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 vs. 敌人:婆媳关系中的矛盾与应对策略

发布时间:2021-03-05
文:刘佩然
来源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
去年夏天,真人秀综艺《婆婆和妈妈》热播,无论是来自台湾的伊能静和来自东北的婆婆之间有趣的相处模式,年轻的麦迪娜与婆婆之间在养育孩子上面的分歧,还是美丽端庄的陈若仪与强势婆婆之间擦出的火花,都引起了观众们的关注和热议。而最近,《婆婆和妈妈2》的先导片也已经上线,黄圣依、杜淳、陈松伶等明星倾情参与录制。随着先导片的播出,相关话题如“女生遇到理想型男生是否要主动出击”、“夫妻的家是婆婆的家吗”也登上了热搜榜,引发了网友针对婆媳关系的热切讨论。

不得不说,婆媳关系真的是大多数家庭都在面对的一个难题,其实它的质量好坏也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婚姻质量等息息相关。因此,一个更为和谐、高质量的婆媳关系至关重要。但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婆婆和儿媳似乎是很难和睦相处、十分容易发生矛盾和摩擦的,有些甚至会对婚姻的稳定产生影响。

为什么婆媳之间容易发生矛盾?

婆媳关系一直是家庭关系中矛盾聚焦点之一。

Duvall(1954)招募了5020名来自不同社会的被试进行研究,要求每名被试在一张卡片上写出在家庭中,与其关系最有问题的人的名字,然后列出关于这个人的三件事。结果显示,三分之一以上的被试表示,婆婆/岳母是家庭中关系问题最大的亲属;而其中有90%的卡片来自女性。由此可见,婆媳矛盾确实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问题。在中国,有研究者选择了630户家庭,其中儿媳为较有代表性的“80后”一代,其中有39.52%的儿媳认为婆媳关系融洽,有5.24%的儿媳认为婆媳关系恶劣,有55.23%的儿媳认为婆媳关系平淡(王胜哲, 2013)。

由此可见,目前年轻一代的婆媳关系在总体来讲已经较少会出现非常恶劣的情况,但超过半数的家庭中的婆媳关系也不是十分融洽的。

相比于其他关系,婆媳关系有着其独特之处。婆媳关系是一段没有基因约束却必须为了彼此而遵循某些规则和要求的关系,她们往往是由于一个男性(儿媳的丈夫、婆婆的儿子)而产生联系的两个人。也就是,婆媳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维系这份关系的,还是他们同时深爱的那个男人。

本土研究通过混合方法分析的结果表明,争夺权力和资源、观念和习惯差异、“自己人”和“外人”的区分成为了婆媳冲突最主要的三个原因;同时,婆媳角色、住地、经济状况、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地位会影响她们对婆媳冲突成因的看法(邹鑫, 2015)。

家庭权力和角色上,婆婆和儿媳竞争着“亲属管理者”的位置,即谁拥有管理家庭关系的权利,这也是婆媳的矛盾焦点之一(Anderson, & Whitney Allison, 2016)。在观念和习惯上,婆婆和儿媳往往年龄差距较大,更没有共同生活的经验,必然很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他们对于理想婆媳关系的认识可能也不一致,对于究竟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的解释和看法也不尽相同——这些不同有时候会造成一些误解,进而加剧二人之间的矛盾(Pfeifer, & Susan Katherine, 1989; Nastasee, & Angela, 1995)。在“自己人”和“外人”上,婆婆会认为是儿媳侵入了自己和儿子的原生家庭,儿媳却会觉得是婆婆侵犯了自己和丈夫的新家。

无论是婆婆还是儿媳,这种新出现的特殊关系给她们带来了独特的挑战。

对儿媳来说,她们更倾向于认为婆媳关系的主要挑战是感觉和婆婆有些陌生、亲密度较低,却还可能被干预婚姻生活;而对婆婆来说,如果婆媳居住在一起,她们接受的最大挑战是不再能够自主进行选择,比如厨房谁做主、谁教养小孩的方法才对等;如果分开居住,她们就可能会担心儿子在生活上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Limary, & Britta H., 2002)。

想要拥有更加理想的婆媳关系,要如何预防冲突的发生、发生言语冲突要怎么解决?

要拥有一段理想的婆媳关系而不发生冲突,要先知道的这样的关系是怎样的?

