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机制之数据与感觉

上个世纪科学的发展让几乎所有受过初等教育的人都对机械运动之外自然科学领域有了一定的认识,当今社会应该没有纯粹的机械主义世界观的人士了。

然而在社会科学领域,单纯数据依赖的情况依然比较严重,机械主义依然非常有市场,当然这与社会科学发展的现状关系非常大。前工业时代的科学理论支撑下的逻辑体系依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的迹象,所谓传统形而上学似的理论思辨依然占据着学术舞台的焦点位置,嘴大吃四方的景象并不鲜见。

在这样的发展阶段,简单直接的数据分析确实比概念不统一、论证靠威权的自说自话更有技术含量。正如最差的规矩好过没有规矩一样,再差的定量分析也好过没有定量分析。

然而,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自然科学的运行法则也许只有根本性的一条而已,而社会科学的运行法则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也许要超过全体人类数量的指数级,尽管其中绝大部分的差别也许可以忽略不计,但当代人应该还没有靠谱且成本可控的判断方式。于是,我们完全可以说,所有的社会科学理论都是有瑕疵的观点,特别是那些为了说明问题而归纳出来的数不胜数的机制,一定有可以诟病的空间。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说,所有的全称判断都会有例外,也就是大家常说的黑天鹅无处不在。

譬如,我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根据经济学基本原理,长期而言,国家民族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距会逐步收敛。然而,近代以来的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数据却找不到相应的有力支撑证据。如是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这些都不是我们否定社会科学的理由,而是我们推进社会科学发展的动力。但我们要认清的是,数据与感觉需要相辅相成的发展,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无限过程,只要方向大致正确,未来的发展值得期待。换句话说,即使我们拿不准前进的方向,不知道如何才算正确的创新,但我们拿得准的是,虚无缥缈的占卜和故弄玄虚的神话都是哄人小伎俩,没有多少技术含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