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业恒丨神秘的苗寨
作者摄于2021年3月14日
神秘的苗寨
作者:张业恒
隐居深山无人晓,桃花源里好耕田,幽幽深山尝野果,挑担茶叶出洞庭,举重冠军登奖台,美丽苗寨出名人。
春风、春花、春景送我们来到“一家炒辣椒,全县打喷嚏”的中国最小的湘西古丈县。参观这次湖南海外旅游团组织安排的最后一个景点——默戎夯吾苗寨,默戎即为古丈县默戎镇,夯吾是苗语音译,意为“小溪边美丽的苗寨”,它依山傍水在古丈偏僻的山中。离古丈县城八分钟车程即到,整个寨子不大,总共才1204人。这里完好的保存着武陵山区少数民族特有的木质结构吊脚楼风貌。
旅游大巴车载着我们挤进了狭小的长条型停车场,长沙跟车导游“燕子”换成了夯吾苗寨的本地“导说”,一位穿着苗族银饰服装的自称“阿银”的“二手货”。她给我们介绍她是寨子里选出的为数不多的几个会说“普通话”,具有高中学历,自认为长相还不错,有两个孩子妈妈的“二手货”。凭心而论,咋看我还以为她是一位苗族少女,喝这里含硒泉水长大的姑娘,个个都象在这里出生成长的宋祖英一样,水灵漂亮。我们在她的卡通猫小旗的带领下走进圆弧型彩色装饰的长廊,长廊的右手边是美丽的山景,左手边是一堵宣传墙,彩色的图片介绍着这个寨子的历史文化,他们是“龙”氏宗支,历史上因战乱经过多次迁徙从中原来到秦人不再追赶的湘西开始定居下来。夯吾苗民是湘西苗族典型的代表,他们保留着完整的巫傩文化。
四张巨大照片吸引着我的目光,照片中的前贾庆林委员长曾来这里视察,看望乡亲父老;另有两张照片是前温家宝总理来到夯吾苗寨看望这里的老人和视察这里的小学,和小学生们一起活动的记载。我想一个藏在深山处的苗族小寨能受到国家领导人的关注,足已说明这个寨子的特殊性,一下提升了我参观游览的兴趣。
喝“进门酒”是苗家人的待客之道,我从苗门内走出的姑娘手中接过酒碗,象征式的呡了两口甜米酒,获得了进寨门的通行证,在老阿爸的指引下跨进了苗寨大门。人人“喝酒”过关后,我们一行30人在“阿银”的带领下进入神秘村落。
迈进苗寨一眼看见这儿挂着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匾。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是我国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在寨门口立着一面直径超过三米的大鼓,据“导说”介绍这面大鼓是世界上最大的一面鼓,曾参加过2010年第41届上海世界博览会。她兴奋的给我们介绍,苗鼓是他们苗人生命的灵魂,在苗人的眼里:苗鼓象征着女人的肚皮,而鼓锤象征男人的生殖器,鼓锤擂动,就会带来繁荣昌盛,只要苗鼓响起来的时候,他们就会对生活充满激情和希望!苗鼓象征着天上的太阳,它能让这个民族生生不息,带给苗族人民无穷无尽的力量!
夯吾苗寨共分三个寨子(其中上下两寨暂未开放,我们参观的是中寨),夯吾苗寨依山傍水,天气潮湿,苗族同胞均住在吊脚楼的二楼。苗族人生来爱唱歌,人人都能唱歌,村内流传着男孩子不会唱歌找不到对象,女孩子不会唱歌嫁不出去的说法。小孩子从小就跟着父母、邻居学唱歌,他们把唱歌能当饭吃。“导说”给我们介绍在2010年8月5日的赶秋节,她亲自参加了一千多苗人坐在这儿一大片竹林里从早到晚不吃不喝的唱歌、对歌的情景。本地出身的著名歌唱家何继光先生经常回来参加夯吾苗寨的赶秋节对歌会。寨子里的老苗歌王龙婆婆80多岁了,自从苗寨对游人开放以后,还没有找到能够跟她对上三首歌的角色。就是在这种氛围下,这里走出了百灵鸟宋祖英,就是在这里,幼年的宋祖英尿湿了妈妈的小背篓,坐着外婆的小背篓走出吊脚楼,跑到小溪边捉泥鳅,走出小山村,带着古丈的小背篓走出大湘西,来到长沙城,去到北京,走进维也纳。当代扬名海内外的歌唱家何纪光先生也是从这里走出,来到省会长沙,来到洞庭鱼米乡,挑担茶叶上北京。
古丈毛尖茶是我的最爱,是我夏天里常喝的一种绿茶。我喜欢它的色香味正,耐冲耐泡,它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曾获得过巴黎国际博览会金奖。
湘西的神秘在于它在地球上特殊地理位置和所处的独特的生态环境。它的气候能使微生物发酵,它的土壤中富含硒,有着植物群落中的亚麻酸,这种自然、生态、环境、生物的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正是神秘湘西的精灵,也造就成了夯吾苗寨,一个被称之为神秘的村落。
在流经村落小溪上,建有一座民族团结风雨桥,它是用来提供给苗族男女青年约会和寻找幸福进行自由社交活动的地方。他们在这里进行恋爱歌会、赶“边边会”,“跳月”、“会姑娘”、“掷草标”等。
整个村落四周是绿绿葱葱的高山,整个村寨就像在一个绿色世界的山窝窝之中。火车在村寨上空一条繁忙的枝(江)柳(州)铁路上飞驰,从村寨的一端隧道中钻出,横空呼啸而过,又从另一个隧道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更增加了山寨的神秘性。
小溪中,成群的小鸭浮水游动,嘎嘎的叫声催促着岸边一树树桃花的盛开,一笼笼油菜花是那样的金黄耀眼。巨大的水车在溪水的推动下慢慢的转动着,发出叽嘎叽嘎的声响。若没有栈道上游览的人群,整个山寨就是一个世外桃源。在小溪下游的岸边,建有一条整齐的商贸街,各个摊位出售着寨中苗人的银饰、特产古丈毛尖、腊肉、小河鱼虾和各种小吃等,设计者要游客从中经过才能出寨。我被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在夫人的指点下,刷着微信付款,收获着苗寨中的特产,贡献着对苗寨的贡献。
写于2021年3月20日 长沙
文/张业恒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张业恒,笔名张旭,湖南澧县人氏。退休前为军工企业和大型电子工业企业工程师。现为长沙市老干文联会员,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长沙市老干部大学写作班学员。作品有散文集《情怀》;《2020年疫情期间作品集》;《2020年后疫情期间作品集》。有多篇作品在《湖南读书会文学微刊》、《乡土文学》、《金秋文学》、《城市记忆》、《红网》、《星城头条—艺术长沙》《枫叶见证》、《山泉》、《澧水嘉山》等杂志、学校校报、电子平台上发表。喜欢写作,喜爱文学作品。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