关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Allendorf (2017)根据访谈结果指出,在理想的情况下,婆婆和儿媳的关系像母女一样——婆婆把儿媳当做自己的女儿对待,儿媳也把婆婆当成是自己的母亲。如果婆媳之间的感情能够如同母女般亲近、相互理解和包容,那么许多矛盾都不复存在。在生活中,婆婆和儿媳能够相互照顾、相互分享,在情感上没有隔阂。因此,如果想要预防冲突的发生,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管理好第一印象

已有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印象对于婆媳关系来说十分重要,因为大多数女性之后对于婆婆或儿媳的看法并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Pfeifer, & Susan Katherine, 1989)。因此,无论是婆婆还是儿媳,在初次见面时,都可以在真实的前提下尽量给彼此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

例如,儿媳可以用心为婆婆准备一份礼物,婆婆可以为儿媳营造一个温暖和高接纳度的环境等等。虽然第一印象可能并不是完全正确的,但却是最鲜明、最牢固的,这也是“先入为主”所带来的效果。

保持一定的边界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婆媳关系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婆媳之间缺乏独立性、缺乏对于隐私的尊重造成的(姜涛, 2009)。因此,适当的距离和应有的尊重十分重要。研究结果显示,婆媳之间,特别是婆婆对儿子和儿媳的独立生活如果能给予更多尊重,对于建立一段成功的婆媳关系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Pfeifer, & Susan Katherine, 1989)。如果遇到争端和困境,可以从远离的角度来解决,尽量从亲密的家庭生活中脱离出来(Kohlberg, 1984)。

儿子/丈夫在婆媳关系中的作用

尽管婆媳关系是一种婆婆与儿媳之间的二元关系,但实际上,它不断受到儿子/丈夫直接和间接的影响。

有研究表明,他们婆媳关系中,扮演最多的角色是“解释者”或“中间人”——在这种情况下,婆婆和儿媳没有直接发生互动,而是丈夫在其中进行关系调节和问题解决。不过有趣的是,在实验中,只有5.66%的儿媳认为婆婆会与她的儿子沟通解决婆媳关系中的问题,但35.85%的婆婆认为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主要途径(Pfeifer, & Susan Katherine, 1989)。总之,婆媳关系中,他们共同所爱的这个男性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如果丈夫/儿子能够更好地帮助这个家庭维护自己的母亲与妻子之间的关系,那么婆媳之间自然会相处得更加融洽。

不过,由于婆婆和儿媳之间存在的诸多客观差异,难免还是可能会发生摩擦。但如果不能及时化解矛盾、解决问题,可能会愈演愈烈,甚至发生剧烈的冲突。高度冲突不仅会导致婆媳关系出现负面结果,对于整个家庭的成员之间的关系也会产生影响(Anderson, & Whitney Allison, 2016)。

化解冲突小妙招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冲突和问题为言语冲突,即出现冲突性话语。冲突性话语的本质是一种面子威胁,包括威胁到对象希望受到认可和赞许的正面自我形象,以及对个人拥有行动自由、不受干涉的权利造成损害(Brown, & Levinson, 1987)。例如,下文中的婆媳就发生了冲突性话语,婆婆的话对儿媳的正面形象直接进行了贬损:

婆婆:“我是叫你买,不是叫我儿子买!”

媳妇:“难道不一样吗?”

婆婆:“一样个屁!我儿子的钱全部交给我,你交给我一分钱了么?什么家教啊,做错了事,婆婆说你几句还顶嘴!你爸妈没读几天书,自己没脑子没家教,教育出的女儿更没家教!……” ( 纪达《婆婆吃了媳妇全家》)

面对冲突性话语,良好的沟通方式很重要。在秉持着真诚和尊重原则的基础上,如果要想缓和关系、避免激化矛盾,可以参考运用一些适当的策略。首先,缓和策略,即婆媳双方运用较为间接的、迂回的语言方式来减少这样的冲突带来的不良影响,进而达到缓和冲突的目的,包括模糊限制语、部分同意和疑问等(何自然, 1995; 毛俊涵, 2015)。

例如,当观点出现不一致时,多使用“可能是”、“我个人认为”这一类的限定词语,既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又可以不至于激化两人的不一致。其次,还可以使用折中策略,即如果在言语冲突中需要表达出明确的异议,选择较为直接的话语,但尽量使用一种较为平和的语气,不加入激化矛盾的修饰词、“就事论事”(Miller, 1995; 毛俊涵, 2015)。

