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教育】用情感催发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

语言不仅是人们传递知识的工具,更是一种情感交流的手段,这正是语言的双重魅力。文章只有在有了真情实感的情况下才能写得出,也才能写得好。

教材中的许多文章都是人类表达各种各样情感的典范之作,有感而发,情真意切,有血有肉。我们在教学的时候,应该通过各种手段,让学生了解、体会并沉浸在情感里。

当作者愉悦的时候我们可以和他一起欢乐,当作者悲痛时我们能与他一道伤悲,当作者平静地思考问题时我们也能静下心来和他一道思索……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让学生理解了文章,理解了人生,理解了语文。

其实,语文天地就是人生世界的缩影,上语文课其实是和学生一起讨论人生,讨论世界,讨论我们身边的点点滴滴。而我们好多教师却把语文课上成了生物解剖课或数学解题课,把好端端的一篇文章弄得支离破碎,捡了“形”却丢了“神”,可谓得不偿失。

语文课要注重情感教育,就是要求我们不要停留在语言的表层意思上,要充分挖掘语言背后作者当时当地的思想情感,要充分理解作者何以如此表述,何以有如此的情感,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更深透了。

而且,由于受作者情感的熏陶,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外部世界的体察也就日渐丰富、深刻了。

具体说来,语文教学的情感融入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

一、驭“情”以通“文”

每一样体裁的文章都有“情”,“情”是文章的灵魂,只有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才能理解文章的精髓要义,无“情”则不能很好地通“文”。

如果把文章比喻成人体的话,那么,文章的“情”就是人体内流淌的血液。血液给了人体以营养和生命,同样,情给了文章以灵动和感染力。所以,要更加透彻的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就应立足作者的情感,做到通“情”以解“文”。

李密的《陈情表》就是一篇以情动人的经典篇章。作者凭其真诚朴实的情感,道出了内心的伤感和无奈,并以此最终打动了当时国主晋武帝。全文抑扬顿挫,一气呵成,不能不令人感慨。

开篇第一段作者叙述自己身世的时候,写到“茕茕孑立,形影相吊”,两句话就写尽了作者自家经济凋零、人丁不旺的衰残家境,不禁让人想到其祖母如何含莘茹苦扶植作者长大成人的凄楚画面,这样的情境怎能不令人心动!

文章开篇就营造了一片凄楚哀婉的境况,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冒险陈情实是情非得已,一片诚心所至啊,难怪连如此神武的晋武帝为之动容。

自作者打开了情感的闸门后便有一泄千里之势:讲了自己的进退“实为狼狈”,念祖母“日薄西山,气息奄奄”却要远离,这于情于理始终不当,“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所以“区区不能废远矣”;

当讲到“乌鸟私情,愿乞终养”,更是让人心头一惊,是啊,动物尚且懂得报恩,难道万物之灵的人类反而不能做到吗?言外之意自然而然地触及了晋武帝——何况你还是一国之君呢?你还打着“以孝治国”的旗号呢?以下的文字就不言自明了。

全文说得入情入理,让晋武帝心服口服,这种情感与睿智也深深地感染了读者。教师在讲授时,若能以“情”字入手,以“情”为钥匙,合理地引导学生,自然能让学生充分领略文章的妙处。

相传武则天读骆宾王之《讨武曌檄》时,对骆氏揭露她“秽乱春宫”、“弑君鸩母”等罪行不屑一顾,而对“一杯掊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之语,震憾不已,连连慨叹作者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可见,一篇文章的情感对人的感染力如此之大,是我们在教学中万不可忽略情感因素。

二、通“情”以育“人”

教书要传授知识,更是要育好人,而育人必得以情入手,潜移默化、和风润雨似地感化学生。每一篇文章都可以有独特的情感去感染学生。

当讲到郁达夫《故都的秋》时,我们可以启发学生用一颗美好的心灵去体验人间美丽的四季,去感悟春夏秋冬它们各自独特的意韵;

当讲授巴金的《灯》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懂得“人并不是单靠吃米活着的”,人更需要一盏心灵之灯照耀自己不断前进;

讲解苏轼的《赤壁赋》时,我们不仅让学生了解苏轼的失意之中带有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更要让学生学习苏轼那种于困境之中反而豁达乐观的伟岸胸怀;

当讲到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去体悟伟人的革命胸怀和伟大的政治理想,让学生懂得处在青春期及早树立理想的重要性;

读《相信未来》,读《让我们一起奔腾吧》,我们可以让学生懂得面对不幸、灾难、挫折时需要一种执着追求的力量和永恒的精神信仰……

青少年的身心、情感都处于茁壮成长的时期,我们应该藉着语文课、藉着教材,用高尚的情操,用富有感召力的语言,用真挚的情感去感染他们,引导他们,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充实的精神食粮,这样,我们的教学才有了生命活力,语文课也才会越来越受欢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