝不好辞赋,直到梁孝王刘武来朝,司马相如才得以结交邹阳、庄忌等辞赋家。后来他因病退职,前往梁地与这些文士相交数年。在此期间,司马相如写了著名的《子虚赋》。梁孝王刘武去世后,司马相如称病辞官,回到故里——四川成都。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就是在这段时间相遇,也就是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被后人津津乐道的“琴挑文君”的故事。相传,司马相如回到成都后,生活清贫,临邛县令王吉与他交好,于是邀请他到临邛。司马相如到临邛后,王吉天天来拜访。起初,司马相如还和王吉相见,但几日之后,不管王吉怎样恭敬,他却始终托病不见。这样的“奇闻”在小小的县城里迅速的传开了,而在这个小县城里有两个靠炼铁暴富的巨商,其中一个便是全国的首富——卓王孙。卓王孙对这位县令请来的奇人大感好奇,于是在家里大摆宴席宴请司马相如。但是,司马相如故意称病不能前往,卓王孙感到面子上过不去。在这个时候,县令王吉亲自去邀请司马相如,相如无奈勉强答应。司马相如到了宴席上,他的风采立即让在场的宾客感到震惊。司马相如本人有口吃,但琴弹得非常好,他所用的琴名为“绿绮”,是传说中最优秀的古琴之一。为了遮掩口吃这个缺点,王吉主动给司马相如递上一把琴要其弹奏一曲。此时,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因为久仰司马相如的文采,正从屏风外窥视他。司马相如也早就听闻卓文君的芳名,所以对她的窥视假装不知道。受邀抚琴时,司马相如当众弹奏了两首琴曲,以传对文君的爱慕之情。“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
卓文君是极其聪慧的女子,她听出了司马相如所弹琴曲的寓意,并且为他的风度和才情所吸引,于是也产生了敬慕之情。
宴席结束后,司马相如通过卓文君的贴身丫鬟向文君表达了心意。于是,卓文君深夜逃出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到了成都。
司马相如非常有才华,赋文写得非常好。后来,受到汉武帝的赏识,被封为武帝的侍从官。仕途得意的司马相如,想纳一位茂陵的女子为妾,有一天,司马相如给卓文君去了一封信,信中只有13个字,而且是13个数字,即: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才思敏捷的卓文君收到信后,一下子就明白了丈夫的意思。从一到万,却独独没有“亿”字,无忆,即是在暗示自己,夫君对于自己已经没有想念了。丈夫对自己没有想念,那么,就是有二心。此时的卓文君心凉如水,却又悲愤,想到两人患难走过的人生,中途却遭抛弃,任哪一个女人都无法忍受吧。伤心之下,卓文君用这13个数字,写了这首《怨郎诗》,寄给了司马相如,全诗如下:自从与你一别之后,我们两地相隔,日夜悬心想念。你说只走三四月,谁知就去了五六年。七弦琴也无心弹,八行书也无所寄,九连环一下折断,我在十里长亭等你,望眼欲穿。百般想,千般念,万般无奈只能怨你为何不归来。从七弦琴到九连环,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词藻, 没有优美的意境,只像是一段通俗的话,但是,却将卓文君内心相思、怨离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据说,司马相如在读到这首诗后,惊叹妻子的才华横溢。想到昔日的夫妻情深,为自己的想法羞愧万分,他把卓文君接到长安,从此不再提纳妾之事。纵观卓文君的一生,无论是当初和司马相如的私奔,她只能当垆卖酒,还是司马相如发迹后,想抛弃发妻,她都能不卑不亢应对。即使是在现代社会, 这样有勇气的女子也是非常难得的。其实,幸福就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勇敢地去面对我们的人生,不管它是幸运还是不幸,一颗坚强的心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