此外,向对方妥协让步、转移当前话题和使第三方介入,都可以让婆媳间的言语冲突尽快结局(周晓婷, 2015)。研究结果表明,在言语冲突现场如果有第三方在场,第三方介入是结束婆媳间话语冲突的主要方式;如果仅有婆媳两人,主动撤出谈话则是主要的结束模式(刘昕宁, 2013)。因此,丈夫/儿子如果在场,应该在妻子和母亲出现言语冲突时,及时进行调解,避免矛盾的激化。

其实,发生言语冲突的本质还是婆媳之间观念、习惯或行为等的不一致,因此,二人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进行更为公开和直接的沟通,自我表露出彼此心中的感受和期待;还可以给对方买一些礼物表现出自己希望与对方的心意;在自身上,也可以尝试从内心里接受两个人存在的差异、接受对方在适当的程度上进入自己的家庭生活。而一部分更为强硬的行为,例如表现出愤怒并避开婆婆、停止与婆婆的互动、坚持自己的观点并且不接受和解分歧,这些行为在一部分情况下可以解决有矛盾的紧张局势,在其他情况下并不能,产生的结果是喜忧参半的(Limary, & Britta H., 2002)。

说到底,要建立良好的婆媳关系,尊重、理解和沟通是最重要的,这些都需要婆媳二人在日常相处中去思考、探索和不断磨合。


——END——

参考文献:
姜涛. (2009). 独立和相互尊重: 从《圣经》看西方与中国不同的婆媳关系. 现代经济信息: 学术版(1), 128-128
刘昕宁. (2013). 中国婆媳间冲突话语的语用学研究.
毛俊涵. (2014). 婆媳冲突性话语中回应策略的语用分析.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1(3), 142-150.
王胜哲. (2013). 城市八零后婆媳关系研究.
周晓婷. (2015). 中国婆媳冲突话语分析
邹鑫. 梅泳涵. 吴艳红. (2015). 婆媳冲突成因的混合方法研究——质性与量化的结合.
Beijing Da Xue Xue Bao, 51(1), 187-194.
Allendorf, Keera. (2006). Like Her Own: Ideals and Experiences of the Mother-in-law/ Daughter-in-law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Family Issues, 55(5), 588-600.
Anderson, Whitney Allison. (2016). "You're Not Part of the Family": Understanding the turning Points and family System Consequences of high Conflict Mother-/daughter-in-law Relationships.
Brown, P. & S.Levinson. 1987. Politeness: Some 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ryant, C. M., Conger, R. D., & Meehan, J. M. (2001). The influence of in-laws on change in marital succes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3, 614-626.
Duvall, E.M. (1954). In-Laws: Pro and Con. New York: Association Press.
Goodwin, P. Y. (2003). African American and European American women’s marital well-being.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65, 550-560.
Kohlberg, L. (1984). Essays on Moral Development: The Psychology of Moral Development: The Nature and Validity of Moral Stages.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Limary, Britta H., The University of New Mexico. (2002). The Mother -in -law /daughter -in -law Dyad: Narratives of Relational Development among in -laws,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63-02A.
Miller, J. 1995. Linguistic Features of Disagreement in Face-to-face Encounters in University Settings [D].New York: SUNY at Stony Brook.
Nastasee, Angela. (1995).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thers-in-law and Daughters-in- law: A Systems Perspective.
Pfeifer, Susan Katherine. (1989). Mothers-in-law's and Daughters-in-law's Perceptions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u, T. F., Yeh, K. H., Cross, S. E., Larson, L. M., Wang, Y. C., & Tsai, Y. L. (2010). Conflict with mothers-in-law and Taiwanese women’s marital satisfacti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 husband support. The Counseling Psychologist, 38, 497-522.
作者简介:刘佩然,心理学部18级本科生,中国婚姻家庭小组成员,一个有时通透有时拧巴的减肥人。我们隶属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专注于中国婚姻与家庭研究,致力于将实用有趣的学术成果分享给大家。本文章来源于公众号: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ID:familybnu),1、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婚姻家庭研究与咨询中心官方微信平台(预约电话:010-58804477) 2、首期中美联合家庭治疗系列培训官方微信
编辑:小鲸鱼 去冰多糖
(0)

相关推荐